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又说:“柔弱胜刚强。”老子看到了柔弱优于刚强的一面;并且看到了柔弱中所蕴涵的力量。在老子的致柔哲学中,柔弱为正而,而刚强则为负面。老子的看法提醒我们,对于柔弱与刚强,既看到强胜弱的一面,也要看到弱胜强的一面。
首先就柔弱与坚强自身的状态来看,柔弱优于坚强,他认为,凡是强大的总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在遭受同样的外力摧残时,比如暴风骤雨的袭击,大树乔木虽高大坚硬,但却可能被风吹折甚至被连根拔起,而灌木小草虽柔弱,却能随风摇曳弯腰訇于地面而得以保存。这类自然现象普遍可见。再次证明柔弱事物有优于强大事物的一面。
老子看到了柔弱中所蕴涵的力量,他以水为例,指出在弱与强的直接较量中,弱也有胜强的一面。即所谓“上善若水”。
总之,柔弱意味着成长中的生命,而坚强的僵硬的却属于死亡族;新生事物处于柔骑状态,但却有旺盛充沛的生命力,有成长发展的美好前景,而处于强盛状态的事物将走向衰落死亡;柔弱的持久的力量致生,强大的迅急的力量致死;也许这就是老子哲学重弱重柔的原因吧。
零度生存理念,就是要不事张扬,以静制动,因此对这以柔弱胜刚强的思想非常感兴趣。柔弱不是脆弱,不是软弱,不是薄弱它也许在形态上像水那样柔细,那样软弱无力,但滴水穿石,其力大无比;像婴儿那样弱小,那样单薄,但却蕴育着希望、蕴育着发展壮大
人性亦如此,柔弱胜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