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则寓言
个觉得生活很沉重的人,到智者那里去寻求解脱之法。
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背上,带他来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并微笑着告诉他:“年轻人,喜欢什么就放到篓子里,看看你有什么感觉
在这个世界里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不多一会他就装了满满一大筐。智者问他有什么感觉,他说:“觉得越来越沉重。”智者说:“只是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捡我们喜欢的东西越捡越多,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
很多人终日奔波,终生劳累不堪,就是在不断地往自己的篓子里放东西。得了金钱,又要美女;得了豪宅,又要名车;得了地位还要名声;有了尊严,还要崇敬,将心灵占得满满的,焉有不累之如果深悟人生是一道减法的道理,可以把背篓里的东西不断地扔掉,人生就会轻松许多
春秋时的范蠡,他竭尽全力帮助越国国君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成就了霸业,但他知道勾践是个只可共惠难、不可同安乐的人,于是拒绝越王给予的高官厚爵,果断地舍弃浮华,弃官而去,驾一叶扁舟飘然于太湖之上。后来他来到齐国的陶地,经商致富;富了之后,又一散千金。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一方面不忘去创造,用自己的能力充分地实现价值,一方面又不断将多余的“积累”迅速抛弃,轻装上阵,让人生不因拖累而沉重不堪。用他自己的话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这就是一介平民的最高境界了,久受尊名,浮华日累,将是不祥之兆。”于是他拒绝齐国让他赴朝当官的盛情,将家积财富分赠给亲友,隐居江湖。虽为一代富贾,却能保持零度生存状态。
减去浮华,就是对心内心外进行清理,把遮掩心灵真实、人性本质、生命底色的盧荣、伪饰、妄求和躁动,能清除的清除,能释然的释然,能转化的转化,能分解的分解,让心灵空间净无杂物,让人性的五彩昭然若揭,让生命的质量原滋原味。洗尽铅华,披沙沥金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意思是说:“手里握着丰盈的获得,不如索性全部丢弃:怀里描着钱利的东西,怎能长久保存?金玉满堂,不可能水久把持;富贵者要是傲慢骄纵,就是给自己种下祸根;功德完满身退,这才是天的长生道理。
“名成、功遂、身退”这是哲人的明智,也是零度生存所主张的减去浮华的一种形态。功与名,都是身之拖累,是浮罩在心上的尘埃,需有一种“身退”的明哲之举,方可远离这种拖累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