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会飞的鱼
隔了好久没更新了,最近商业片看的有点多,总觉得没什么感触,没什么值得写的。
终于又看到一部好电影,使人潸然泪下的老电影。虽然是用两天才读完了这部八十七分钟的故事,还是每次都热泪盈眶。
这部比我还大一岁的电影,片名是《天堂回信》。她就像是蒙尘了的老唱片机,等待人去拧开旋转开关,虽然发出的声音有点喑哑,但那个年代的质感与纯真还是直击人心。
总是担心看不到好电影,然而每次看到好电影又总是担心自己贫乏的文字功底描述不出来她的好,不能使更多的人看到她。
这是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北京的故事,为数不多的几个演员满是诚意的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简单平淡又温情的故事。
一个名叫晨晨的小男孩的父母在他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出国了,他就一直跟爷爷生活在一起。故事里的爷爷是个退休的邮递员,有风的天气里,总喜欢带着小孙子去放风筝。对于年迈又有心脏病的爷爷而言,年轻的时候对晨晨的爸爸都没有如此养育,付出这般。顽皮又懂事的晨晨是他的开心果,心头肉,亦是小拐杖。
“爷爷,我不让您死。”
“好晨晨,好晨晨,爷爷再也不跟你开这个玩笑了,我保证。”
“爷爷,我不再生您的气了。”
“晨晨,听爷爷跟你说。人老了,都得死,要是都不死,人越来越多,地球上就站不下啦,是不是。”
“嗯。爷爷,那你死了,我想你怎么办呀。”
“晨晨,你要是想爷爷啊,你就给我写封信,你就写“天堂,爷爷收”。爷爷是干这一行儿的,你写的信啊,爷爷第一个就能收到。”
随着爷爷越来越老,晨晨的妈妈回国来照顾爷孙两人。
我们有句老话,隔代亲。也有句老话,生育不如养育。
从小没跟妈妈生活过的晨晨自然是跟妈妈不亲的。而且我们应该都深有体会,老一辈和小辈的教育理念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
父母总是更能接受这个时代诞生的新鲜的事物,他们总是明白应该去做什么对孩子更好。爷爷奶奶往往更容易用他们曾经带孩子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孙子,对于他们而言,接受这个时代新鲜的血液总是不那么轻松。
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总是有因为育儿理念、生活习惯所诞生的各种家庭矛盾。
“爷爷,今儿怎么了?也不打雷也不下雨,蔫儿~蔫儿~的~”
好在,这部影片整体都是温情的,是讲道理懂分寸明事理的爷爷,也是孝顺体贴努力的妈妈。
近两年经历了一些事,原以为当我们初次经历过亲人的离世,再次面对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痛了。
面对生死,我们是多么的无力。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好好地去对待身边每一个人。
“爷爷,有天堂么。”
“您死了也上天堂么。”
“我想您怎么办。”
“我的信您能收到么。”
“您一定要给我回信呀,我等着您。”
我们很多人对亲人的关心还不如这个上幼儿园的晨晨。
疼我们的人正在老去甚至死去,现在年轻的我们也终究会老去。即便聚少离多,自己也定要拾得并记得他们的好。莫要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再追悔莫及。
寄往天堂的信随着风筝在空中高高的飘着,那一声声“左上衣口袋,急救盒,舌下含服一片,一片”字字在耳。
很多催泪的点和细节我不想再去一一赘述和剧透了。
我们常常用画面,配音,故事情节一些既定的标准来评判一些电影的优劣,其实有时候,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只需要一个标准,那就是这部电影能不能从内心深处打动你,这种打动不一定要是感动,也可以是一种启示,一种反思,亦或是一道美好的回忆。
而这部电影,我不想用图片、音乐、华丽的文字来装裱她。总觉得如果你有幸也看了,也会给你带来一种别样的感动吧,也许你也会想起曾经疼爱过你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吧。
在这样一个快餐式时代,真诚在慢慢消逝,我变得愈来愈怀念那种精神丰沛的时代,和那个时候的自己。
大概,每个人在悲伤的时候,都是会需要一个出口,安慰别人,也安慰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