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军。京山雁门口田家门楼人,作协会员,为文倡导讲真话写实情。微信号sxwwjwjj。
寻找佛子山王家圈子塆的族亲
我们的祖居地是京山雁门口镇王家大塆。元末明初,本乡连年战祸,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我们王氏祖先,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从江西一路西迁,栉风淋雨落户王家大塆,距今已700年矣。很可惜我们族谱在文革破四旧中损毁,已无从得知是从江西何处动迁,老家还有哪些亲族,亲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依依不舍,一路上历经了哪些颠沛流离?随着文字记载的湮灭,一切都无从得知了。
王家一世祖的坟茔,解放初还屹立在王家大塆前的于家咀。是夫妻合葬墓,墓碑高大,芳草萋萋,族人珍视为家族圣地,爱护甚佳,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样貌仍保存完好。可惜在文革中毁平,石碑移作他用。
一世祖生有五子,生息繁衍,若干年后人丁渐增,王氏家族分作五房。各房人口以大塆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散居附近各地。大房和幺房兴许人丁不旺,两房合一房,称为“大幺房”。居住在于家咀和王家咀;二房人口最多,在大塆;三房在刘集子陵村、熊店王家塆;四房在荷花村松林塆、长岗村脚碓塆。王氏还有一支在天门市佛子山镇,目前尚未调查到是哪房族亲。王氏现在流传的字派是32个字:为学必昌,治国有光,绪绍禀献,免启洲芳,应輝祖德,永烈家帮,忠厚传述,怀英复香。
王氏人脉到民国时发展到鼎盛。各房人共约一百余户,人口过千。我族曾在1940年代重修过祠堂,坐落在大塆东头,是一栋土壁三合头房屋,西边是王氏家庙。此前各房代表曾集会议事,吵吵嚷嚷好不热闹,大概在议论各房所出人力财力,如何同心戮力共襄盛举。祠堂落成后,各房代表120多人参加祭祖仪式。可以想象到,当年那些散居在各地的王姓乡绅、房长、族人,在春季或者在秋季,他们作为房族的代表,带着内心的虔诚和房族的嘱托,穿戴整齐,面色生动,容光焕发,出得门来,或坐轿、骑马、徒步,从四面八方赶往王家祠,参加盛大的氏族祭祀;我们从可能的记忆和想象里,看到了旧时代文化中国乡村的一幅感人的风俗图画。他们有的同乡结伴而行,有的携了子孙而来,有的先到,有的后至,门里门外都是人,熟悉或不熟悉的都作揖行礼,互致问候,家长里短,岁时年景,共话桑麻,畅叙亲情;组织者、主持者在最后商定安排着祭祀的每一个程序和细节;庞大的接待班子忙得不亦乐乎,登记造册,澄清礼品,座位排序,安排食宿;勤杂人员在采买食物,备办祭品。洒扫庭院,拂落尘埃……
祠堂的格局,进门是百子堂,有众多的泥塑孩童,或坐或躺或嬉戏玩耍,形态各异,天真烂漫,表达族人对多子多福和族丁兴旺的祈愿;厅屋天井边是周仓立像;堂屋里是关公像,并排的是王氏五大房的祖宗牌位。建修祠堂前,王氏族长是王义发,是学字辈硕果仅存的老人。去世后,族长位置传给王静安,筹备修祠堂由静安老人主持。静安老人家境殷实,有田50多亩,其人擅长经营,另营诸多副业,家资甚丰。解放后被划成地主,追浮财时光交出的洋钱足有一扒撮。比附近土地多的地主,交的银钱还多。
王氏祠堂毁在文革破四旧中,建筑材料被弄去修建台岭小公社房屋。王氏家族还置有族田,用于祠堂建修,祭祀祖宗,抚孤养幼,培植读书人等公益事务。民国时王氏家族有族田50亩,在胡家老爷塆有田20亩,台岭附近有田30亩。族田招佃收租,所得租谷银钱,由族长保存,账目公开,全部用于族务。
昔日的王家大塆坐北朝南,排面宽阔,前后有七层房屋,50多户人家,民国时四周有土墙环绕。塆前西边是金杯山,东边是王家山,山前是一邱邱肥沃的水田。可以想象,明清至民国的王家大塆,树木葱笼,屋舍井然。男耕女织,鸡犬之声相闻,犍牛耕作于野。白发崔髫,老有所养,幼有所抚,若无天灾和匪患,则俨然一处世外桃源。
山外边是郝氏家族的聚居地,东南边是郝家杨林塆、郝家松林塆、郝家牌楼塆、郝家台子、胡家老爷塆,东北边是郝巷村,郝家后塆、郝家小塆、郝家巷子,众多的郝氏家族的村塆对王家大塆呈半圆形包围。旧时的宗族之间,既有联姻也有争斗。如同春秋战国,此消彼长,独领风骚各几年。在互争雄长中,生于忧患,发展壮大。
郝家人多势众,是本地望族,在族群对持中,王氏处在弱势地位。更有,郝氏和胡家老爷塆的胡氏是联盟。旧时的族姓争斗中,也搞合纵连横,不同的族姓交好,互为犄角,争抢斗胜中同进共退。传说,两家一起从江西动迁,一路风霜雨雪,结下了友谊,到本乡后结成友好族姓、“战略同盟”,传承了几百年。
郝氏家族历史上出的人物多。明朝进士郝敬,是著名的经学家,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一席之地,是京山古代的名人,流传有许多神话传说。旧时的京山文笔峰旁建有楚望楼,是专门纪念他的。他出生在雁门口的郝氏家族,做官归隐后定居孙桥康家塝。死后葬在那里,现在还有遗迹留存。民国时,郝氏族长、瓦庙乡长郝祖耀,每年清明都到郝敬墓祭祖。时人回忆,祭祖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仪仗威赫。直到此人逃台后乃止。
我们雁门王家大塆的王氏,在明清两代500多年历史上,没有出过进士级别的大人物。京山两朝共出进士40多名,每个人的名字籍贯在县志上有史可查。王氏可能出过秀才,这个低级别的功名则无从查考了。在出人方面,王氏相比郝、胡两氏,处在下风。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王和郝、胡,山水相连,田亩共依,为山林田产,用水灌溉,或者微末小事,屡起争斗。虽我王氏朝中无人,但不气馁,不低头,勇武霸蛮,反倒在争端中屡占上风。王氏族中,尚武之风盛行,常年请有武师,教授子弟勤奋习武。请武教师的费用,用族田收入开支。治安大哥回忆,1940年代,家族所请武师姓魏,天门罗口人氏,长年住王家大塆教授子弟习武。王氏子弟中甚至产生了一批武艺高强之人,能到外地教拳谋生。
宗族之亲,在当今仍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王家大塆的人们非常想念佛子山王家圈子塆的宗亲,由于祠堂的毁损,两地又分属京山天门,以致很多年失去联系。老人们记忆,王家圈子塆地处佛子山镇到鱼薪水镇公路的东面,附近有王家湖。如果有那里的宗亲看到本文,请留言与本文作者联系,共话族亲。不胜期盼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