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梁爽 不安分的右耳
为了制止这无休无止的喷嚏,我放下了捧在手中的书,世界瞬间安静了,因为睡着了。
就这个走到那,只要想睡,不分白天黑夜就能秒杀的气质还有朋友好生羡慕,让我教她是怎么做到的,可能拿我母亲大人常说的“没心没肺的人都这样”的话,可以片面的解释下。
等我醒来时,顽固的鼻炎又会如期而至的来浪费着我的抽纸,折损着我的形象,这该死的干燥气候,在将我的五官逐个的湮灭,嘴巴,鼻子,眼睛,皮肤,就剩眉毛得以幸存。和眉毛幸存的还有家里10岁的那小孩,因为我声音嘶哑无法说话,他的世界也随之安静了...
我的线上朋友中,跨度可以从19岁到。。。45岁以上,因为一时在经常联系的微信对话框里,没搜索到比我年龄还大的,所以就到45岁吧,键盘敲打上去的“跨度”二字,我也不想改,可能是我一下没想起来呢,我会把他掘地三尺挖出来填上,以符合跨度二字一说的。
我现在手里的12本排着队等着我去打开的书籍中,3本都是通过他知道并购买的,另外4本是通过他到我手里,但不属于我,我只是负责传递到他手中的最后一个中转站而已,这样加起来有7本。19岁,这个年纪,能有这么高的知识自觉和时间自律,尤其在这个被各种互联网IP充斥和什么都需要快的年代里,真的实属难得。
看看我身边的19岁人群,再想想我19岁时候的模样,真切的意识到,环境就像一只碗,你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你自己想成为那么简单的,除非你能在懵懂什么都还搞不清的迷茫摸索期,十分坚定和明确的知道你想要什么,自然而然的屏蔽什么。
就不说你懵懂什么都看不清,就算你到了看得清的时期,可以选,也有得选,仍然要看你的勇气,以及勇气过后的那段路上的坚持与际遇。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不但取决于你周围的环境,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认识的人,结交的人,即装着你的这只碗里,还装着其它什么人。
就像读大学,并不完全是为了大学学业本身,而是能在大学学校的这个起点里,结交和认识的从儿时时期一直陪伴和影响你今后一生的伙伴。
写到这,喷嚏出奇般的好像止住了。可能当你全神贯注专注于一件事情上时,你的血液供给都会给到脑部,那鼻子部分能给到你去发挥的空间就不多了,因为供血不足。
当我得知我可能和他父母年纪相当时,压力和欣喜同时向我袭来,压力当然是因为年龄的差距,欣喜自然是没因为年龄跨度而影响彼此间交流和分享。年轻的心就是因为他们而复活并跳跃的吧。包括那些分布在英国,美国,日内瓦,西班牙的留学生们,虽然我和他们隔着不单单是屏幕,还有每次他们打出的文字中,夹杂的英文,以及部分话题中与我相隔甚远的知识面。但我有补给这些缺失部分的驱动器和自驱力,我只需要看我看到的信息是否是我感兴趣的就行。而我一直都认为自己的思想是70809000后的混合体。
他的19岁和我的45岁承包了我们这支队伍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当我得知他父母是65年的时候,我竟然不知廉耻的偷笑出声来,感谢这9年。让人老去的永远都不是身体,而是思想。
最后,这次,我要感谢自己,感谢自己把自己放在不确定性和未知中,让幸运在随机中降临,让错误和惩罚在随机中发生,让世界这么大,我们想去看看,想去了解的诗与远方的那一扇扇门,在随机中打开。
接下来的随笔里,我希望有这些书的影子。《极权的诱惑》《偶像的阴影》《不自由国度的自由人》《时代的稻草人》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民主的细节》《抗争者》。。。
但在希望的这个过程中,会因为其他什么人物,什么书籍,什么电影,什么事,再随机不按序排队随意插入打断,那就不知道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