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孙 莉
夏,天楼山之巅,清风送爽。
“登上天楼山,犹如在云端。低头往下看,彩云绕山间。抬头向上看,天外还有天。”这首民谣,至今仍然在天楼山流传。
01
先师尹珍
1800多年前的东汉,一位俊朗的少年走出了天楼山,跋涉千里,来到京城,拜经学大师许慎为师。
他就是尹珍(字道真)。据史料记载,尹珍是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先驱者。
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那时的洛阳城,车水马龙、笑语盈盈。
尹珍就在在这里学习中原文化。此时的中原,科技和文化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儒学大兴,太学林立,学术气氛浓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字典《说文解字》应运而生。
《说文解字》作者就是许慎。他还是尹珍的老师。
尹珍无疑遇上了大好的时光。
洛阳城里的八年,尹珍刻苦研习五经文字,接受系统的儒家道德思想教育,并得到了老师《说文解字》的真传。一番苦读后终成大器。
而此时的尹珍,念念不忘的还是他文化荒裔,不知礼义的家乡。
公元107年,一个身影在天楼山下出现。少年步履从容,形态优雅。微风拂过,发结轻轻摆动,少年带回了中原文化的种子,要在西南荒蛮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据史料记载,尹珍在当地广开学馆,教授儒家经典知识和中原文化,为家乡培育学子。自此,西南开始有了学校教育。朗朗的书声开始在这块荒芜的土地上传颂。
尹珍从事地方教育,声誉渐起,当朝廷向地方选举孝廉,地方官以其精通经学,向朝廷举荐,后任尚书丞郎、荆州刺史等职。晚年,他辞官还乡,将原学馆改名“务本堂”,矢志育人,直至病逝。
清道光二十一年,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在府学内设立汉三贤祠堂,并由郑珍写了《汉三贤祠记》,以说明缘由。尹珍既为“汉三贤”之一,另两位是西汉时期的舍人与盛览。
穿越历史文化名镇正安安场,来到当年尹珍讲学遗址务本堂,不是访古感怀,而是想探寻教育与精神在这块土地上显现的奥秘,叩寻大师藏在一砖一瓦间留给后世的遗言。
尹珍之后,当地到中原求学的有识之士络绎不绝。尹珍也被历代史学家评价为“尹珍发展夜郎地区文化和促进中原与西南边陲文化交流的先驱”。
为纪念尹珍,民国30年,在正安县东北地置一新县,取名道真。
前些年,道真修建县城主干道,便命名为尹珍大道。如今,道真县城最热闹、最具现代味的地方,就是尹珍大道和尹珍文化广场。
2010年1月,尹珍先师塑像在贵州大学揭幕,以期借助于贵州省最高学府这一平台,深刻思考尹珍文化的内涵,丰富其外延,让尹珍文化更广泛地继承和发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因地传,地因人传,尹珍开西南文教先河的首创业绩和他“教化务本”的精神思想,以及后世人们对其精神理念的传承与弘扬,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融汇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尹珍文化”。
务本堂对面的山上有棵古柏树,枝叶繁茂,四季常青。传说那是先生亲手栽的,无论是否,人们愿意相信,先生的教诲、先生的思想流芳百世,尹珍文化也成为黔北鲜明的地域文化品牌。
02
教化务本
芙蓉江静静流淌,不舍昼夜。
沿江两岸山青水秀、崖雄峰奇,难怪古人有“一川游尽画图中”的评价。
置身于这般的美景,感叹先人的伟绩。历史和文化的浩瀚,铸就了这个精神的家园。
文化是一种魂,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今天,追溯文化的血脉,用大视野再读尹珍,我们清楚地看到,作为贵州文化开放的第一人,尹珍以开阔的胸襟,成为贵州先进文化的先驱,并且为后来的沙滩文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从清乾隆至清末民初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沙滩文化代表了当时贵州文化的最高水平,在我国文学史和学术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成为清代中后期全国知名文化区的一种文化景象。
沙滩学人郑珍对尹珍极为尊崇,两位大师越过时空对话,郑珍自命为尹珍的传薪人。
郑珍东学长沙,拜汉学大家程恩泽为师,得其真传。为了激励郑珍苦学成儒,程恩泽特为他取字“子尹”,期望他以尹珍为楷模教化南域。郑珍不负恩师厚望,著述等身,终成“西南硕儒”。
尹珍文化是贵州文化最早的雏形,而沙滩文化是否可以理解为尹珍文化千年传承、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呢?黔北大地上两个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无疑成为这块土地上弥足珍贵并引以自豪的财富。
大地为证,祖先留给我们的远比我们发现的多,民间文化也是多姿多彩。
傩戏、花灯、茶灯,围鼓、钱杆舞、芦笙舞,金钱板、锣鼓快板、唢呐锣鼓等20余种曲艺节目,就是散落在民间中一颗颗璀璨明珠,千百年的大浪淘沙后栖居于民间的文明,一步一动都表现出民间文化最质朴迷人的光芒。
历史的渊源,黔北大地注定要担负起文化的责任。
盛世年华,文化又该如何去诠释这个时代的变迁?起舞弄的清影如何才能表现这厚重的底蕴?
尹珍从未远去,我们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