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已经成了经典,成了反映那些历经艰难万险的流浪汉、游子等人生活遭遇的写照。这些流浪汉通常没有进大学的机会,但丰富多彩、险恶无比的社会教给他们的远远比课堂主人公离开外祖母抱着想读大学的愿望来到伏尔加河上的城市上学的要多得多。
喀山,但发现这个愿望十分渺茫,迎接他的是大地窖与嘈杂的码头,为了求生存,他只得在伏尔加可码头上找活儿干。搬运货物、劈木柴、面包房里做伙计等等。因无睡觉的地方,不得已和印刷厂的校对员古里共用一张板,两人轮流睡。这样的生活状态教给了他许多东西,很自然地成了没有院墙的“大学。这期间,他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流氓、小偷、装卸工人、警察等,这些人都成了他的生活的艰辛并没有使他气馁,他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不止他一教师。
人这样极其困难地四处奔波:“我也越来越擅长幻想,我不期待外来的帮助,也不指望幸运的机遇,但是在我内心却逐渐培养了坚强的意志,生活条件越是困难,就觉得自己越坚强,甚至越聪明。我很早就明白,人是在对周围环境的反抗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这是一个要强的人,险恶的环境并没有使他放弃书本,并没有使他放弃思想。当然要说他始终积极地面对困境,这也不大可能,他的情绪也频遭环境的影响,也有低潮的时候,甚至绝望,最后他在革命者的引导下,摆脱了心灰意冷并企图自杀的欲念,参加了革命活动
高尔基是一个典型的从生活里滚爬出来的作家,他的语感完全来自生活,有点粗糙,但完全的生动,这种语感在肖洛霍夫、斯坦培克等人的小说中也有相似的呈现,这样的能耐是那些经院式作家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小说的开始,一中学生鼓动主人公去念大学,因为认为他有“研究科学的特殊才能”,他不以为然地说,“连家兔都能为科学服务”,这个比喻看似漫不经心,实际十分准确,也富有幽默感。巴什金喜欢女人,谈起她们来“便津津有味地咂嘴,带着激情,那衰弱的身子发出阵阵痉孪”。描写古里·普列特尼奥夫时,“肤色黝黑,满头黑发,像日本人,脸上满是雀斑,好像涂上了火药似的。这样的描述显然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少作加工,却有感染力。如果以上所例只能算是雕虫小技的话,那么作者在深入人的内心之时,却更能见出特殊的功力:“狂躁的人能立刻看得出,往往来得及躲避,而温顺的人爬到你身边还看不出,好像草丛中狡诈的蛇突然咬住心灵最敞开的地方。我害怕温顺的人…”
从以上几条引文能看出高尔基的文学功力,观察描述的能力。可以这样说,高尔基的小说最具有生活的朴实感,信手拈来,不事雕饰,同时常常在貌似不经意的描述中,能发现别样的东西,但这种别样含义的埋伏少有做作的痕迹。
摘自《月亮下的蛋》
作者: 若隐\程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