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一个风和日丽的冬日里,我收到了一张来自某报纸的稿费汇款单。金额不大,但是让心里一阵激动,毕竟很多年没有收到过稿费单了。
在大学读书期间,我的一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发表在《聊城师范学院报》上。自己的文字头一次变成铅字,非常的兴奋,炫耀的结果是请全宿舍的哥们大吃了一顿。参加工作后,在工作之余,经常写一些通讯报道,试着往报刊上投稿。一篇写当地一位支部书记建立村级蔬菜市场,从而带动一片经济发展的文章发表于市级报纸上,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这名书记专门打电话道谢,而我收到了第一笔8元的稿费。在以后的时间里,每年都要陆陆续续地在省、市报纸上发表一些新闻报道之类的东西,偶尔也在全国性的报纸上露下脸。每个月多多少少都要收到几张稿费单,面额不大,三元、五元,很少有十元的。那时候电脑还是个稀罕物件,远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往往是打一遍草稿,再修改一遍,认为满意了,再用方格纸工工工整整地抄一遍,最后装信封邮走。新报纸一到,就急匆匆地浏览一遍,看看是否有自己的稿子。几年后,因为调动工作,收拾办公室时,竟然收集起厚厚地一摞草稿纸。
到新单位后,从事宣传工作。因为单位人少事杂,主要精力放在各种公文或者写领导讲话上了。偶尔发表一篇文章或者收到一笔稿费,就成为周围年青人请客喝酒一个很好的理由。随着岗位的变化和年龄的增长,渐渐地越来越不愿意动手写文章,也就收不到稿费了。慢慢地习惯于读看别人写的材料和领导人长篇大论的讲话,逐步地忘记自己也曾经拿起过笔写过文章。在一次单位组织的青年人座谈会上,我谈了自己以前的写作体会,勾起了内心那一点点残存的记忆。不久后根据单位上发生的一件小事,写了一篇新闻报道,不料被评为当年的全省好新闻二等奖。
现在的环境真是太好了,不但有微机,有网络,还有一些微信群可以互相交流经验。空闲的时候,看一看书,理一理思路,写一写感受,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再也不用拿笔去写、去抄,在微机上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毫不费力气。心情好了可以找个平台发表,不高兴了就自己收藏。朋友的赞赏就当稿费,没人赞赏就当个消遣,一切全由自己掌握。日子一长,在不知不觉中对于报纸从心里竟然产生了一种渴望。于是,就像20多年前一样,试着往外投稿,发邮件,接受编辑们的挑选。但是心情已经今夕菲比,没有了那种名利心,权当一个乐和,逗自己开心而已。
按着稿费单注明的时间,在网络上找到了那张报纸。就像读别人的大作那样,自己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激动过后便是平静,再看看其它人的文章,深感自己文章的单薄和粗糙。不过,这仅仅是开始,因为日子还长着呢。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刘晓东,山东茌平人,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国水利报》、《大众日报》、《农村大众》、《铜陵日报》、《聊城日报》、《聊城晚报》、《北海日报》、《忻州日报》等报刊及多家网络平台发表文章,多篇作品获奖。来源《山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