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飞
亚当·斯密说,我们每天所期望的食物,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仁慈,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伊曼努尔·康德说,恶魔会出于私利而做出道德或利他的行为。
进化博弈论告诉我们,假如一个社会里都是天使,人人都绝对诚实、戮力合作,这样的社会不会持久,因为少量机会主义者在得知其他人严格遵循合作承诺的情况下,将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如此一来,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欺骗、利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同样,一个完全由满脑子想着欺骗和出卖同胞的恶魔组成的社会也不可能长久,恶魔世界里少量诚信者的出现,会令合作者获得更多收益,受损的则是恶魔。恶魔渐渐屈从于彼此合作的天使。
也就是说,任何社会都是由天使和恶魔共同组成,更确切的说,是由善恶共存一身的人组成。那些呼吁绝对向善、抵制绝对为恶的提法都是自欺欺人的。善与恶的比例取决于善恶行为各自的结果——即对与人合作的天使和从机会主义中尝到甜头的恶魔分别给予怎么样的回报。
而且天使与恶魔、自利与利人、自欺与欺人都是交互的、混沌的又无法斤斤计较的。
举个例子。
从无私奉献、服务上帝的角度,商家得向消费者坦白一切;事实并非如此,为了快速获取利润,商家会使用些巧妙的手段,将自己的目的悄无声息地掩盖起来。
比如你刚点完菜,餐桌上便摆上沙漏,服务员还温馨告知你具备以下的权利:若沙漏完还没上菜,您将得到本店的免费赠品。
当我们认真地催促服务员上菜或者欢欣鼓舞拿得赠品的时候,已经为提升该店翻桌率(翻桌率即某段时间尤其是饭点期间,每桌被客人使用的次数),充当了一次商家“免费雇佣的劳动力”。
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这个过程可以粗暴理解为:我们的催促变相把自己尽快赶走,以方便为下一波或正排队的客人腾出位置,让商家在生意火爆的时候最大化获利。我们反倒成了“无知”的上帝。
但是,反过来看,正因为我们的免费劳动,菜上得更快了,这原本就是我们自己想看到的结果。当我们觉知这个过程,我们仍然觉得这么做值得,并努力说服自己应该做下去。
就如同,明知道每秒花费几十万插播的广告是专门为我们精心准备的,我们还要坚持看广告商们赞助的电视节目;明知道对小孩子免费开放的游乐场,全部需要一起陪同的大人们高价买单,我们还是不忍孩子孤零零独自玩耍……
我们“被欺骗”时得到麻木的享受,我们清醒时要“欺骗自己”继续享受。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南怀瑾在古人笔记上读到的那句话——任何一个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我们同样可以这样作出总结:任何一个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自利、利他、被他利。
自利、利他、被他利,可创造社会财富;
自欺、欺人、被人欺,可编织生活意义;
“欺”和“利”混搭在一起会出现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效果:
当“欺”笼罩在“利”上面,“利”就是假的!所以才会有泡沫,有大崩盘,有经济危机,有财富不均;
当“利”成为“欺”的结果,“欺”就是真的!所以才会有价值,有成就感,有合作文化,有共同愿景;
也许:
自由的市场经济,就是人们自由地自欺、欺人,也自由地被人欺;
有序的社会治理,就是人们有序地自利、利他,也有序地被人利。
既然现实生活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引你,去尽力实现一个并非其本意所要达到的目的。
那么潜意识深处,应该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误导你,去尽力编织一个并非本意所创造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