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拒绝生活在地面,而要爬到树上,在树上造“房子吃喝拉撒,安家落户,而且一呆就是四十多年。如果仅仅了解了这样一个梗概,多数人不会把眼皮抬起,哪会有这种事啊,想象力走得太远了。但爱冒险的读者可能正中下怀,这般不尽情理的事儿会刺激人的奇想,令人不知不觉地跟着作者爬上树看个究竟。其实无论哪一类读者,对这类奇异的故事先表示了怀疑之后,还是想弄明白,作者如何使奇异虚幻的故事变得可触可摸
这个呆在树上的人叫柯希莫,是意大利作家卡尔唯诺的小说《我们的祖先爬上树的男爵》中的主人公,他因为与父亲争吵一气之下爬到了树上。他为什么与父亲冲突?原来父亲希望他好好地过正常的贵族生活,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得依循家族原有的轨迹,而不能任着性子我行我素。但柯希莫不愿这样,他认为这种安逸虽实实在在,却显得虚无,而在树上过日子,感觉更踏实。这一个“踏实”,是否可以说是一根现实的柱子,撑住了原本虚无的故事?
而且,他住在树上,并没有脱离地面生活,照样和各色人等来往,他能使一个强盗爱上了阅读,他帮助一座小城建立了防火系统,等等,参与社会的屡屡事件同样也是根根柱子,可触可摸,让虚幻的意念落到了这些柱子上面。到这儿,走得太远的故事又踅了回来。
主人公始终坚定地生活在树上,不断地拒绝返回地面。这个行为具有象征意味。那就是他不甘心原有的平庸生活,而坚持在树上过日子则象征着他的某种追求。象征物是什么呢?蓝天,白云,飞翔的小鸟,嫩绿的树叶,自然向上的树枝,等等,人的精神部分在这儿被意象化地暗示,这既可以提升小说的理性色彩,也可以让读者进入可感可触的图像。
这篇荒诞的小说,却用了极其真实的笔调,这是卡尔唯诺擅长的处理方法(他的另一篇著名作品《阿根廷蚂蚁》也是一例)。其实小说的开始部分,作者已经安插了一根现实的柱子,为柯希莫爬上树设定了一个扎实的平台。那就是当时他只有12岁,这个意大利的贵族后裔显然是少年意气,和父亲吵架,吵架的内容太庸常了父亲要他吃蜗牛汤以及蜗牛做的主菜,他不喜欢吃,父亲就叫嚷“你们要么吃下去,要么马上把你们关进小房间!”“我”(是柯希莫的弟弟)屈从了,但哥哥却不吃。“怎么样?”父亲把斗争的矛头转向柯希莫。“不吃,还是不吃!”柯希莫回答,并推开盘子父亲命令他滚开,他一气之下就爬上了树。许多人以为他是时的赌气,但时间说明了这不仅仅是赌气。小说的另外根现实的柱子是,故事安排了一个小弟弟,他胆子小,不敢违抗父亲,但他同情哥哥,于是他充当着桥梁的作用。父亲指责柯希莫,母亲担心柯希莫,都通过他来传达,而且他还充当着后勤物质的提供者,一会儿拿一点吃的,一会儿拿一条被子什么的。弟弟给哥哥解决了生活问题,哥哥就可以在树上“考虑”人生的大问题。同时,这样的安排还表明一个12岁的少年要比一个32岁的青年上树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可见如何把一个原本虚幻、奇异、荒诞的故事变成可能,总得抬出几根现实的柱子顶着,这就是小说中的常见手法:大处险入,小处平出,或者说背景虚构,细节真实。同时,小说又提醒了这样一个事实:为什么少年一定是比成年人更容易反叛生活?
摘自《月亮下的蛋》
作者: 若隐\程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