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驯养我吗
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
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
因为这个问题太浅?显然不是。
因为这个问题太深?有这个因素,但人们历来都有探求艰深的好奇,就连大得无法想象的宏观世界和小得无法想象得微观世界都成了热闹的研究对象,怎么对人生问题得探求却寥落至此?
大多数智者躲避这个问题或许是因为领悟到自己缺少谈论得资格。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才有资格去谈人生呢?越有教养的人越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就越少谈论。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听听,到底该如何生活?
于是,一个老人出现了。
他叫莫里·施瓦茨,社会学教授,他已年迈,患了绝症,受一家电视台的“夜线”节目采访,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学生,当今的作家、记者米奇·阿尔博姆偶尔看到,学生匆匆赶来看望即将离世的老师,而老师宣布要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一次,时间是星期二。这样的课程没有一位学生会拒绝,于是,每星期二,这位学生坐飞机飞行七百英里,赶到病床前去上课。
这门课讲授了十四个星期,最后一堂是葬礼。老师谢世后,这位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了一下交付出版,题目就叫《相约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这本书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连续四十四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
在莫里知道自己还有两年的时间的时候,他问自己,我就这样枯竭下去直到消亡?还是不虚度剩下的时光?
他不甘枯竭而死。他将勇敢地去面对死亡。
他要把死亡作为他最后的一门课程,作为他生活的主要课题。既然每个人都有一死,他为何不能死有所值呢?他可以让别人去研究。他可以成为一本人的教科书。研究我缓慢而耐心的死亡过程。观察在我身上发生的一切。从我这儿学到点什么。
莫里将走过最后那座连接生与死的桥梁,并诠释出这段旅程。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本书。
我第一次遇见这本书是暑假各大高校出了一个推荐书单,这本书是四川大学的校长推荐的。觉得应该很不错,一开始也并不知道它的内容。薄薄的一本书,从我打开它,看到余秋雨的序的时候,就深深被它折服。没错,我要找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一本指导我如何对待自我与世界,如何创立自己的文化,如何对待金钱,爱与永恒,死亡,原谅等等。我愿意把它推荐给每一个识字的人。
这十四周的课关于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衰老,金钱,爱的永恒,婚姻,我们的文化,原谅,完美的一天和道别。
每个命题都深入浅出,实化到生活中,让我们更明白生活。
谈论死亡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
怎么能够去准备死呢?
像佛教徒那样。每天,放一只小鸟在你的肩膀上问,“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吗?”
一旦你学会了怎么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么去活。
可每个人都知道有人在死去,为什么思考死亡问题就这么难呢?
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认为该做的事。
去面对死亡就能改变这种状况?
哦,是的。拂去外表的尘埃,你便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当你意识到自己快要死去时,你看到的眼光也就大不一样了。
如果你真的在听小鸟的话,如果你能接受随时会死去的事实——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耽于抱负了。你为此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的事——也许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你也许会让出空间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尽管我说不上来“精神产物”到底为何物,但我知道我们在有些方面确实是有缺陷的。我们过多地追求物质需要,可它们并不能使我们满足。我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的关系,我们忽视了周围的世界。
谈论家庭
如果你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爱抚、照顾和关心,你拥有的东西便少得可怜。爱是至高无限的,相爱或者死亡。
这就是家庭的部分含义,不仅仅是爱,而且还告诉别人有人守护着你。我称它为“心理安全”,知道有一个家在守护着你。只有家庭能给予你这种感觉。金钱办不到。名望办不到。工作也办不到。
如果你想体验怎样对另一个人承担责任,想学会如何全身心地去爱的话,那么你就应该有个孩子。
谈论感情
“超脱自我。别庸人自扰,一切皆空。”
超脱并不是说不投入到生活中去。相反,你应该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走得出来。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地依恋,对亲人的悲伤,或像我所经历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可你一旦投入进去,沉浸在感情的汪洋里,你就能充分地体验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伤。只有到那时你才能说,“好吧,我已经经历了这份感情,我已经认识了这份感情,现在我需要暂时超脱它。”
我们常感到孤独,有时孤独得想哭,但我们却不让泪水淌下来,因为我们觉得不该哭泣。有时我们从心里对伴侣涌起一股爱的激流,但我们却不去表达,因为我们害怕那些话语可能会带来伤害。
莫里得态度截然相反:打开水龙头,用感情来冲洗,它不会伤害你。它只会帮助你。如果你不拒绝恐惧得进入,如果你把它当作一件常穿的衬衫穿上,那么你就能对自己说,“好吧,这仅仅是恐惧,我不必受它的支配。我能直面它。”
对孤独也一样:体会它的感受,让泪水流淌下来,细细地品味——但最后要能说,“好吧,这是我的孤独一刻,我不怕感到孤独,现在我要把它弃之一旁,因为世界上还有其他的感情让我去体验。”
谈论对衰老的恐惧
人们过于强调了年轻的价值——我不接受这种价值观,而且,年轻人还不够明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如果你对生活一无所知的话,你还愿意一天天过下去吗?当人们在影响你,对你说使用这种香水可以变得漂亮,或穿这条牛仔裤可以变得性感时,你往往就相信了。其实,那都是胡扯。
我乐于接受变老,这很简单。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阅历也更加丰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岁的年龄阶段,你永远是二十二的那段浅薄。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
生活的不满足,生活的不充实,生活的无意义。因为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你想往前走,做得更多。你想体验六十五岁的那份经历。
你应该懂得一个哲理。所有年轻人都应该懂得这个哲理。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事实是,你总是要死的。
米奇,老年人不可能不羡慕年轻人。但问题是你得接受现状并能自得其乐。这是你三十几岁的好时光。我也有过三十几岁的岁月,而我现在是七十八岁。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
实际上,我分属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我是个三岁的孩子,也是个五岁的孩子;我是个三十七岁的中年人,也是个五十岁的中年人。这些年龄阶段我都经历过,我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吗?
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的阶段。
谈论金钱
我们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从而对生活产生了一种幻想破灭的失落感。我们国家提倡灌输的教育形式,他们对你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做法。拥有得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无论我生活在哪里,我都会遇到一些对新的东西充满了占有欲的人,想拥有新的汽车,想拥有新的财产,想拥有新的玩具。然后沾沾自喜地向你炫耀:“猜我得到了什么?猜我得到了什么?”
这些人都渴望得到爱,但又得不到,于是就接受了这些替代品。他们乐于接受物质的东西,期望能得到类似与拥抱的感情回报,但这是行不通的。你无法用物质的东西去替代爱、善良、温柔或朋友间的亲情。
这个社会在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是很困惑的。你需要的是食物,而你想要的却是巧克力圣代。你得对自己诚实。你并不需要最新的跑车,你并不需要最大的房子。事实上,它们不能使你感到满足。真正使你满足的是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
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付出。
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会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只要你做的是发自内心地,你过后就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感到妒忌,也不会计较别人的回报。否则,你就要患得患失。
谈论爱的永恒
“我和你在说话的时候。我想的只有你。”
问题的部分症结,在于他们活得太匆忙了。他们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所在,所以忙着在寻找。他们想到了新的车子,新的房子,新的工作。但过去他们发现这些东西同样是空的,于是他们重又奔忙起来。
谈论婚姻
你通过婚姻可以得到检验。你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对方,知道了你们彼此是否合得来。
爱情和婚姻还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对方,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不懂怎样妥协,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彼此不能开诚布公地交流,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你们同样会有麻烦。你们必须有相同的价值观。
最重要的是你们对婚姻的重要性的信念。
婚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没去尝试,你就会失去很多很多。
谈论我们的文化
莫里一直相信人善论。
人只有在受到威胁时才变坏,而这一威胁正是来自我们的文明社会,来自我们的经济制度。即使有工作的人也会受到威胁,因为他会担心失去它。当你受到威胁时,你就会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你就会视金钱为上帝。这就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能接受它。
这就是我说的你应该建立一个自己的小文化,我并不是让你去忽视这个社会的每一条准则。比方说,我不会光着身子去外面转悠;我有不会去闯红灯。在这类小事上我能遵纪守法。但在大问题上——如何思想,如何评判——你必须自己选择。你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社会——来替你作出决定。
每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问题,我认为逃避并不是解决的方法。你应该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
不管你生活在哪儿,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远见。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将来。其实,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尽量去适应各种关系和变化。但如果你的周围尽是那么利欲熏心的人,那么结局便是一小部分的人暴富起来,军队的任务是防止贫穷的人起来造反,抢夺他们的财富。
问题是,我们不相信我们都是同样的人。白人和黑人。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男人和女人。如果我们彼此不觉得有差异,我们就会乐意加入人类的大家庭,就会像照顾自己的小家一样去关心那个大家庭。我们都有同样的开始——诞生——我们也有同样的结局——死亡。因此,我们怎么会有大的区别呢。
投入到人类的大家庭里去。投入到人的感情世界里去,建立一个由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组成的小社会。
在生命的起点,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需要别人活着,对不对?在生命的终点,当你像我现在这样时,你也需要别人活着。
可还有个秘密:在生命的中途,我们同样需要别人活着。
后言:
今天是周五,一周的学习已经结束了。西安的冬天已经很冷了,我现在带着耳机,坐在电脑前。敲打出一串一串的文字。
不知道为什么,写完这篇书评我特别感动,一种很难表述的感觉。这是我之前写书评从来没有的感受,也从来没有一本书给我带来这样的感觉。
可能是刚刚看到图片上莫里的笑容,可能是看到莫里和米奇的合照。为他们那份师生情谊感动,为那份临死前还想为其他人做些奉献感动。
也许对于生活的平静的朋友,没有经历过生死的同学,被忙碌节奏充斥的白领等等一些人来说,这本书像一部鸡汤,平淡无奇,满是大道理。
但当你真的经历过亲人爱人的生老病死,经历人生的挫折和低谷,当你处于消沉怀疑甚至绝望的情绪中的时候,这本书绝对是一剂良药。
杨绛先生有一句话说的好,“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写书评很久了,很多时候我并不奢望别人会去读,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因为我是一个很孤独的人,很多时候找不到可以契合的人。经历了漫长的中学时期,现在很难去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因为等的久了,我就不想要说出来了。这不是因为补偿或者怎么样。成长到一个阶段,很不想和别人说很多话。
一本书,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它的意义。人生经历的不同吧。就好像有些情歌你只有在失恋的时候才听得懂,有些味道只有有故事的人才唱的出。
这本书我花了很久的时间看完。到最后读到莫里的去世时,还是不争气的湿了眼眶。
读完以后感觉到一种救赎,一种豁然开朗,一种平静。
这本《相约星期二》,我很建议那些深处迷茫青春的年轻人去读,建议那些被悲观和怀疑包围的朋友去读,建议那些为了赚钱拼死拼活,忘记享受生活忘记照顾身边爱人的人去读。
更建议那些正在被病魔折磨或对死亡有恐惧的人去读,建议那些为亲人爱人的病痛担忧焦虑的人去读。
也许对于这些人,它是一针镇定剂,能让你变得平静而清醒。
它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过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1994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
作为莫里早年最得意的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
米奇阿尔博姆,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电台主持,电视评论员。迄今为止,出版九部畅销作品,其中《相约星期二》和《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最为著名,是当年和《达芬奇密码》叫板的作品。
相约星期二,其实不过是一个老人,一个学生,一堂课。课程的名称是人生。
我想我们都需要这样一堂课,只不过太少人有这样的机会。大部分人,活到最后也许都没搞清楚自己想要的,都未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如就在书中去体味这堂课吧。
他告诉我们,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
我们身边太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年轻人漠视青春或炫耀强壮,中年人揽镜自卑或扮演老成,老年人忌讳年龄或倚老卖老。
很多人怕得病怕衰老,反而更容易得病更难维持青春。生活就是这样,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你不在意了,范儿会得到好结果。
莫里说:“当我还是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时候。” 这种境界需要我们学习。
他告诉我们,人生最困难的事,是学会与生活讲和。
莫里说,死亡是一种自然,人总是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我们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已。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
讲和不是向平庸倒退,而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与癌症和平共处,与疾病握手言和。平静的接受生活带给你的,学会和它讲和,而不是扭着劲儿,反着力的去挣扎,也许一切会变得轻松很多。
他告诉我们,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东西,未必是生活必须品。在某种所谓进步的文化里面,人真正的需要可能掩盖了。
房子车子,升学考试,就业升值,赚钱结婚等等,我们被这些压迫的喘不过气,却忘了来这世上走一圈真正的意义。
是为了更多体验,更多爱。
很多“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于左顾右盼与别人的盲目攀比。
明明保证营养就够,但所谓的饮食文化把这种需要变成了山珍海味饕餮盛宴。明明只求舒适安居,但装潢文化把这异化为富丽堂皇奢侈追求。
我们都像马拉松一样气喘吁吁的你追我赶着,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真正的需要,更超过了享受本身。
而对他而言,对一个将死的人来说,如果还有一天完全健康的日子可以享受。他希望的一天居然是这样:
“早晨起床,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早餐,有甜面包卷和茶。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一次只请一两个,可以聊聊家庭,谈谈问题,和彼此的友谊。然后一起去公园散步,看自然的色彩,看美丽的小鸟,尽情的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一切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或者鸭子。剩下的时间用来跳舞。然后回家,美美的睡上一个好觉。”
太平常不过了对不对。如此对照,也许你会发现,现在自己颇为幸运和幸福。
只有到人生的最后,你才会明白,平静的快乐有多难得,简单的安稳是最奢侈。
很多时候我们拼命追求的东西正是应该摒弃的,我们年轻时候觉得无比重要的东西,年老的时候会嗤之以鼻。
这不是鸡汤,这是真正体味过人生的人才会有的智慧。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能懂得他文字背后的意义,该是多么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