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传银
5月份的最后一天,清晨时分,与家人通上电话,告知母亲早上5时左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放下手机,心里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来不及洗漱一番,急急奔向火车站,幸好赶上了头班开往故乡的动车,一路上哭泣不止,十分懊悔,没有及时赶回家,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头一天已是接到家里小弟的来电,告诉病重的母亲摔了一跤,处于病危状态,下午因事务应酬,没有返回老家,认为明天一大清早赶过来也行。就这么一个晚上的间隔,我慈祥的老母亲就这么溘然而逝,与老母亲阴阳两隔,复杂的心境难以言表。时光流逝,转瞬过去了半年,心情稍安,今才拿起笔来追忆我那倔强的母亲。
时光追溯到四年前的春节后,母亲病重,几个兄弟把她送到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泌尿系统的病症,年近80岁高龄的母亲还是做了一次大手术。在医院住院一个多月后,离院回家中疗养,回来不到半个月,病痛发作,痛苦难忍,大姐只好叫车又一次把她送往县人民医院,医师建议只有再做手术治疗。兄弟姊妹几个商议,老母亲年高体弱,绝对不能再做手术了,在县医院住院一周后,只好出院回家来保守式治疗。在此后的四年多时间内,老母亲被病痛折磨得几乎是死去活来,常常是排出的血尿染红了尿盆,每次排尿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医院里开出的“云南白药胶囊”、“芬必得”等止血镇痛药剂,只是起到点片刻的疗效作用,治标不治本。四年多来,她顶风冒雨,一个人拄着拐棍,搭乘公交客车,赶往离家七、八里路远的移民点上医疗诊所打点滴,有几次爬上公交车时摔倒,每次搭乘公交,买票的女乘务员看到母亲上车,总是有几分的胆怯,生怕她在车上摔倒出现意外……。几年间,她一旦身上难受,痛苦不堪,就一个人顶着病痛,跌跌撞撞地赶往医疗诊所打针,直至后期,吊滴的药水已无法注入体内。诊所的万医生总是说,看到你妈来到诊所,我心里就有些惊慌,给老人家打针好难找到血管,盐水也注射不进了,我们也是万般无奈。母亲的血尿排了一年多时间,近年来却没有听她说还拉血尿,也许是身上的血液差不多排完了,后期只是说全身疼痛,特别是胸部痛苦难受,去诊所吊一次药水,也就只能维持两天时间不痛苦。四年来不同寻常的坚持,就是年轻人也几乎是没有这般毅力。倔强的母亲,有着这样一番与病痛抗争的精神,也许是从前苦难的日子熬过去了,想多享受几天这幸福的好日子。
母亲患病四年来,自己一个人往返于移民点上的医疗诊所,打针求药,家中兄弟几人,各忙事业,无暇顾及,倔强的老母亲默默坚持,她也没有了怨言,没有了企盼,没有了指望,四年的坚守,只盼能多活几天。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传统的母亲节,5月12日恰逢周末,有两天假期,本打算返乡去看望病重的母亲,却因一点工作上的事务而耽误了行程,傍晚同母亲通了电话,向其问候节日快乐,好好安养身体!母亲神志清晰,叫我不要挂念她,自己还是个老样子,嘱咐我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来不了就不要来……。我只好勉强应酬了几句,挂断了电话,心里实在不安,木然不语,久久才缓过神来。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母亲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了,认为在电话里同母亲聊着,其意志清晰,神情不错,再捱个把星期,就是民间传统的端午佳节了,有几天假期,赶回老家,好好地陪伴母亲几天。天有不测风云,世事难以预料。5月30日上午,接到了家中小弟的电话,告诉老母亲摔了一跤,病情严重,有些危险,能否安排回来一趟。不巧,下午正接待一伙外来客人,没有走成,计划忙完这程,立马赶往老家看望病重的母亲。心想母亲病入膏盲,但毕竟还是拖了这么多年,再严重也会拖个几天吧!铁定明天一大清早赶头班动车返回故乡。手机上的微信群太多,几乎24小时都有人发微信,手机的“叮咚”声实在吵人,晚上只好将手机调为静音状态而休息。5月31日早上七点多钟,打开手机一看,竟有十多个未接电话,是小弟、姐姐、姐夫等家人的来电,赶忙回电过去,告诉老母亲清晨时分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心脏停止跳动那一刻,兄弟姊妹六人没有一个人守护在她身旁……!这一下,我是魂不附体,来不及安排任何事项,只好急急赶往火车站,好在乘上开往家乡的头班动车,一路上低哭抽泣,急匆匆地赶到了老家,迈腿踏入堂屋,母亲已安放于幽黑的电冰棺里,痛苦流涕,没有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成了终身憾事。
母亲生性倔强,得理不饶人,好强的性格也使得自己后半生来心灵上受到了许多煎熬。十多年前,因为一点口粮分摊问题,与家中老大产生矛盾,呕气,以致母子十多年来没有和谐相处,他也几乎是十年多来没有管过老娘,四年前母亲在医院做大手术,他在广州做生意,也没有回乡来看望母亲一趟,这样一件事,也致使老母亲心存怨恨,留憾离世。
母亲这一生,大半辈子都是在苦难中度过,可谓是吃尽了世上的苦,一路从苦难中走过来。她的这一生,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历尽磨难,性格倔强,刚中带柔。早年外公从河南逃难到江西,结识外婆后,在山里给人家打长工,种田种地维持生计,生下母亲后,一家人生活无着落,母亲十多岁时,外公把外婆送到邻近的新建县大塘乡,刚懂事的母亲跟着外公在山里过着清苦的日子,吃饭常常是有上餐没有下餐。母亲十五六岁时,外公就身患肺结核病,临终之前,把母亲送给生活在涂埠镇的淦姓孤老作养女。淦姓外公,孤独一人,在县城靠给人家打短工、挑河水、看猪场维持生活,日子也是苦不堪言。母亲成年后,由山里某个人的搓合,介绍给了父亲。家中爷爷也是肺结核病患者,三十多岁就撒手人间,母亲进家门时都尚未见到公家,奶奶三十出头就守寡,到处讨饭带大父亲。母亲与父亲结合时,住的是茅房,一日两餐有时难保。在流年的岁月里,母亲生育我们姊妹六人,他们一生勤劳苦种,靠两双勤劳的手,抚育着我们成长,而且每个人都扶送读书到初中以上。六、七十年代,我们家庭温饱尚未解决,父母辛苦操劳到年底,年年都欠队上的口粮钱,贫寒的生活难以形容。我从懂事起到初中毕业,几乎是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都是上面姐姐兄长穿剩下的衣服。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父母辛勤劳作,家庭生活条件才有一些变化,可辛劳的母亲从来没有停歇过,总有做不完的事,辛勤劳作一辈子。
说起母亲的倔强,其实,对于我来说,她是柔情的,是个慈祥的母亲,通情达理的母亲,知恩图报的母亲,对人对事,世故人情完善完美好难寻的好母亲。她生前总是谆谆地教导我们,要记得人家的好,要懂得饮水思源,人要有感恩之心,才不会忘本,才不会见利忘义等等。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亲属还是邻居,人家只要捎上一些礼物来看望她,她怎么也会买上十来个鸡蛋或一些水果之类的物品反馈给对方,病重后,亲属们送来慰问金,她总是打架式的不肯收下,老是说我没有能力回报你们,我不能收取,就是自家的孙辈们回来看望她,送上礼金礼物,她也要返回一板鸡蛋作回报。从苦难中走过来的母亲,就是这样勤俭持家,节约过日子,从不乞求什么,教导子孙学会感恩,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生活。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词写得真好,一晃母亲就老了。正当大伙儿生活条件好起来时,她就患上了不治之症,同病魔顽强地抗争四年多,最终还是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办完母亲的丧事后,小弟低泣着告诉我;母亲弥留前的上半夜,反复地念叨着我怎么没有回来……?!我也痛苦地留下终身的遗憾,只好留下这样一点文字,来追忆着我那慈祥的母亲。时光流逝,痛楚稍缓,一旦回忆起母亲苦难的人生,对我的抚育恩情和谆谆教诲,总是情不自禁地低咽哽泣,泪流满面。但愿天堂里没有痛苦,但愿母亲在天国里过得幸福。她在弥留之际想见上我一面,而我没有出现在她面前,我也深深地自责且遗憾,愧疚不已,如果母亲在天有灵,相信她会原谅我这个不孝之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