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我一个诗人同学说过一句很哲理的话。
他说一个人死了之后会把影子留在这个世界上,留给自己生前最心爱之物。
比如一个烟鬼会把影子留给他的香烟盒或打火机,酒鬼会把影子留给一只瓶子,至于他们诗人的影子会留进一部传世的诗集之中。
后来这厮去了南方,成了一名大腹便便的商人,热衷于吹嘘自己的种种风流韵事,我想他那本传说中的诗集是没什么戏了,大概他的影子会留给一张床或者一个女人吧。
当然这只是说笑和闲聊罢了,但有趣的一点是:如果我那位同学真成了诗人,说不定千年之后他的名字也会像李白一样为后人传颂,从形而上的角度说,他已经把自己的影子铭存于世了。
其它门类的艺术家也一样,比如在印度之行)中,我们可以说看到了两位大师的影子—是大卫·里恩,是E·M·福斯特。
这只是泛泛的说法,其实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中,我们都能发现一种特殊的语境一近似于一个老人的喃喃细语,有怀念与追思的情绪,也有重归天真的好奇与探究,甚至有些告别的意味。
话题也很有包容性:宗教,性,文化,身份与种族,也包括死亡……与生命有关的一切几乎尽在其中,而且这是大卫·里恩的最后一部作品,碰巧也是福斯特的最后一部作不过,与福斯特的小说比起来,大卫·里恩似乎更强调个人情绪的表达。
所以在电影中那种怀念与追忆的感觉要更强烈一些,对于一个时代背影的注目与唏噓。
其实英国人对于印度一直有一种情结,不仅仅因为印度是他们殖民时代一个最重要的标记,也因为它自身存有的魅力,一种古老愚钝的外皮下藏匿的神秘和美丽,就好比一件你珍藏多年的古玩突然有一天脱手而去,你同时失去了物质与精神的价值。
所以在片子里我们也看到了告别的情绪—在影片结尾,阿黛尔小姐在喧哗的人群中形单影只,但她的仪态是端庄宁定的,因为她坚守了自己的诚实与自尊。
后来一个英国影评人曾评论道:[印度之行教会了我们如何优雅地离开印度,后来我们真的做到了。
据说福斯特最初很抵触他的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因为担心拍成一个“英国人的角度”或“印度人的角度”,好在大卫·里恩的情绪化保持了一个分寸,片中的视角基本上是客观的,我们既看到了英国人的傲慢、冷酷,也看到印度人的愚昧、自卑与非理性,以及他们彼此以不同方式呈现的善良。
而且在话题上电影也与小说保持了一致性,将故事的核心放在了对于东方文化的探秘,以及东西方文化的歧异与沟通。
这个话题放在今天也不老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如今在很多西方人眼中还是一个陌生隔膜的世界,对于东方他们顽固地坚持了一种猎奇的心态。
今年[贫民富翁在奥斯卡的大丰收,可能就是这种心态的结果,当然令他们猎奇的不仅仅是印度的贫民窟也包括那个贫民窟里滋生的一个“美国梦”,就像一个出口转内销的童话回来又在一个金融危机的时代温暖了美国人自己。
而积极的一面是,时隔百年之后,在那个狂欢的派对中,英国人和印度人终于又站在了一起,而他们看起来是如此平等而和谐。
故事/人物
影片讲述了一次旅行。
这并非一次一般意义的旅行。片名“ A Passage to India”取自惠特曼的首同名诗,其中“ Passage"的中文意思并非旅行,而是“通过”,也就是说,它表述的是一个过程和路径,引申义就是“沟通”—两个民族的沟通,两种文化的沟通。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导演: 大卫·里恩
编剧: 大卫·里恩 / 桑塔·拉马·劳 /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
主演: 朱迪·戴维斯 / 维克多·班纳杰 / 佩吉·阿什克罗福特 / 詹姆斯·福克斯 / 亚历克·吉尼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历史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 印度语
上映日期: 1985-07-11
片长: 164 分钟
又名: 印度之旅 / 印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