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宗木 单程票书吧
2013年央视的有个街头采访“你幸福吗?”的节目,有很多搞笑的镜头,比如“我姓曾”。
2002年,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在哈佛大学开设了一门探讨幸福的选修课,刚开始听课的人寥寥无几,但是后来却有上千人听课,成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后来就有了一本书《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
书上写到:
金钱除了可以提供基本的食物和居所外,只是实现幸福这个目标的一种手段。有趣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而往往以牺牲幸福(目标)来换取金钱(手段)。
二战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除了一些战乱国家比如非洲的一些国家外,基本上人类不再为温饱发愁,这是很有历史意义的,我们看历史剧,经常会有灾荒,然后就饿死很多人。也就是近几十年开始扭转了,人类的生产力终于到达了一个不会再为温饱发愁的年代。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急速发展,如果物质跟幸福感成正比的话,那么幸福指数应该非常高才对,但中国抑郁症人数达到9000万,占总人口的7%。美国经济发达,按理该非常幸福,但是美国的抑郁症患者比60年代高了10倍,平均发病年龄从29.5岁降到14.5岁。
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物质生活跟幸福感当然呈正相关,所以人们一直认为物质丰富自然就会幸福,一种思维惯性,不经思考的想当然。
所以后来有很多不幸福的有钱人。张朝阳就是,2010年的时候得了抑郁症,后实在受不了了,于是有1年半的时间远离人群,停止工作,去美国寻找抑郁症的解决方法,他说有钱不等于幸福,他就是例子。我们可以把他当成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他说的话,也是发自内心的。
但是贫困潦倒的人,物质财富还是很影响幸福感的,这个不能走极端。只是有些人收入高却整天忙碌奔波,一点不享受工作,那幸福感就很低了。有钱有地位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别人的尊敬和羡慕的目光中得到一点幸福感,但很难从物质和地位本身得到。
但幸福感是很私人的,不同于外在的可以被人看见的东西,很多人通过外在的成就来获得的更多的是虚荣心,因为它是建立在别人的认可的基础上。你就是风筝,别人的眼光就是风筝的线,控制权不在你手上。
书上写到:
太多成功的人都经历过萎靡不振,他们甚至因此酗酒或吸毒。矛盾的是,他们渴求的成功在实现后反而使他们更不开心。在成功之前他们可能也曾有过不开心的日子,但他们一直相信,只要成功了就会得到幸福;可是当他们达到目的时才发现,原来所期望的幸福根本就不存在。他们感到自己的幻想——以为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破灭了,继而陷入“现在怎么办”的迷惘中。
慕容雪村的很多小说都在阐释上面这段话。比如《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即邓超主演的剧集《相爱十年》),《原来我红尘颠倒》《多数人死于贪婪》。也有很多影视作品阐释这段话,比如90年代初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武侠小说里,左冷禅、岳不群都是这种以为武功高强得到了武林霸主的地位就能幸福,结果都是很悲惨的,幸福感远比不上普通老百姓。
心理学已经证明有目标的人更容易成功。目标是一种方向感,一种信念。但,转折来了,奇怪的是,目标跟幸福却关系不大。
书上写到:
传统智慧告诉我们,幸福就是达到目标。但是,几十年的研究结果却让这种信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一个人在实现目标之后会感到满足,无法实现时会感到失望,而这些感觉都很短暂。
这段话的关键词是“短暂”,达到目标带来的狂喜是短暂的,没达到时的失落也是短暂的。但目标是有用的,只是不要太在意结果,而要把重心放在过程上。
几个曾骑行川藏线的朋友说,很后悔当时天天都在赶路,路上的风景都没好好欣赏。从成都到拉萨,28天,每天的路线都规划好了,从哪到哪里,住哪,有时一天要骑150公里,然后结伴的几个人就直奔目标,拼命地骑啊骑啊,心里想的都是目的地。从拉萨回来后,除了留下一堆照片,心里依然是空虚的,好像没有骑过一样。所以几个朋友说,要再骑一次,但这次一定要好好体验骑行的过程。
我觉得幸福感跟“活在当下”的程度很有关系,所以我有时觉得和尚、修道士等修行人是幸福感最强的。只是我们不是出家人,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就是享受过程。
书上讲了很多实现幸福的方法,比如冥想、细细品味、感恩、使命感、培养好习惯等等,就“幸福”这个主题,介绍了很多心理学研究,跟成功励志和鸡汤类不同的是,这本书的观点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实证的,而不是鸡汤类书的断言式的空洞诺言和永无休止的自我激励。
书上写到:
无论哲学、心理学或励志书,都无法在获得幸福的知识方面教给我们更多的东西。通常,一位老师或是一本书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一件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最终,我们的进步、我们的成长和我们的幸福,却都是来自于我们认识自己以及向自己提问的能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