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虎伟
近期读了一本《西游记深度解析》,读后感觉骇然。书中极力证明“唐僧不是他亲爹的儿子”、“西游本身就是佛教东传的阴谋”、“红孩儿是太上老君和铁扇公主的私生子”、“沙和尚是因为和王母娘娘偷情才被贬下界的”、“菩提祖师就是如来”等,这些“匪夷所思”的结论扑面而来,让从小就接受《西游记》奇幻烂漫伸张正义意识的我感到不寒而栗。第一感觉是,原是这这样啊,我当时怎么没有意识到啊!作者的证据还是很有逻辑性的,一二三四条条罗列,环环相扣,极力向你证明他的推断是天衣无缝的。然而这种西游阴谋论的感觉让我感到很受伤,仿佛一个美丽的童话瞬间破灭,几十年的浪漫情怀被“披着外皮的神仙”一一欺骗。然后我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啊,多么可耻啊,这都是些什么神仙啊?这种感觉的蔓延,让我带上了有色眼镜去看各种名著,带着猎奇和挑刺的眼光读其他作品。仿佛我不是去欣赏文字本身,而是要榨出文字背后的“小”来。
如果一个人看一本书前就带上了结论去读,就发现读到最后只是搜集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结论而已,而不是去发现文章中的美。你会发现,你在狠命的、死死的钻字眼,然后用尽心思搜肠刮肚的证明“噢,果然我是对的”、“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我真聪明,别人都是看表面,我才能看透实质”。结果花了一个月、两个月读完,却发现自己很累,脑子被一根绳子牵着,揪得生疼;思维被大蟒蛇缠着,透不过气来。实际上自己是在断章取义的找证据,先入为主的验结论。
后来我发现,这样读书何苦呢?常言道:开卷有益。而我呢,这些猎奇的绯闻、肮脏的勾当、龌龊的推论对我有何益处?只是让我去发现社会的黑暗、理想的破灭、神话的卑劣,让我伤不起、坏我好心情。读书是为了修心,《西游记》这样的传世名著之所以几百年来广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本身就是因为它的宗旨就是修心,它在传播正能量,在推动社会进步。而我呢,为什么非好把美好的东西打碎去看呢?
猎奇可能会吸引人的眼球,却无法感化人的灵魂。而且很多时候,猎奇往往是片面的断章取义地看问题,而不是冷静地扎扎实实搞研究。《西游记深度解析》以“太上老君和红孩儿都会三昧真火、牛魔王为何抛弃铁扇公主另寻新欢”等情节推断出红孩儿不是牛魔王亲生的,否则太上老君的个人专利“三昧真火”怎么红孩儿也会?否则铁扇公主为什么有太上老君的至宝芭蕉扇?这样从看似铁证如山的证据,作者毅然决然推出“红孩儿就是老君的私生子”。果真如此吗?我们无法得知,吴承恩已经仙逝了,否则问一下他老人家就知道了。但是,我觉得以上证据作者为什么不推出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的徒弟、太上老君跟牛魔王一家相处融洽(太上老君的坐骑是青牛,牛魔王的本相是白牛,都是牛)的结论呢?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种读者,就有一种《西游记》读法。蔡铁鹰先生说:“厨师读出了淮扬美食,报社记者读出了本地方言,方志办的夫子读出历史名城,大学士纪晓岚读出明代制度……”是啊,面对着卷帙浩繁的《西游记》,我们为什么不能读出些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东西呢?在所谓的猎奇中沾沾自喜只会让我们停留在狭隘中不能自拔。
我们并不是提倡读书不思考,也不是呼吁悠哉乐哉浮光掠影的单看故事情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只是希望在读书思考时,能有理有据的推断,能积极传播一些有助于社会进步、有助于正义弘扬的声音。我们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积极传播正能量,乐观向上过此生,而不是抱着“哗众取宠”的心态去发现书本背后“臆造”的惊天秘密,对名著,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敬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