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敲出上边题目的时候,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我竟然从未想过此事,甚至从未想过一个人的未来竟然可以推演。不是说世界变化无常么?不是说计划不如变化快吗?我们每一个人,又如何推演自己的未来?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度过。”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审视自己的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安排自己的未来,在不确定中为自己找到一些可以依托的确定性,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即就是活着,与蝼蚁没有什么两样。
如果看过战争片,一定见过那些将军会同他的参谋们,在沙盘上推演战争态势的情景。且不说战争最后的输赢,把未知的形势,抽象成具体场景,往往能让我们看清事情的本质,清楚自己的短板和优势,提前为自己构筑防御工事,把不确定框在确定的范围。
生活从来都是具体的,对大部分人来说,生活里出现的事情都在意料之中。比如从你出生那一天起,什么时候蹒跚学步,什么时候上幼儿园,什么时候上小学中学,什么时候上大学,什么时候参加工作,多大年龄结婚。婚姻稳定后,计划几年内买房买车,用多少年晋升到什么职级,何时生孩子,这不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的事情么?
至于在这个期间,你学的好与坏,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和谁结婚,这些与个人的机遇,天分,爱好,和兴趣,以及自己的人脉关系有关。别人无法改变,就连自己也无能为力。斯多葛派有一句经典的格言:“改变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要学会承受。如果一辈子任何事情都听从命运的安排,无疑是可悲的。
就连死亡也都可以预期,虽然我们无法知道是具体哪一天,但总可以推演出大致的年龄段。假如我们习惯于预设最坏的情形,才能在绝地中获得坚韧和勇气。当那一天到来时,你内心是平静的,是安详的,甚至是期许的。知道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才是真正的猛士。
人生其实是很长的一段,一个阶段的状态,并不能代表整个人生。过去的错误,的确我们无法改变,或者扭转。但我们总可以在那些错误中得到一些启示,一些教训,一些经验。进而在以后的经历中,不再踏进同一个坑里。犯错不是我们愚笨,犯错是为了以后犯更少的错误。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这样说:“假如我知道会死在哪里,我将不会去那个地方。”他和沃伦巴菲特一生中投资过上百家公司,伯克希尔公司在全世界范围管理2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他们不断复盘过去,总结经验教训,接触更多优秀的人。在各种金融风暴,经济危机,股市崩盘的关键时期,都能全身而退,且年化复合收益率保持在35%上,他和巴菲特双双被世人称为“股神”。这背后的机理,不仅仅是运气和智慧,更多的是不断总结自己,减少犯错的几率。
很多人,总是希望把那些痛苦的,不美好的东西像切香肠一样的拿掉,而只保留自己喜欢的那一段。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各种矛盾,各种痛苦,各种喜悦,各种意外,各种预期的组合体。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存在都是合理的。就像人体的各种病灶,各种细胞,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相互竞争,却可以相互依存,且共生共灭。
国人讲“未雨绸缪”,结合过去,直面当下,推演未来。但未来并不是单摆浮搁的存在,一定会依托过去和当下,以一种正确合理的方式存在。无论是投资,做事,成长都是一样的道理,都可以通过推演的方式,提前对必然出现的结果,进行预防,储备,修补,或者调整。
比如投资,你是要把投资当成你的事业,做个职业的投资人,还是仅仅把投资当成副业,只是玩玩而已?如果你要成为职业投资人,是否符合基本的条件、知识、技能?准备投入多少钱?分几个阶段进行?是定投还是寻找最佳的时机?资金如何分配?如果是牛市,是加仓还是减仓?如果崩盘,自己如何处置?有没有留够备用的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股市我涉入的不是很多,就拿投资数字资产来说,大部分人的经历和我一样,刚开始异常茫然。更多的是随大流,跟风,不明真相的碰运气。总是一小部分懂的人,领着一群不明真相,被裹挟着前行。大部分人概念不清,懵懵懂懂,一头雾水,总是用当下的好坏对标最终的成败或者输赢。
如果你想要把投资作为一种生活,甚至是一种不甘平凡的生活态度,你就不仅仅心里只想着赚钱,而要推演出最坏的结果,虽然可怕的“黑天鹅”事件现在并没有发生,但并不代表这个世界没有“黑天鹅”。提前增加应对策略,提前调整相应比例,提前避开无形的大坑。即使因为经济形势,以及周期性回调,有些东西无法避免,也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如果你是一个写作者,你推演过自己的未来吗?你是准备把写作仅仅当成自己晋升的工具,或者改变自己生存状态的手段,还是把写作当成一生热爱的事业,倾注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你是把写作作为疗愈的良药,还是把写作作为自己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路径?无论是那一种情况,你都应该知道,你最终要去哪里,你的目的是什么,你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其实无论那一种情景,你所要投入的精力,花费的资源,是不一样的。这个世界并没有一套万能的规则,适用各种不同的场景。必须结合自身的条件,现状,推演出符合自己的原则和方法。以便找出写作上的短板和缺陷,及时加以调整、丰富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应当规避什么,坚持什么,改变什么,打破什么。推演是一个逐步细化的过程。有些东西装在脑袋时,是模糊的,混沌的,抽象的,只有落在纸上,才能看清真相。大到你最终通过写作成为一个作家,小到你只是为简单的记录生活,把文字留给后代。起点一样,但高度和意义却大相径庭。
生命也是一样一样的。比如拿我自己做案例推演,在顺境中的时候,应不应该存一笔钱,应付不时之需?儿子今年上高三,如果考上大学,四年大学需要花掉多少钱?父母双双都七十多岁,按照同龄人的平均状况,应该提前预防那些疾病?如果生病,最坏应该什么状况,最好应该什么状况?手里应该留够多少钱,才能应对各种状况的发生?
按照自己工作到60岁,活到90岁,加上工资社保等福利,我应该攒下多少钱,才能保证自己后半辈子衣食无忧?如果未来社会的各种保障,因为普遍老龄化,而无法保证,自己又如何应对这些变化?那从现在开始,是否除了工作,还应该做点别的不务正业的事情,分摊自己生存的风险?
除了物质上的保证,想要活到90岁,还应该注意什么?按照《百岁人生》书中最新的科学依据,由于科技的发展,以及生物科技的不断突破,我们这一代人的普遍寿命将超过100岁。可原来的很多规则,制度,保障,都是按照八十岁左右设置。这么长一段时间的空缺,无论是金钱、空间、物质上的需求将如何解决?
我现在四十三岁,除了工作,想要活到90岁甚至100岁,健康、锻炼、饮食、或者规律的生活,也不容忽视。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应该注意什么?加强什么?接受什么?调整什么?保护什么?其实所有人都一样,无论你现在多大,处于什么样的状况,都应该提前想想这个问题,别到了跟前自顾不暇,手忙脚乱,备受打击。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但终点永远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这话听起来有点悲哀,但话糙理正。推演的目的是为了少走弯路,防患于未然,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什么叫有备而来?就是当所有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你能泰然处之,欣然接受,并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假如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什么事情将是你唯一的遗憾?假如你还能活一年的时间,哪些事情你一定要办到?假如你还有二十年、四十年、六十年,甚至八十年的时间,你如何安排,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推演就是把不确定的事情放在一个确定的框架内,在有些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植入一些可控的因素,等发生的时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反而少了烦恼。人生犹如下棋,无论如何变幻,无论怎样出其不意,到最后,很多结果总是极其的相似。再变,你也走不出这个棋盘。
原创: 高原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