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杜尔·慕依斯( Abdul muis,1890-1959)是现代印度尼西亚文学中最有名的小说作家之一。他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也是印尼新闻工作者的先驱。
他出生在西苏门答腊岛米那加保族的一个富有家庭,曾在雅加达荷印医科学校就读,后因病辍学,在万隆从事记者工作。起初他对荷兰殖民统治曾抱有幻想,但随着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对荷兰殖民主义者的罪恶面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在他的社会活动方面和文学创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二十年代初,慕依斯加入具有进步色彩的伊斯兰教联盟中央理事会,担任印尼第一届“人民议会”议员,在巴东主编过报纸,曾参加爪哇典当工人的罢工斗争。一九三○年加入印尼民族党。他曾数次被捕入狱,直到四十年代初,荷兰被日本战败才出狱
一九二六年,印尼第一次民族大起义失败,民族独立问题成为每个爱国者面临的严重问题。慕依斯的代表作《错误的教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于一九二八年出版的。
《错误的教育》是印尼资产阶级文学中第一部反映民族矛盾的长篇小说,在印尼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品主人公汉纳菲,是个“土著”少爷。封建家族“望子成龙”,他自幼被寄养在一个荷兰人家里接受西方“文明教育”。在这里汉纳菲和一个印欧混血姑娘柯丽一块儿生活、学习,种下了爱苗”。汉纳菲爱慕柯丽的动机是想当白种人的“乘龙快婿”,挤进殖民统治者的行列。为此,他六亲不认,抛弃妻儿和母亲,背叛了自己的民族。但是,由于男女双方“门不当,族不对”,他们的恋爱遭到殖民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他俩之间的关系,分而合,合而分,几经风波和挫折。最后柯丽含怨死去,汉纳菲服毒自杀
作品通过汉纳菲和柯丽的婚姻悲剧,对荷兰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和种族歧视予以有力的揭露,对鄙视本民族文化的洋奴作了辛辣的讽刺。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作者把产生民族矛盾的原因归咎于“错误的教育而不是殖民制度本身,这显然是错误的。作者在小说结尾提出,孩子从小应念“可兰经”,先接受民族教育,然后接受“西方文明”,这样将来才能为本民族的进步而奋斗。这反映了作家的改良主义观点。
小说《错误的教育》题材新颖情节动人,结构严谨。作者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的典型形象,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小说的语言流畅通达,洗炼明快,特别是对话,维妙维肖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对推广和发展印尼民族语言作出了贡献。
慕依斯一生写了不少作品,比较著名的还有描写一对男女青年打破门户之见的恋爱喜剧《美满姻缘》(1933),历史小说《苏拉巴蒂》(1950)及其续篇《苏拉巴蒂之子罗伯特(1953)。
《苏拉巴蒂》是在一九四五年八月独立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它描写抗荷民族英雄的光荣业绩,热情地歌颂了跟荷兰殖民主义者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奴隶出身的民族英雄苏拉巴蒂;同时对荷兰殖民主义者的阴险、奸诈,作了深刻的揭露。作品向人们揭示出,殖民主义者的本性是凶残的,不能寄予幻想,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自由。但小说也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伊斯兰一民族主义的思想。
晚年,慕依斯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外国文学介绍工作,曾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外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