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嘹亮深情的歌声流淌了半个多世纪,伴随着整整几代人的成长,它的名字叫“我的祖国”。
每听到这歌,都会感觉里面驿动着一颗炽热的心,萦绕着一个不灭的灵魂,它遍布在神州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千山万水,它回旋于华夏民族数千年激荡起伏纵横捭阖的沧桑岁月里。这颗心这个灵魂用两个字来表达,就是“祖国”,然而,这该是怎样的一颗心?又该是怎样的一个魂?
很年轻的时候,读到宋代文豪陆放翁一句诗:“位卑未敢忘忧国”,曾经被深深地感动过。掩卷叹息:古往今来,为了这一个“忧国”,我们的民族抛洒了多少青春热血,牺牲了多少年轻生命?从殉国投江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到血战黄海的邓世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到淞沪会战的忠勇烈士、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历史上,为国为民的英雄辈出,灿若星辰,这都是泱泱中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上不断闪耀的光辉。
真正浩瀚博大的忧国忧民的这颗心这个魂,其实是深深蕴藏在历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名不见于列传的民众之中。那一代代躬耕苦作的劳动者永远是中华民族里人数最广大分布最普遍地位却最卑微的群体,然而,支撑起民族伟大历史进程的是他们,维护祖国统一、安定繁荣的脊梁骨还是他们。所以,毛泽东有一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他说的很对,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没有心藏“位卑未敢忘忧国”意识的广大人民群众代代相承的继往开来的顽强奋斗,就没有今天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所以,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宣布共和国成立以后,马上着手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黯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历史前进的脚步已经跨进了二十一世纪。神州大地上空已经历时六十多年没有再现战乱的硝烟,而且越来越呈现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气象。在共和国成立前后才出世,伴随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长大的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各自生于不同阶层不同环境背景不同经历不同,却都因为同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不必再像我们前辈那样饱受外侮侵略沦陷战乱之祸,生存了半个多世纪都不必经受战争的血雨腥风和生灵涂炭之苦。仅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感谢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
对自己的祖国心存感激和憧憬,心系理想和期待,相信无论生活或漂泊于世界哪一处哪一隅的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有着同样的情愫。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身处社会低层,尽管经常被轻视被忽略,平日里各谋生计营营役役甚至还会相互争斗纠纷,生活得庸庸碌碌甚至浑噩猥琐,这颗心是沉睡着的。一旦认识到祖国命运和自家性命攸关,个人和国家休戚与共时,就会义无反顾地积极投入保家卫国振兴民族的事业中,就会像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像星星之火熊熊燎原,使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成为一场场声势浩大威慑外敌的人民战争。
民众的忧国之心,是质朴的,他们并不在乎统领国家者是何人何党何派,只是纯粹地祈望国家昌盛强大能够抵抗外来者侵略,能够让社会安定,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既不同于封建王朝那么利己的忧国——忧的只是少数统治阶层的家国家天下;也不像政见不同又或者是所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党派那么暧昧的忧国——忧的只是党国党天下,归根到底都只是政治理念和统治地位的权力之争。有道是:融小我于大我者,坦荡磊落;纳大我于小我者,狭隘龌龊;草民之忧国与少数统治阶层之忧国,相去甚远矣;跟那些标榜以苍生为念实质中饱私囊,只是使少数人富起来的所谓“执政为民”的贪官污吏更是天差地远。
我们的祖国领域宽广,幅员辽阔,众多民族共同生存于这片土地上,数千年以来虽然历经无数内忧外患,各民族互相之间也曾有过不少侵扰和攻伐,出现过民族压迫的状况,却始终存在着互相学习、互相扶持、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中华民族相互关系中的主流。也始终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大家庭里,这个大家庭就是华夏民族的祖国——中国,各民族历代祖先一直自强不息地相扶相望相守着这片土地,各民族团结统一共谋发展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能迸发出强大力量。祈求国泰民安、国强民富的意愿才是蕴藏于广大民心里最深沉的忧国情感,也是世世代代生息不已的最顽强的民族之灵魂。
几十年以来行走于伟大祖国的每一边陲每一角落,看到各种不同的人生活在各种不同形态的环境中,我都会有这种想法:虽然老百姓散布各地,各自谋生,各自精彩,但是对于祖国的心意是一样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者,从来不敢忘忧国,也不会忘忧国。
有诗为证:
天歌一曲万里游,谁念苍生稻粱谋?百姓从未忘忧国,英雄世代写春秋。
九州江河日夜流,龙吟千载梦悠悠。但使黎民衣食安,民富国强立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