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双子杀手》:他仍是华人导演第一人

时间:2020-10-18 18:44:58    来源:

文 | 县豪

上映七天,国内票房仍不足两亿人民币,这对于成本高达1.4亿美元的《双子杀手》,不啻一个沉重的打击。

一直以来,李安导演的作品都备受华人观众期待,此次,继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下简称《比利·林恩》)之后,暌违三年,李安终于带来这部再度使用高帧率拍摄的全新力作《双子杀手》,向全球展示他对数字电影的探索成果,而在2020年,李安还会推出自己「120帧三部曲」的终章、拳击题材电影《马尼拉之战》。

经过《比利·林恩》和如今这部《双子杀手》,相信观众对李安所沉迷的120帧技术,这种电影艺术的未来可能性,已具初步了解,然而,从票房、口碑的表现来看,观众对李安的探索仍抱持观望或怀疑的态度。

其实,《双子杀手》的故事已在好莱坞流转很多年,但一直无人接手,原因之一,即这一个关于「克隆人」的故事实在称不上有新意。

如今,李安在60多岁的年纪用这个简单故事探索自己的电影新技术,在整个电影史中引发的,其实不只一部科幻片的票房与口碑问题,而是更值得深思的复杂效应。

二刷《双子杀手》后(一次120帧+4K+3D顶配版、一次普通版),我想是时候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双子杀手》中的威尔·史密斯

李安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120帧、3D等)「加强格式」最适合表现的,不仅是追杀戏,而是人脸。

这一观点,提示出影片主演威尔·史密斯之于《双子杀手》的两重意义。

浅层意义是,在《双子杀手》的故事中,威尔·史密斯饰演了亨利·布罗根(人类母体)、小克(克隆体)这两个人物

深层意义则是,威尔·史密斯是李安选中的一个标志,李安将这个标志带入电影技术的历史,使这个标志成为提升电影沉浸感的角色符号,在此意义上,威尔·史密斯成为120帧的威尔·史密斯。

而这一版威尔·史密斯,相对于曾在《黑衣人》、《我是传奇》、《重返地球》等过往影片中出现的威尔·史密斯,具有了「双重角色」与「先驱技术」合二为一的影史性。

《双子杀手》中通过特效制作而成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

这种影史性,可用李安描述片中小威尔·史密斯的一个词来形容,即「通透」。

何谓通透?

即观众可通过特效技术生成的小威尔·史密斯面部细节特征,窥见这一人物面部之下的灵魂,这让电影成为真正的造梦机器。

温子仁2015年推出的《速度与激情7》,就曾因主演保罗·沃克的意外离世,而实现过这种「电影造梦」,但显然,李安的120帧造梦更具有前瞻意义。

《速度与激情7》中通过特效制作而成的保罗·沃克

而在真实人物的表现上,高帧率则体现出更突出的优势。

顶配放映条件下(CINITY影厅),观众眼前的威尔·史密斯高清到仿如就在眼前,甚至,观众距银幕同等距离外若站着一个真实的人,他给人的清晰感,都不如银幕上的威尔·史密斯那么强烈。

片中的威尔·史密斯清晰至可见毛孔

因此,部分观众自然会提出质疑——

120帧带来的高清,会否使电影不再朦胧、虚幻、神秘,电影是否会因过于清晰而失去原本的艺术质感?

李安的精神导师、瑞典名导英格玛·伯格曼曾说,「(我的电影)是镜子,是现实的片段,几乎跟梦一样」,台湾名导杨德昌也曾说,「电影使人生的长度延长了三倍」,这些,都是在肯定电影的梦幻性。

伯格曼和杨德昌的影片,都是每秒24帧,但却充满丰富的解读可能,然而,这种解读的丰富性,是因为24帧的电影画面吗?

显然不是,法国著名导演阿贝尔·冈斯早就给出了答案:「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

什么意思?意思即是,电影画面采用24帧还是120帧,根本不能决定电影的品质,决定电影品质的,是24帧或120帧画面究竟向观众传达了什么。

李安与英格玛·伯格曼深情对视

由此,不妨进一步追问两个问题。

其一,120帧与人物、情感、思想,是不可并存的吗?

显然不是。

因为它们虽同属于电影这门艺术,但却分属不同层次。

120帧是技术层次,人物、情感、思想是表达层次。

诚然,技术与表达必相辅相成,但它们并非此消彼长的「畸形关系」——技术过于先进、前卫,并不会损伤电影的内蕴,反而,李安在技术探索中所看见的,恰恰是先驱技术对电影内涵的积极作用,即先进的技术,将更好地表达内涵。

只是,《双子杀手》这一个简单的剧本,暂时无法印证李安的前瞻性。

其二,电影朦胧、虚幻、神秘的艺术质感,究竟根植于何处?

太多经典影片已经证明,电影的艺术性,源自影片故事、情感、意境的魅力,而这些,并不依赖于电影画面的清晰程度,如果120帧的高清会令电影的艺术性受损,那么是否能够反推——如果画面越模糊,艺术性就越高?

这显然是谬论。

无论侯孝贤在《刺客聂隐娘》中所追求的画面颗粒感,还是李安在《双子杀手》中探索的高清流畅度,都不会影响他们作品的艺术和思想表达。

所以,120帧和威尔·史密斯的高清脸,都决不是原罪,李安也只是在进行一次偏重技术的试验而已,如果仔细看,他对电影艺术本身的潜意识追求,其实仍在《双子杀手》凌厉的动作戏,以及他对电影景深的挖掘中乍隐乍现。

另一位世界名导詹姆斯·卡梅隆,也是电影视觉技术的先驱者,为何他并未如李安这般饱受质疑?

因为,技术先驱是他一直以来的醒目身份,而他未如李安那样曾孜孜以求电影故事的魅力,所以他的身份始终统一,李安却在从故事(内涵)到技术的追求转变中,对于影迷而言,产生了一种身份割裂。

201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令李安的创作生涯,分野为故事与技术前后两个不同阶段。

前阶段《饮食男女》、《断背山》、《卧虎藏龙》等影片,皆已成经典,后阶段《比利·林恩》、《双子杀手》,口碑却一言难尽(尤其在北美)。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剧照

尤其到这部《双子杀手》,李安似乎将故事的魅力抛得更远,而更执着、也更艰辛地拥抱新技术,那么,他到底在干什么?为何要背离观众对故事的永恒渴望而独自远行?

他在做的,是「进入电影」。

黑白,彩色,窄幅、宽幅,无声,有声,2D、3D,24帧,60帧,120帧,2K,4K,电影自1895在法国诞生,其技术格式便一直在进化,进化的目的,无非是逐渐完成「观看电影、进入电影、成为电影」的过程,而目前李安在做的,就是具有革命意义的「进入电影」。

「技术之神」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续集,虽不会采用高帧率拍摄,但卡梅隆意欲实现的裸眼3D,实则也在对李安的这场探索进行一种未来的呼应。

卡梅隆与李安对电影技术的探索,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如果未来,这两人的技术探索能被合并到一部影片或一种趋势、潮流中,对电影的革命意义恐怕就不言而喻了。

詹姆斯·卡梅隆(中)在《阿凡达2》筹划现场

无论李安,还是卡梅隆,技术探索成功,还是失败,至少,他们都让观众看到了未来电影的可能性。

很多人担心,未来电影会否在这种「多余」的技术探索中,不过是变成另一种高清电玩、VR游戏等,但其实,电影发展下去,必然会与文学、绘画、音乐、摄影等之外的更多媒介产生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也并非李安一人的觉悟,斯皮尔伯格《头号玩家》、蔡明亮《家在兰若寺》等游戏互动或VR电影,就已经在释放某种信号了。

「120帧这件事,目前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在做」。

李安这句话,饱含骄傲,也充满孤独,但相信在未来,电影观众会感谢这位华人导演如今的求异、求变。

「李安变了」。

有人确如此说——

李安沉溺于技术这种表层之物,而不再关心东方文化中的人情幽微之境。

他曾是「华人之光」,两座柏林金熊、两座威尼斯金狮、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杯、一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杯,这是其他任何华人导演望尘莫及的成绩。

但如今,李安陷入对技术的「偏执追求」,这不仅使他在《比利·林恩》、《双子杀手》两部高清影片之后,似乎将被残酷的好莱坞厌弃(北美的120帧银幕,已由《比利·林恩》时的2块减至《双子杀手》时的0块),而深爱他的中国观众,也对他产生了质疑(但相比IMDb,豆瓣对《双子杀手》的评分,证明中国观众对李安导演还是有一种信仰在)。

李安那些曾深深打动大中华地区、具有浓郁东方文化意蕴的故事片,在华人内心植入了太深刻的共情,所以当李安转而沉迷技术,华人观众对他的斟酌与舍弃,才没有北美观众那么迅速,但《双子杀手》的国内票房成绩,已经显现出一些端倪。

过去的李安与如今的李安,从艺术到技术的过渡、分野,已是再明显不过的事,但这两个李安,真的已彻底被分裂为两个人、两类电影创作者了吗?

在领奖台上谦卑鞠躬的李安

其实不然。

不妨将李安现在的境况,理解为一种电影艺术意义上的「暂停」:在观众所热爱的艺术、情感层次,李安通过「父亲三部曲」、《理智与情感》、《断背山》等影片进行过极致表达后,他暂停了这方面的思考与创作。

因为,他需要找到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开拓一条全新的电影之路,才能继续毫无阻碍地为人类情感发声。

这层意义上的「暂停」,并不代表李安整个电影事业的暂停,他只是转至另一个层面(技术层面),进行同等的探索、开发。

然而,即使在《双子杀手》这样一个就故事而言平平无奇的项目中,李安依然在技术之外,体现出自己擅用留白控制电影节奏、运用细节性道具增添思辨意味等导演功力:小威尔追杀大威尔的精彩动作戏中,镜子、树叶、屋顶、身影等元素被用得风生水起,观众始终看不全小威尔的脸,但小威尔神秘的力量已深深刻入观众脑海。

当然,观众更渴望获得故事意义上的浸入感,而非技术意义上的,因为技术式浸入在令人眼前一亮之后,或许很快便令人疲惫,而只有故事性浸入,才能始终紧扣人类的神经。

然而,或许在李安心中,他正在探索一条通过技术抵达精神世界的道路,这条路露出了一点微光,而观众的肯定,会让他最终循光找到这条路,这条路,他不是为自己找,而是为观众。

正是这种苦寻,才让他将《双子杀手》这样一个二星的剧本,拍出了四星的水平。

也正是这种苦寻,使过去的李安和如今的李安在电影精神上仍然统一。

《双子杀手》中,依然存在「李安式父子关系」的思辨意味,这份思辨,渗透在银幕内外。

亨利·布罗根、小克、小克的制造者克雷,这三者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双重父子关系——亨利的DNA成为小克的生命源泉,克雷则是令小克存在的直接推手,小克的父亲究竟是谁?最终,这并不取决于小克在生理意义上的选择,而取决于他在精神、灵魂意义上的选择。

同时,小克这一人物本身,又是李安依据亨利·布罗根饰演者的动作、表情、肢体等捕捉而成,一种银幕外的「创造、克隆」,呼应着银幕内的父权解构,细品,《双子杀手》这一长年为好莱坞厌弃的剧本项目,其实已经被李安挖掘出了一种相对复杂、深邃的精神剖面。

所以,李安的功力仍在。

这源于他对电影的根本性热爱,而真正的热爱,一定会令人走出舒适区,去探索那些更危险、也更迷人的领域。因为,始终有一个问题在引领电影人的创作:未来的电影,会是什么样?自己的镜头,是否能伸入未来电影的世界?

这一迷人问题引领的,决不仅是李安一人。

比如奥斯卡最佳影片《美国丽人》导演萨姆·门德斯尚未上映的战争片《1917》,据说采用了全片一镜到底的方式拍摄,这就是萨姆·门德斯与金牌摄影师罗杰·狄金斯(2018凭《银翼杀手2049》夺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对长镜头极致的共同探索,为何探索极致?

就是为了在抵达极致后,进入下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

而李安,也许已经将镜头伸进了下一个电影世界,只是这种对新世界的敲击,暂时还不被世人理解与接受。

如果想想1895年前后,想想电影诞生前后,想想人类最初面对照相机摄影瞬间喷出的白烟,而产生的担心被摄魂的恐惧,电影的未来再奇特、便利,是否都变得可以被理解了呢?

在这样的构想下,再来回看《双子杀手》和李安的执迷,回看120帧、4K、3D的高清,是否一切都更有意义了呢?

所以,李安的下一部电影,永远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