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全神贯注的时刻

时间:2020-10-18 18:52:05    来源:
绿茶  茶语微笑  
晚上七点,去了野芷湖西路的合美术馆,这里正在举办当代艺术家徐冰的同名个展。
徐冰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曾听女儿讲过她们历任院长的逸事。她说在每年的开学典礼,坐在主席台上的校领导个个艺术范儿十足,或酷或雅或绅士或仙风道骨,各有千秋。徐冰的圆形黑框眼镜、卷发和他的清雅气质,自然是其中一景。
这次他在武汉办个展,而且据说是他目前在国内所有展中展品最为齐全的一次,我当然要去看。
从7点进合美术馆,到9点多离开,真的很震撼,不虚此行。
一共有三个展区,一楼,三楼以及地下一楼,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创作历程得以全面呈现。
我拍了很多照片,选择了其中一组“背后的故事”发了自己的朋友圈。
它的创作手法很有意思,借鉴了中国皮影戏的表现形式,用一些原生态的材料如树叶、塑料袋、布头,剪贴、拼凑、粘贴到宣纸上,通过其后灯光的透视投影,呈现出非常有中国画意境的画面。
 
 
谁能想得到,如此灵动的两条鱼是用蓝色塑料袋装置出来的?中国画的高逸之美和化工产品的简陋之对比,画面唤起的对有机生命体的想象和原材料无机物之间的对比,反差越大,艺术张力越大。
他用同样手法创作了一件大型综合媒材装置艺术《秋山仙逸图》。这是他2015年的作品,使用宣纸、玻璃后的各种材料及装置,呈现出一幅完整的传统中国山水画画卷。
但画面的背后是什么?是零乱的拗折的编织的粘接的各种原材料。
这就有点发人深省了,在我们看到的美的后面,到底隐藏着一些什么?原材料与作品之间的差异在哪?何为介质?何为真相?等等。
“何处惹尘埃”,是他在“911事件”后,看到飘散在曼哈顿下城路面上因爆炸而产生的白色灰尘,他当时直觉可以用它做点什么,因为这些灰尘里面包含着生命的信息事件的信息。他收集了一袋尘土,但在他回国时,怎么带回却成为一个问题,因为要向海关如实解释这一袋白色粉尘可能难以通过,于是他将它们加水和泥,然后用女儿的硅胶娃娃浇铸成了一个泥娃娃,顺利地带回国,然后再把它磨成粉末,再将它们撒在冷洌的水泥组成的空间。
这是一个对生活一直保持着敏感与思辩的艺术家的一次创作过程。
同样的,他还收集了“非典”期间的北京的空气,2003年4月29日,非典疫情最严峻最紧张的时刻的一团空气被他封闭在了一个透明的容器里,成为作品“空气的记忆”。
 
看上去的空,在这里成为一个具象的存在,传递着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信息。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凤凰》,当时他受某场馆之托,做一个大堂装置,他去现场看了之后,觉得大堂如同鸟笼,在这里放一只鸟很好。而在工地上,他看到了农民工们简陋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大量用过以及被弃的建筑材料、工业废物,于是他想到就用这些原材料来做一个装置艺术,而凤凰在中国童话里的神力与象征,与当下的现实有某种契合。这些简陋的粗糙的锈迹斑斑的但同样是有故事有温度的将要被弃被回收的材料最终被组装成一对凤凰。
这件作品气势恢宏,令每个站在它面前的人都叹为观止,若有所思。
还有他的《天书》《地书》系列。
《天书》是他历经四年完成的一个作品。它们是由他手工刻制的四千多个活字版编排印刷而成,而这些字是包括徐冰本人在内也没有人可以读懂。它们酷似汉字,却实为艺术家制造的“伪汉字”,虽然看不懂,却又有吸引人看下去的力量,然后作出自己的解读。
徐冰说希望通过这件作品向人们提示一种对现存文字的遗憾,对文化的警觉。
 
关于《地书》创作的灵感,来自于某一天他看到一则资料,美国在做核试验废料处理时,曾在内华达州的沙漠里埋下大量核废料,这些东西要在一万年之后才能被解除警报。这个信息怎样告诉一万年之后的人?科学家用英文做了说明系统,后来有人提出,一万年之后英文不一定还存在。最后,科学家采用了符号化的图形语言制作了说明系统。
这成为《地书》的创作动因。
他在整理《地书》标识时有一个原则,不做主观的发明和编造,只做收集、整理和格式化的工作。因为,人类最可信赖的沟通方式是视觉的。视觉有一种超文化的能力,是事实的直接呈现,其信息不像其他各类沟通体系那么容易被打折扣和变形。
在“地书”展厅外墙上,就用这样的符号系统讲叙了一个故事,讲真,我没有仔细看完,但跳着看,它将我引领到了电梯口。
 
放在展柜里的那一本《地书》是打开了的,立体书,上面没有文字,只有各种图标符号,它们默默地传递一些信息,创作者想表达,以及观者所理解与接受的,可能并不一致,各不一样,但是,没关系,你看了,皱着眉头想了,笑了,离开了,这就好。
我觉得这个作品是来提醒我,自己的想象力是否还够用的。
 “猴子捞月”是徐冰为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塞克勒国家美术馆旋转梯空间而设计的永久陈列作品,借用一则中国古老寓言,诙谐地将人类永恒的疑问,通过中国的哲思阐述出来。这件装置是将21个不同语言中定义为“猴”的文字象形化抽象化,用“笔画”一个钩着一个,由天窗顶端直到底层喷水池的水面,宛如一行连绵的草书悬空而降。
“芥子园山水卷”,通过将《芥子园画谱》中的部分图画重组而成为一幅山水手卷,将中国画符号系统里固有的程式化的东西组合成新的作品。
 
他的作品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有兴趣的可以抽时间来看看,展览时间一直到明年的5月初。
展厅的墙上画框里有一些文字,是徐冰的创作谈。
“每个人把自己特殊的部分通过作品带入文化界,价值取决于你带入的东西是否是优质的,大于文化界现有思想范围的,对于文化发展到当下的盲点部分有调节作用的。总之,能否用一种特有的艺术手段将人们带到一个新的地方。”
“这些东西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其实是修造了一个与外界无关的,只属于个人艺术内部的,封闭的系统。”
“艺术真的是诚实的,也是宿命的,绝非计划所得。这辈子像是由什么东西在催着走,又像是在找回什么丢了的东西。”
甚至在电梯间也挂着一幅相框,里面有一行字,忍不住拍了下来:“一个人一生中,只能有一段真正全神贯注的时期。”
看了他的作品,深深觉得,其实他是一直都在全神贯注于艺术创作。
在展柜里还有徐冰的工作手札,那些涂涂写写的只言片语,各种草图,夹杂的英文单词,潦草的笔迹,是一个时时在观察在思考在记录的人的记录,他的专注与思维的灵动尽在其中。
后来我把这些所见所思与女儿分享,女儿说是啊,我们的老师也是这样的人,在一起开会讨论的时候,你可以感觉得到他的大脑里犹如有齿轮转动的声音。
我笑了,但愿我们的大脑的齿轮也可以灵活转动。
看完展回家的路上,给杨老师捎点东西,她前两天刚去看了展,正是因为她我才知道这个展是在晚上7点才开放,10点结束,不然差点在白天跑去了。
我们在她家楼下的路边聊了一会,杨老师是画家,她剖析了徐冰作品中的一些中国符号化的东西,我就静静地听。
后来,从徐冰作品聊开去,杨老师说,听说这个展布展就花了两百万。她说,我不知道,这些钱谁出呢?
肯定有人资助啊。我说,难道艺术家自己出钱,他没那个必要吧。
谁资助呢?通常资助会有冠名,可我都没有看到冠名的机构。她说。
肯定有,只是你没有注意。据我所知,合美术馆所在的创意天地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打的文创牌,面向的主要客户群体是艺术工作者,能有知名艺术家在这里布展,多有号召力啊。
哦,是的是的。杨老师说,我有画家朋友在这里开工作室,一幢别墅上千万啊。
那你也去买一幢。我笑着说。
我买不起。她笑着说。
我们欣赏艺术,但最后还是会回到生活,金钱是其中一个重要考量标准。
看一个艺术展,顺便也了解一下艺术与生活简单点就是金钱的关系,也挺好。这也正如徐冰所说,“你生活在哪,就面对哪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
普通人发现问题可能浅尝辄止,转瞬即逝,但是一个严肃的艺术家会对准这个点潜心钻研,然后创作,把他自己对于世界的观察、思考通过作品表达出来,他的敏感、犀利、尖锐、批判性透过他的作品对人说话,激发人们对于社会现象对于文化的思考。哪怕有误读,或者理解不够深透,但是,它一定会在他人的心中留下一些什么。
就像这个晚上,我来野芷湖西路16号的合美术馆,看一场展,虽然囫囵吞枣,但也收获多多。
披着夜色回家,看到身边的车流、灯火,已近十点,城市的夜晚仍然如此喧嚣,但最终会归于宁静,再迎来新的一天。
周而复始。
于这周而复始中,在某一天晚上,在这里停下脚步,静静地看,静静的听,静静地想,真的很好。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