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小泽征尔、村上春树合著。村上春树和小泽征尔相识多年,在一次关于音乐的长聊之后,村上想:“这么有趣的故事,我自己一个人留着好吗?可以的话,希望能变成文字留下来,让别人也能读到。”之后,两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多次对谈,共同完成了这本书。
《鸭川六景》,万城目学著。《鸭川小鬼》番外篇,主角还是那些被选中参加荷尔摩(horumo)的年轻人。荷尔摩是一种参赛队(来自京都的四所大学,分别是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各自驱动一千只小鬼进行的战争游戏,已经传承了五百年。因为荷尔摩,这些年轻人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青春。
《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廖信忠著。久违的《我们台湾这些年》第二弹。廖信忠从1944年写起,用13个台湾人的故事,串起这60多年来的两岸关系史。两岸看似互不相干,其实每当大陆有重大事件发生,都会微妙地影响台湾百姓的生活。最后用这句话结束:海峡可以很远,但是心可以非常非常近……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著。“我也写诗,写过一句:‘岁月,銼礁石成砚台。’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磨细了,也做一方砚,如何?兴到,就用狼毫,把这仇人撩得痒痒的。痒痒的,偏不能搔。不过,怕仇家一闭眼真如灯灭,趁没死透,先撩他们一下也是有的。”这么“凶残”的书名!有爱!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张佳玮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着个虚无缥缈,只有自己珍之藏之的梦想。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梦想,并非破灭,而是被推迟,被当作冰箱里的隔夜咖喱,酒柜里的庆祝香槟,‘非得到那一天才能享用……我们得等到那天’。”孤独的人更要吃饱,吃是最高的治愈。
《趣味生活小史》,栗月静著。粉色并不是女性的专利,它还一度是贵族男性的颜色;婚纱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白色的;人们精心设计自家的厨房,却不是用来做饭而是显示品位,这就是所谓“反烹饪”;为什么在欧洲简单计时器发展成精密的仪器而在中国却不行……适合那些凡事都要问个问什么的读者。
《台湾舌头》,焦桐著。“欲培养饮食的审美能力,甚或心灵的自由,必须先释放味觉。我总觉得舌头的阶级性非常分明,等而下之的舌头通常用来打口水战、呼口号,高尚的舌头用来赞美神,最高级的舌头则用来接吻、品味美酒佳肴。”焦桐“台湾味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仍然是献给食物的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