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推荐语:《历史的细节》,杜君立著。 “失了一颗马蹄钉,丢了一个马蹄铁;丢了一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这一串说的是英王理查三世的故事。历史由无数细节编织而成,而作者是从马镫、轮子这些东西切入的。via
新周刊推荐语:《我是卖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小津安二郎著。小津特有的“榻榻米角度”被誉为一种”小津美学“,但他在书中解释,最初是因为制作成本不够,“地板上到处是电线,所以干脆不拍地板,将摄影机朝上”,如此而已。他把自己比做”卖豆腐“的,就专心把豆腐做好,无法拍出不同的东西。via
新周刊推荐语:《古拉格:一部历史》,安妮·阿普尔鲍姆著。“对不同社会如何把邻居和同胞从人变成物知道得越清楚,我们就对导致每一次大规模迫害和大规模屠杀的特定环境了解得越充分,就对我们自己人性的阴暗面洞察得越透彻。”但是,正如止庵所说,人们未必真的愿意面对世界,或者真的愿意面对自己。via
新周刊推荐语:《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罗贝托·波拉尼奥著。14个短篇,主人公大多是智利流亡者“B”和他的同代人——不再年轻,开始接受理想破灭的事实。其中一篇的主人公是前诗人恩里克·马丁,他说地球人其实是外星人,是被放逐到地球上的流亡者。最后他上吊自杀,B说他的自杀像是返回母星的车票。via
新周刊推荐语:《差分机》,威廉·吉布森、布鲁斯·斯特林著。整部小说基于一个假设: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成功制造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差分机。信息技术革命在19世纪提前爆发,历史也因此被改写:拜伦成了工业激进党的领袖,最终成为英国首相;济慈也不再写诗,改行当了“影像程式设计师”;美国没有统一……via
新周刊推荐语:《当我养2只狗时,我还养了2只猫》,罗尘著。“生活慢慢的沉了下来,春天快到了。我每天读四个小时书,看一张碟;每周踢一场球,打两场斯诺克;每天准点喂狗、喂猫、喂鱼、喂乌龟;再过一周,就该翻土了,今年要种点什么呢?”两只狗、两只猫和一个大龄男青年在北京郊区农家小院的生活。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