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 舒
排版 | 南 秋
《世说新语》有句话: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意思是,谢安非常推崇褚季野,曾经这样称赞道:“褚季野虽然不经常说话,但春夏秋冬四季的寒温冷热,全都装在了胸中。”
这是东晋名士谢安夸奖当时的征北大将军褚季野的话。说褚季野这个人话少而内心通透,能够看清世事。
其实不止谢安这样评价褚季野,有一个叫桓彝的人也说“褚季野皮里阳秋。”意思是褚季野口头上虽然不评论别人的是非对错,但他肚子里却藏着一部《春秋》,自有是非褒贬的标准。
生活中,我们大都有自己的思想见解,也不愿意错过任何可以发表见解的场合机会,但其实很多时候,说不说自己的意见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不过是图口舌之快。
适当地保持沉默,或者话说的晚一点、慢一些,才是明智之举。
1
适当的“闭嘴”,避免祸从口出。
《艾子后语》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赵国有一个方士好讲大话,他自称自己已经活了几千年了,见过伏羲、女娲、神农、蚩尤、仓颉、尧、舜、禹、汤等上古神仙。
有一天,赵王从马上摔下来,伤得不轻。医生说,需要千年以上的血才能治愈,于是赵王就命令把方士杀了取血。吓得方士赶紧澄清自己是吹牛,但是赵王不信他,认为他是为了保命而撒谎,还是把他杀了。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个人就是因为说话太玄,子虚乌有,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还记得那个因在班级群里晒女儿的清华录取通知书被踢出群的郭兰吗?起初,别人在群里都不怎么说话,只有她每天都会在群里自言自语,发一些自己的生活照,发女儿认真学习的照片,有时候甚至还把女儿的笔记发到群里。
在女儿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她更是在第一时间把录取通知书晒到了自己的班级群,并且还非常骄傲地发了一段话:“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是大气。”
本来就对郭兰一忍再忍的同学们,至此都不愿意再回复她了。尤其是郭兰的班长,他的儿子今年也参加高考,但是却没有考上好的大学,本来心情就很低落,看到郭兰每天发这些东西,他实在是忍无可忍了,直接把她踢出群并删除好友。
这是网络时代另一种形式的祸从口出。郭兰在发那些照片和通知书的同时,表现出极强的优越感,想的也只是炫耀自己的女儿有多优秀,丝毫没有考虑到群里其他同学的感受。
庄子《人间世》一篇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夫言者,风波也!”
一句话说不对,人与人之间就出问题,引发风波。郭兰错就错在把同学群当成了家庭群,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至于触犯众怒、被踢出群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适当的“闭嘴”,才能避免祸从口出,得罪他人。
2
讷言,更有利于平心静气地思考。
想起老家的邻居刘婶。刘婶在老伴去世后,一直跟儿子儿媳一起住,顺便帮他们照顾孩子,做点家务等。大家知道,婆媳关系向来微妙,不在一起还会发生矛盾,更何况天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可刘婶和媳妇相处的相当好,从未因家庭琐事脸红过。闲聊时我问刘婶其中的秘诀,刘婶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我就掌握一点,和媳妇住在一起少说话。”
“少说话?”刘婶见我疑惑不解,就进一步解释说:“就是不该管的不管,比如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老人和年轻的看法不一样,说多无益;再就是生意上的事,收入多少啦等等,我也从不过问。”
原来如此。少说话,是婆媳之间避免摩擦、和谐相处的法宝。许多有文化有知识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而自幼生活在农村、大字不识的刘婶却深谙此道。
在刚刚结束的《主持人大赛》第七场中,针对新闻类选手崔爽表达不流畅的问题,康辉评委的点评是:“可能你有点着急,着急会使你语言的状态不够从容,语速太快了。通常语速很快的时候,你的嘴就会跑到你的思维的前面。”
康辉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很多时候,我们生怕自己说的慢会给人留下愚笨、呆板等印象,会不自觉地加快语速,殊不知越快越容易出纰漏,真是得不偿失。
事缓则圆。而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说话应该慢一点,边思考边表达,这样说出的话才能更加从容、顺畅。
3
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古语云: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水越深,水流越是平缓,水面上虽然风起浪大,沉在深处的水还会保持着缓慢的速度;有修养的人说话都是慢悠悠的,且不轻易表态,不轻易下定论,谨言慎行,说出的话犹如良药,可以医人。
孔子也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言"是忍而少言,忍而慢言。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遇事只有少言、慢言,才会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也才能由此分辨出哪些话是听都不要听的,那些话需要象征性地应付,哪些话是真正有利于自身的。分析判断以后,再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正确的表达也不迟。
不急于表现自己,不与他人争一时之高下,是一种低调的聪明,更是高情商的表现,愿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留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随波逐流,更不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