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语微笑
六一到了,年轻妈妈们在微信上晒娃,大多是去参加文艺演出,郊游。我便想起当年,我陪女儿过六一的情景,请半天假到她所在的幼儿园,看她们表演节目,在一群娃娃堆里,寻找自己的孩子,看她跟小伙伴们一起唱跳笑闹,我的目光不离她左右。待结束,带她回家,她手上捧着幼儿园发的礼物,一派欢欣。
这张照片,就是某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所拍,单位组织员工带自己的孩子到东湖海洋公园玩,我给女儿和我的三个同事的孩子一起在大贝壳前合影。当年稚气可爱的小女孩小男孩,现在都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与英俊少年,不知道他们还记不记得那一天的情景。
好留恋那个时候,孩子还小,我们且年轻。
正是那些年,因为在一份心理类杂志工作,听心理学界的朋友讲了太多关于童年影响人一生的道理、案例,对于童年这个时段会特别关注,我自己也梳理了自己的童年,收获良多。而在日常阅读中,也对描写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小说关注较多。
好了,今天就给已经告别了童年很久的大人们推荐几本我看过觉得不错的有关童年的书吧。我觉得,人的成长既来自于前行,也需要回望,在回望中可以找到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自己的线索与原因,而这,是可以为我们当好父母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以及做更好的自己,积蓄一些力量的。
不要以为我们是大人了,就真的永远告别了童年,有的时候,是可以回去看看的,比如说,像我这样,通过看别人的书,找自己的感觉。
好了,书单如下——
国内的:
个人认为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是可以当作成长小说看的。谢学军的《腰门》、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当然值得推荐。
虽然是小说,当然或多或少的虚构,但肯定有写作者自己的童年体验作为垫底的。不过还是不及那些自传体小说来得扎实,所以,当我某一天看到虹影的《饥饿的女儿》,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终于有一个人能这样直面审视坦然剖析自己,我把它归之为童年自传体小说。
好的童年自传体小说其实很多,相较纯虚构小说,我更喜欢前者。
日本作家黑彻柳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岛田洋七的《佐贺的超级阿嬷》,读起来比较轻松,体例上也很相似,都是一些短篇的集合,一则一则的小故事读起来更有趣味性。特别记得《佐贺的超级阿嬷》里面有一句外婆的名言,“你一笑,你身边的人也跟着笑了。”
《我亲爱的甜橙树》是巴西作家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在自己48岁时用12天一气呵成写出的,它既写生活中的苦难,但也写生活中的温暖。苦难童年总会有一个拯救者出现,“亲爱的老葡”就是写作者生命中的那个重要他人,他给了作者童年生活里的一丝温柔,让他笃信,没有温柔的生活毫无意义。
英国作家洛瑞.李的《罗西与苹果酒》也是书写童年的经典作品,在他45岁出版。它从一个孩子记忆的起点开始,他们搬家时的一辆手推车开始,然后写到他的姐姐出嫁。这是一个奇特的家庭,孩子一个一个地出生,孩子们的父亲却很少在这个家里露面,但是这些孩子仍然似植物一样地顽强地成长着,从童年走向青春期,“女孩们出现,成为一种深刻的忧伤”。最后,姐姐们出嫁,童年就此结束了。
《安琪拉的灰烬》则是美国作家弗兰克.迈考特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记录的是一个悲惨的童年,作者说“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总奇怪自己竟然活下来了”。酗酒的父亲,无奈的母亲,肮脏的生活环境,动荡的时局,饥饿、失业、疾病与死亡、争吵……这样一个看似悲惨的童年,却让他念念不忘,最后,在他66岁时完成了对这一切的书写,一个苦难童年成全了这样的一本书。
去年四月的一天,在武汉开往北京的高铁上,我看完了一本薄薄的书,法国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的《童年》,这位法国新小说派的先驱在自己81岁高龄时完成了一部自传回忆录,她和自己的童年对话,撷取那些记忆中的片断:去父亲的新家,第一次看到父亲的女友,妹妹的出生,母亲来看她,对母亲的回忆,她去爷爷奶奶家,父亲的办公室,母亲的新男友……一个又一个人出现在她身边,带给她的感受模糊或者是确切,夹杂着回忆者书写时的审视与质疑,甚至一丝调侃。作者在现实与记忆中一次次的穿越,现在与过去进行内心的对话,文字灵动、跳跃,细腻、深刻。她的回忆戛然中止于她去上中学的这一天——她的继母把她送上开往学校的电车。这本书给与我一次独特的阅读体验。
其实,书架上还有一本有关童年的书,我买回后翻了一下,没有潜心看完,好吧,我承认我是个标题党,《童年之死》这个书名也许是我买下它的原因之一,当然,它有一个温和而理性的副标题“在电子媒体时代成长的儿童”。好吧,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作者是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大卫.帕金翰,探讨的是在当下电子媒体时代,信息对于当年童年的塑造与摧残。作者涉猎广泛,考据充分,做学问的人可以看看。
其实,童年不死,只是每个人的童年不一样罢了。
申明:"茶语微笑"公众号所有文字与图片除特别注明外皆为绿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