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晏耀飞
从昨天开始,上海17岁少年跳桥的消息就刷屏了。事发地点是上海卢浦桥,时间为4月17号晚。
新闻中说,男孩年仅17岁,上海人,是某职高的学生,之所以跳桥,是因为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而他的母亲在接他回家的路上,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两人似乎发生了争吵,男孩一气之下跳桥身亡。
据说抖音上有男孩跳桥的视频,我没看到,但在网络上看到了两张动图,大概还原了细节。
第一张动图中,一辆白色的车停在大桥上,一个穿灰色丝袜的女子(男孩的妈妈)敲击着后座的车窗,车窗并没有打开,于是她又回到了前座。
第二张动图中,男孩突然打开后座车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向大桥边缘,毫不犹豫地翻身跳下了大桥护栏。他的母亲试图抓住他,但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在自己面前消失在自己的面前。
第三张动图中,女子用手拍打着地面,痛苦不已。可是,泪水却挽回不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男孩在桥下的绿化带里被找到,120到达现场时确认,他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这注定又是一个悲剧!
无论如何,男孩因为一时冲动,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而这位母亲今后的人生,恐怕也很难摆脱痛失爱子的痛苦与悔恨。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们并不知道男孩跳桥前发生了什么,但可以想见的是,他应该是和母亲发生了相当激烈的争执,如若不然,母亲也不会在车流如梭的大桥上把车停下来。
我并不好评价整个事件中孰对孰错,可我唯一不能理解的是,那位母亲,为什么要把车停在车况如此复杂的高架桥上?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情,一切回家再说都来得及,把车停在高架上,即使儿子不跳桥,难道不担心发生交通事故吗?毋庸置疑,那位母亲,在做将车停下的决定时,情绪就已经吞噬了理智。
其实说来说去,这是一场由沟通酿成的悲剧。
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都那么热衷于批评自己的子女,而不是好好沟通。
批评是什么呢?是居高临下的审判,是自以为是的指责,是对对方毫无顾忌的否定。父母批评子女的根源,在于他们认为自己是权威,他们在用自己的标准去裁定孩子的人生,而不是把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交流。
一个现实是,很多父母,无论多大年纪,似乎都无法成为合格的父母。他们总在想孩子是不是给自己闯祸了,制造麻烦了,他怎么这么混蛋,我要纠正他!却并没有设身处地去考虑孩子的感受。
这让我想到了电影《狗十三》,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天真的,有个性的小女孩,是如何被父亲“驯化“成”乖巧懂事“圆滑世故的成年人的。在”驯化“女儿的过程中,父亲可谓软硬兼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过,骂过,最后,甚至不惜诉诸于暴力。这位父亲和现实中很多父母一样,都想把孩子整齐划一地按照某个模板塑造成什么样子,却并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孩子的需求,他们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复制品在一刀一刀雕刻,而并没有把他们当作独立个体去尊重。
从小,教科书就告诉我们,家,是温暖的港湾,哪怕在外面的世界撞得头破血流,父母永远是坚强的后盾。这样的说辞企图告诉我们,父母是人生最后的防火墙,但现实是,很多父母,却不知不觉成了孩子的“催命符”。
就像这个17岁的跳桥少年,本来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感觉就已经够糟糕了,想必在学校也接受了老师的批评教育,情绪已经非常负面。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批评吗?当然不是,他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关怀,是抚慰,是有人能告诉他“没事的,你其实并没那么糟糕”,然后才是帮他梳理他在这件事中是否做错了。
你可以想象,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这一天在学校经历了和同学的矛盾,同学对他表露了敌意;经受了老师的批评,也对他进行了否定;然后见到了最亲近的人,亲近的人再一次论证他是错的,再一次认证他是个混球,他会不会觉得全世界都在与自己为敌?他能不情绪激动?能不绝望失望?
我不是说,孩子有错不可以纠正,而是说,纠正的方式不能太过简单粗暴,因为简单粗暴的否定与批评,带来的不会是正确的价值观,只会是伤害与敌意。
我听过太多人说过同一句话:“父母,是第一个让我想到去死的人。”
父母代表的不是依靠和爱吗?为什么会让人想到毁灭与死亡?
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是“为你好”,所以骂你是“为你好“,你犯错时打你也是”为你好“,他们本着“为你好”的宗旨,却罔顾你是个需要尊重的人。很多时候他们愿意对陌生人轻声细语,却对你恶语相向。
中国有句老话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很多父母都记住了这句话,然而他们却忘了另外一句话: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做父母的,如何和孩子沟通才算是好的沟通呢?
电影《完美陌生人》里有一个桥段我认为算是一个经典的案例,电影中,一个还在上学的女孩晚上和男朋友在一起,男友邀请她去他家过夜(你懂的)。女孩打电话给她父亲,她父亲并没有直接替她做决定,更没有责备她,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不要因为他不高兴而去他家,这不该是唯一的理由,而且你别指望我有多支持你去。但我要说的就是,这是你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是你要铭记一生的事情……”
可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父亲却把女儿打到骨折!!!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去年的一个新闻吧,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和男同学开房,被父亲打到骨折!
如何好好和孩子沟通,其实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好好说话,不仅是陌生人之间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也应该是家人之间的基本准则,做父母的,更多的时候,应该考虑的并不是让孩子成为谁谁谁,而是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父母,就算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至少至少,不要成为第一个让孩子想到去死的人。
最后送给成长中的孩子们一句话吧,如果你有一个糟糕的父母,最好的摆脱他们的方式,不是死亡,而是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