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苏洵:没有文凭,我也可以成为人生赢家

时间:2020-10-18 15:55:46    来源: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仓央嘉措的忧伤

01

宋仁宗至和二年,益州府,知州老爷张方平正在翻阅一个人的简历。

姓名:苏洵

性别:男

户籍:眉山

文凭:无

职称:无

社会关系:祖上三代皆在家务农,无功名

.......

张方平是去年被派到成都担任市委书记的,刚一上任,就下发了红头文件:

寻找民间贤能人士,共同建设大宋特色封建主义社会。

没多久,属下就给他汇报:

眉山县修文乡有个叫苏洵的老头,是个人才。

然而看着苏洵的简历,张方平一个劲儿直摇头。

“没有文凭,没有背景,没有工作,白丁一个,这样的人也配叫做人才?”张方平冷冷地看着下属。

“老爷,苏洵呈递上来给您的几篇论文,先看看再下结论不迟。”下属抱着一摞资料放在办公桌上,只见论文封皮上写着《几策》、《衡论》、《权书》、《洪范论》。

“哟,大学没考上,自己还想发布论文了,只怕是半灌水响叮当喔。”张方平笑着戴上了老花镜,翻起了论文。

没想到越看,眉头锁得越紧,一转眼已经过了三个时辰。

“只怕是工作要遭除脱了哟”,下属的额头慢慢开始冒冷汗。

“啪”的一声,论文被合上了。

“左丘明《国语》、司马迁善叙事、贾谊之明王道,苏洵的文章,竟然兼具这三位大家的风格!”

“这样的人才,你为什么不早点给我推荐?快,给我请到府上来!”

苏洵就这样来成都了,这是一位看起来比较沉静的大叔,衣着朴素,相貌平平。

然而这个一介布衣的大叔,在跟张方平的谈话中,不卑不亢,泰然若定,更重要的事,他的“博学恰闻”深深折服了为官已经二十年的市委书记。

从此,张府给苏洵特设一专座,两人时常一起摆龙门阵,纵论古今治乱,品评一时人物,好不快活。

“苏老弟,前段时间我向朝廷推荐你来成都教育部任职,没想到朝廷迟迟没有批复。这样吧,我给你写了封推荐信,你去见见我的兄弟伙雷简夫,他也是个爱才之人,一定会给你扎起的!”

于是苏洵又来到了雅州,拜访了雅安市委书记雷简夫。

在看完苏洵的文章之后,雷书记有好一阵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岂只是西南地区的俊杰,这特么应该是天下的奇才啊!”(岂惟西南之秀,乃天下之奇才耳

雷书记好不容易憋出来的一句话差点把天花板都掀翻了。

“我的兄弟伙张方平太不够意思了,苏老弟,以你的才能,成都教育部配不上你你知道吗?”雷书记抓住苏洵就是一阵剧烈的摇晃。

用之则为帝王师,不用则幽谷一叟耳。区区成都学官怎么能尽展你的才华!”

话音刚落,雷书记就展开纸笔,准备给当朝宰相韩琦、文坛领袖欧阳修写推荐信了。

47岁的苏洵回到家中,开始收拾东西。

“老爸,老爸,我们去哪儿呀?”身后两位稚嫩的少年开口问道。

“跟老汉一起去京师,博得功名,攫取天子之爵禄!”

原本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应该“知天命”的苏洵,突然感到,心中那一团已经熄灭了30年的火焰,突然燃烧了起来。

02

宋仁宗嘉佑二年,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成绩放榜了。

“报~~苏轼、苏辙兄弟同科进士及第,喜报啊老爷!”

苏洵人生中的高光时刻,终于到来。

自嘉佑元年进京以来,短短的一年时间,老苏、大苏、小苏的文章刷爆了京城头条,篇篇文章都是“10w+”,引得公卿士大夫纷纷“点赞+转发”,粉丝遍地,三苏父子已经名动京师,成为国民网红。

当时的大V对苏洵文章是这样评价的:

贾谊不能过也。(大宋国务院总理韩琦)

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大宋作家协会会长欧阳修)

如大云之出于山,忽布无方,倏散无余,如大川之滔滔,东至于海源。(成都市委书记张方平)

一时之间,苏洵身为国务院总理韩琦座上客,出入达官贵人宴会之间,王公大人们争相求见,而他此时,不过只是一介布衣而已。

“老爷,听闻殿试后皇帝说,钦点苏轼、苏辙中榜,是为子孙得两宰相之才,大喜啊!”

“哈哈哈.......”苏洵仰天大笑道: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回想自己数十年如一日寒窗苦读,屡考屡败,无一功名,没想一个“布衣”学渣却教出了两个“宰相”学霸

看到两儿少年得志,想到自己即将大器晚成,苏洵踌躇满志。

看来,漫漫历史长河,也终将留下我“苏洵”之名吧!

“报~不好了老爷......家里传来消息,程夫人她.......病逝了.......”

“你说什么?”苏洵的声音突然撕裂,眼中已簌簌落下泪来。

03

父子三人离家虽然仅仅一年,由于没有成年男子看管,家中已是“屋庐倒坏”、“篱落破漏”,一篇破败之景。

而且,少了一个人,一个苏洵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与子相好,相期百年。不知中道,弃我而去。

嗟予老矣,四海一身。自子之逝,内失良朋。”

说好一起到白头,你却为何忍心半途离我而去?

一念到此,苏洵就肝肠寸断,五脏俱焚。

“亲爱的,我这辈子就住在这老房子里,与你的魂魄相守。等着我吧,我已是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没多久就与你相见了。”(我归旧庐,无不改移;魂兮未泯,不日来归。

49岁的苏洵,在这一刻是这么的孤独,哭的像个孩子。

而记忆突然展开,像铁轨一样长.......

她是18岁嫁给他的,那时候,他19岁。

刚刚嫁到苏家的程夫人还没来得及从婚礼的喜悦回过神来,正是羞颜未开、情窦初开的时候,原本怀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满满憧憬,却突然发现:

我竟然嫁给了一个不回家的男人。

新婚的苏洵,生活状态是这样的: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苏洵自上一年“高考落榜”之后,就抛下了课本,整日与一群社会青年、狐朋好友相约在一起,鲜衣怒马、裘马轻狂,大唱着“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是的,19岁的苏洵,游荡不学、放浪形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子

更何况,程、苏两家差距很大

程氏富而苏氏极贫”——程夫人的祖父是地方检察官(录事参军),父亲是最高法院副院长(大理寺丞),而苏家“三世皆不显”。

然而,由巨富程家嫁到贫寒苏家的程夫人,却“孝恭勤俭”,毫无傲慢或不满之状,赢得苏氏族人交口称赞。

曾经有人悄悄对程夫人说:

“夫人啊,你娘家完全不缺钱,就凭父母对你的喜爱,只要你说一声,求他们资助一下,肯定不会不答应的啊。你说你为什么非要整天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却一句话都不说呢?”

“当然。我只要给父亲发条微信,估计娘家立马就转账过来了,这也不是不可以。”程夫人微微一笑,突然正色道。“可万一这事儿传出去,让大家笑话我老公苏洵,说他靠人资助才能养活老婆,岂不是太丢他的脸了啊!”

嫁给一个没钱的男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嫁个一个尽管知道自己没钱却还没有上进心的男人。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们的家里并没有矿啊。程夫人忧心忡忡,整日“耿耿不乐”,但却仍然一言不发。

因为,为苏洵前途忧虑的,还有七大姑八大姨门。

“怎么不高考了呢?”

“为什么整天在外瞎晃呢?”

“啥时候要孩子啊?奶粉钱攒够了吗?”

面对亲朋好友们的“七嘴八舌”,苏洵表示呵呵哒,依旧我行我素、不务正业。

苏洵前头还有两个哥哥,苏淡和苏涣,都曾经高中进士,尤其是二哥苏涣中榜之日,“乡人嗟叹,观者塞途”,眉山的年轻人都不再整天泡茶馆打麻将,而是沉迷于学习不可自拔,“及之后,眉山之学者多至千余人,盖自苏涣始”。

然而最放心的那个人,竟然是苏洵他爹,苏序。

孩子不爱学习整天在外面瞎玩儿,你这个做爹的怎么不管管?快把苏洵逮回来,给他买教辅、报辅导班啊!

然而,苏序的反应竟然是:“纵而不问”、“笑而不答”,最多就是淡淡地回一句“非尔所知也”,堪称史上最淡定老爹。

我去,苏洵是你亲生的吗?亲戚朋友们直摇头。完了,这个孩子要废了。

然而,奇迹最终还是发生了。

宋仁宗景佑二年,27岁的苏洵,突然对程夫人说:

“我觉得,自己从现在重新开始读书,还行。可是家里负担这么重,没人来经营,这太浪费时间了。夫人,请问你怎么看?”

“我早想说你了,但我一直没说。如果你是因为我的原因而读书,那就算了。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你如果不想读,我永远一句话也不会说。”

程夫人心潮起伏,为这一天,她已经等了整整八年。

“今天你既然这样说了,那我告诉你,家里的事你就甭管了,全由我来照应,你就安安生生地读书吧。”

你负责好好学习,我负责赚钱养家。

程夫人拿出娘家带来的珠宝首饰,全部卖掉,来经营家业,没过几年,苏家就脱贫致富奔小康。

从这一天开始,苏洵把微信签名改成了“高考改变命运”,拉黑了从前的狐朋狗友,一心只读圣贤书。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04

然而,命运依然给了苏洵两记重拳。

两年后,第二次考进士,不中;

又过了八年,应试制科,不中。

从18岁到37岁,几乎整整二十年间,苏洵参加高考三次,都落榜了。

如果让苏洵总结一下他的前半生,估计他会这样写:

《年轻人不可不看之高考的十大陷阱,血泪总结》;

《高考不得不承受之痛,没有人比我更懂》;

《我的前半生,不是在准备高考,就是在去高考的路上》;

《最怕你胸怀大志,却还碌碌无为》......

“年轻人,不要灰心,俗话说得好,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呢。继续努力,大不了重头再来嘛。”

37岁的苏洵,却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哥我不考了!

他翻出自己二十年间写的作文,都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的声律、记问之学而赶鸭子上架写出来的。这时候才蓦然发觉,应试作文肤浅可笑、结构散乱,自己看着都脸红。

于是,他一把火把这数百篇应试文章,统统烧掉了。

“人固有才智奇绝,而不能为章句、名数、声律之学者,又有不幸而不为者。苟一以进士、制策,是使奇才绝智有时而穷也。”

我已经花了20年时间应付科举,不能再用剩下的浪费在考试上了。我要自由地读书,自由地写作,做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和文章家。

他放下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和《八股文速成宝典》,捧起了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自由的思维跨越千年、魂交古人,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

就这样,“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苏洵闭门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读过的万卷诗书,走过的天下奇山川,在胸中孕育、发酵.......

“夫人,拿笔来。”苏洵终于憋不住了。

于是,厚积薄发、下笔万言,一发不可收拾。

好文章不是挤出来的,而是涌出来的!

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考生苏洵,而是为自己写作的苏洵。

好的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才能迎得来繁华。

05

“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

很多年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在苏洵闭关十年苦读的日子里,他只做了两件事:

一是让自己位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是培养两个儿子,奠定了日后跻身唐宋八大家的基础。

是的,一门三父子,就占据了唐宋八大家的半壁江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苏洵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的老爸,没有之一!

苏洵的育儿经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一是严格要求,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苏洵的指导之下,苏轼、苏辙两兄弟并不拘泥于教材教辅,而是饱读了经、史、百家之书。

这段时光给两兄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

苏辙的回忆是带着愉悦和欢快的:

“惟我与兄,出处皆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再祭亡兄端明文》)

而苏轼的回忆,却带着一丝紧张和忐忑: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大意是说:

梦回童年,嘻戏玩耍好不开心。玩着玩着才猛然想起按照学习计划,今天应该把整部《春秋》读完,结果只顾着刷抖音才读到恒公、庄公的部分,老爸苏洵马上就要来突击检查。吓得我提心吊胆,坐立不安,夜半惊醒,仍然觉得自己像一条上了钩的鱼。

关键是这首诗是苏轼六十多岁贬谪海南写的啊。

这把年纪了,还梦见老爸苏洵督促读书的时光,童年的勤学苦读到底给苏轼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阴影”哇!

难怪人家苏轼保持了终身学习的习惯,贬谪黄州的时候还不忘每天做功课,甚至抄《汉书》(八十万字)达三遍,这可是当年老爹苏洵布置的作业啊。

你只看到了苏轼苏辙惊人的天赋,却不知道老爸苏洵培养的终身学习习惯。

二是交流讨论,锻炼孩子独立的思考能力。

苏洵从来不相信世界上只有一种标准答案,每天读完书,都要与孩子们共同探讨古今的成败得失,各种思维的火花在一起激烈的碰撞,其乐融融。

在两个孩子还不满十岁的时候,苏洵就开始布置课题作业,让孩子点评先贤经典,苏轼做出了《春秋论》,苏辙做出了《孟子解》、《论语略解》。

这在今天看来,相当于让小学生独立思考,写大学论文,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素质教育啊。

苏洵曾给苏轼布置过一篇人物点评命题作文——《夏侯太初论》。

苏轼竟然写出了这样的句子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峰虿。

意思是说,一个勇敢的人,有勇气摔碎价值连城的美玉,却可能被瓦盆的破裂声吓一大跳;能敢于和猛虎搏击,去可能被小蜜蜂蛰一下就惨然失色。

这句话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说明人们可能经得过大风大浪,却可能在小阴沟里翻船。

这时候的苏轼,仅仅十来岁啊!

你只看到了苏轼苏辙过人的见识,却不知道老爸苏洵锻炼的独立的思考能力。

三是品德教育,塑造孩子正确的三观价值。

关于读书、作文的目的,苏洵是这样教导两个儿子的:

“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闻焉。”

孩子们,读书首先是为了治国安民,同时也是为了修身养心。即使不为当世所用,也要著书立说,传之后世,方可无愧于此生。

后来,苏轼、苏辙两兄弟都做到了:

居庙堂之高,则认真工作,抱国安民;

处江湖之远,则著书立说,传之后世!

你只看到了苏轼苏辙超人的胆魄,却不知道老爸苏洵塑造的正能量三观。

07

时间推进到宋仁宗嘉佑三年,这是程夫人去世后的第二年,苏洵赋闲在家。

“报~老爷,听雷书记说,朝廷不日即有召命,将召老爷入京试策论于舍人院,定有重用,大喜啊老爷!”

考虑到苏洵还没有学历,朝廷专门为苏洵举办了一场自主招生考试。

仆人喜气洋洋,沉寂一年的苏家,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不去,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苏洵竟然拍起了桌子,咆哮道。

自前年进京以来,王公大人一边把我吹得上了天,一边却依旧不肯用我。

现在我都五十岁了,还让我奔赴万里去参加什么考试,岂不让天下人笑话吗?

我的论文发得都可以评教授了,你们还让我考本科!

“自以闲居田野之中,鱼稻蔬笋之资,足以养生自乐,俯仰世俗之间,窃观当世之太平。其文章议论,亦可以自足于一世。”

爷不陪你们玩儿了!

“我本来是田间的一个匹夫老儿,以陛下的圣贤之资,手下又有公卿士大夫这么多贤能人士,有没有我苏洵,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在给宋仁宗的回信里,苏洵满腹牢骚。

写着写着,突然又收不住了,毕竟自己是个有志于天下的人,于是洋洋洒洒,给皇帝提了十条建议:强化激励机制、取消父死子继官僚制度、严格官员KPI考核制度.......

你可以决定我的功名,却无法左右我的一颗拳拳报国之心!

最终,苏洵没有参加考试,朝廷还是给了他一个官职:

秘书省试教书郎。

其实就是国家图书馆管理员,注意了,还有一个“试”,意思是这个九品管理员,还是试用期,助理级的。

这就让苏洵很不爽了,都说冗官冗吏是当今朝廷的弊病,但也不至于就单单多余我一个人吧,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就给我九品芝麻官打发我?

嘉佑六年,文化寺(文化部)要修撰一部《礼书》,才让苏洵做了霸州文安县办公室专责(主簿),成为编委会主要人员。

这次官职终于有了提升,不过很尴尬,从九品仅仅提到了八品。

四年之后宋英宗治平二年,《礼书》百卷顺利修撰完成,皇帝很满意,给苏洵发了一笔奖金。

57岁的苏洵很高兴,在参加国务院总理韩琦的宴会上,开怀畅饮,并赋诗一首: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里来。

最愁苦的日子应该过去了吧,接下来,为了报国安民,实现胸中抱负,再接再厉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宝刀不老,壮心不已。

哈哈哈哈......苏洵仰天大笑。

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年之后,苏洵卒于京师,终年58岁。

天下震动,“自天子、辅臣至闾巷之士兵,皆闻而哀之”。

宋英宗诏赐银绢,韩琦赠银三百两,欧阳修赠银二百两。

“谢谢领导,你们的心意,我都领了”。

但我觉得父亲现在最需要的,是朝廷应该给予他的尊重和肯定。”

苏轼椎心泣血,泪流满面,因为他想起父亲这坎坷的一生:

前半生困于考场,二十年三次考试落榜;

后半生困于职场,年五十才做九品小官。

“爸爸,你这辈子太不容易了。”苏轼泣不成声。

08

朝廷终于追封苏洵光禄寺丞,正六品官职。

这重要吗?

这不重要!

“年二十七,始发愤;年五十,方九品。”

那又如何呢?

苏洵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师从任何名师,没有考取文凭学历,但他却中年奋发,自学成才,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励志榜样,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老爸,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位没有进士功名的大师,一手打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苏氏豪门。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苏洵,宋代文学史、思想史、教育史,乃至历史,会是多么黯然失色。

“谓公为寿,不登六十;谓公为夭,百世不亡!”

关于苏洵,如果只能记住一点,那么就请记下《三字经》里的这句话吧: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其实我们与苏洵相差的,只是一颗恒心。

作者简介

最萌佛系少年,(公众号:最萌老司基,ID:zmtzlsj),最萌90后,爱历史,好读书,不务正业文艺工科男。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