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我曾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当初备战考研的经历。
有读者看到后,就会发私信向我咨询些复习经验之类的事情。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
读者问:你文章中说自己基本没做过笔记,只是不停地看书,而且还从没去过自习室,最后专业课还拿了高分,是真的吗?
我答:确实是这样。
读者感叹:啊,那你好厉害啊,看来你很有天分,要知道,好多人在自习室从凌晨泡到午夜,笔记做了一大摞,不知比你辛苦多少,都得不到好结果嘞。
这番称赞我听得很受用,嘴上回哪里哪里,心中也在阵阵嘀咕:哇,看来我真的天赋异禀。
冷静下来后想想才发现,这件事取得好结果的原因并非是我比别人更聪明,反倒是我更努力。
是的,就是那种躺在床上,不去自习室,不做笔记的努力。
你可能不太理解:你这明明是懒惰的表现啊,你的勤奋值肯定没有那些在自习室做笔记的人高,怎还敢妄称自己更努力呢?
是这样:
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我比谁都“正经”,我光是做笔记的本子就预备了二十多本,还顺便给自己灌了上百碗鸡汤,每天早晨起来,都不忘对着镜子来个大大的微笑。
仅仅用了一个月,我就做完了两大本子的笔记,自习室距离寝室遥远,我每天早起晚归,勤奋得不得了。
然后有一天,老四说想考考我。
我瞬间拒绝,说实话,我当时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拒绝。
他坚持要考考我,并允诺只提问我复习过的知识点,我面红耳赤地答应下来。
第一道题,没答上来。
第二道题,更简单些,还是没答上来。
第三道题,明明是上午刚刚复习过的知识,却一点印象都没有,老四替我解局:没事,用自己的话描述下大致意思就行。可即便是这样,我都做不到,脑海中一片空白,却清楚地记得那道题在我笔记本的第几页第几个位置……
那天以后,我就再也没做过笔记,也再也没泡过自习室,再也没见过哈尔滨凌晨四点半的太阳。但有一点确然发生:我真的,更“勤奋”了。
我说的勤奋,是脑子的勤奋。
因为不做笔记,给我腾出了大块大块的浏览时间,一本专业课的书,我一共前前后后翻烂了十一遍。
我虽然不去自习室,甚至仅仅是躺在床上,但由于没有体力消耗分散精力,阅读速度极快,领会大意的基础上,最快一天能读遍一本书。
随着不断的前后翻阅,串联,比较,琢磨,可以说,已经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境界。
某一个晦涩又难背的理论,所有人都说不可能记得住,但我最后已经能清楚地说出它是怎么来的,需要解决哪项问题,它在那个理论发展过程中起到过哪些作用,后续哪条理论是它的发展,它的大致意思讲的是怎么回事儿。
最终笔试的时候,卷子上的题目就像硕大又显眼的果子,我只需要从脑海的知识结构中,对应伸出一个抓手,就摘进了兜里。
面试的时候,右边的老师问了我一个答案很简短的问题,我答毕过后,觉得不过瘾,还顺带着讲了讲那个问题的发展脉络,左边的老师笑道:看来你是真理解了。
这样,我顺利通过笔试面试,如果单纯从看得见的因素来比较,我确实是个懒惰的人;但如果从内里与质的角度讲,我坦诚:我确实比很多人下的功夫都多。
我想告诉你什么?不要假努力?要注意效率?不仅仅是这样。
我更想与你分享:我是如何做到成功规避了假努力,如何做到少走了弯路的。
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在当初被提问得面红耳赤的那天晚上,深夜里,我躺在床铺,反复问了三遍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
嘿,甭管你或勤奋或不勤奋,甭管你用这种方法还是用那种招数,甭管你做的看起来如何如何如何,甭去想这些那些有的没的虚无缥缈的亦或模棱两可的,请你先老老实实回答我:
你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血凉了下来,清醒地回答自己说:我的目的挺简单,就是掌握那些知识点。
好的!那么也就是说,甭管你是躺着还是坐着,倒立地叼着根笔还是翻着空翻看书,你最终所的一切,到底对不对,完全看什么?
看我是否真正掌握了那些知识点。
Bingo!那么尽情地去做一切有利于目标实现的事情吧!挣脱所有枷锁。
那一刻我真正体验了一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feel.
“你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金子般的问题,如果仅仅放在复习考试的领域,可太大材小用了。
我们很多人,或者说我们自己,在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走了许多不该走的路,做了许多南辕北辙的事,甚至是伤害了许多人,也亏待了自己许多次。
例如:
恋人之间发生矛盾,一个把另一个骂得一文不值,狗血淋头,什么难听讲什么。
你问他:你这样对她,那肯定是想分手喽。
他这时甚至会矢口否认:不不不,我才不是要挑刺,分手呢。
嗯?那你的目的是什么?你这样做想要干嘛?你说你不想分手,可你目前对她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将她推远啊,都是奔着分手去的啊。
我不是的!我只是希望她能更爱我!我的目的是这个!
哦,所以你瞧,你正在做一件跟你的目的截然相反的事,难怪会越做越糟了。
再例如:
甲和乙在很多旁观者面前对于某个问题有了争执,甲悲哀地发现:这个乙好不讲道理啊,怎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怎么就说不服他呢?
于是,甲又说了三四五六七八句,巴拉巴拉一大堆。
结果,乙反而更加兴奋,回敬了成倍的言语和表情。
这时甲不妨抛开表象,在心里问问自己:我的目的是什么?而他的目的是什么?
冷静下来想想,甲最后发现: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把那件事讲清楚,而乙比较好面子,他的诉求,其实是想在大家中间博得一点点存在感和成就感。
所以一旦目的划分清晰,那么对应的做事方式也就明了。
甲不再费劲心力的解释和阐明,一旦大多数人理解了他的意思,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打完收工。
至于对于乙的喋喋不休与咄咄逼人,甲只需要回一句:嗯,你说的,还挺有道理嘞!看不出,你居然是考虑问题如此睿智的人!
乙的需求,也满足了,两个人各取所需,再不必耗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皆大欢喜。
再例如:
你想做一件事,可爸妈偏偏不同意,你跟他们吵啊吵,争论的战场从开始的就事论事后来又扯到这个那个,最终双方气得肚皮直鼓,眼睛喷火。
这时不妨停一停,问问自己:嘿,你的目的是什么?爸妈的目的是什么?
然后你会理智地发现: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把你想做的那件事做成。
那么很简单,暂时的卑躬屈膝或曲线救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你能把你想做的事顺利做成就行了。
你再想想爸妈的目的是什么?一、怕你失败,自己收拾不了烂摊子。二、怕自己失职,担上当初没有及时提醒你的罪责。三、怕你翅膀硬了心气高了,以后说话你不听了。
所以,你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所以,你知道接下来该从哪几个他们关心的问题去说。
“你的目的是什么?”
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你会发现原来纠结不定的很多事都清楚了。
“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为了获得光鲜感,那就尽管去买一条名贵的裤子;
如果为了获得自身的舒适,那么走累了就别怕裤子脏,尽管原地往马路牙子上一坐。
有人听说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感动得不得了;
有人觉得韩先生是克服了多大的心理障碍,蒙受了多么深重的心灵苦难啊!
要我说,没那么严重,礼法人言不足畏,韩先生钻裤裆的一刻,没想太多,他仅仅是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你的目的是什么?
答:先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