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面试时,如何回答奇葩脑洞题?

时间:2020-10-18 16:14:04    来源:
< 本文内容来自赋能岛终生成长群>
 
<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配图:杨坤发>
 
 
 
 
 
本期导读:
1. 面对两难抉择如何选择?
2. 公司为什么在面试时,会出奇葩脑洞问题?
3. 面试时如何的回答这种问题?
 
 
 
 
 
今天我们来看个脑洞题,它也是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问题是这样的:有一批过期的面包需要你去销毁,当你到了销毁地点,正准备销毁时,却发现有难民经过,此时他们正饥肠辘辘,看着车上的面包,同时还有记者在场,此时的你该作如何合理处理?前提是不能损害公司名誉。
 
是不是很为难,我们一起来看看赋能岛同学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感谢这个话题的提供者@小柏,提供者@赋能岛志愿者团队。
 
 
 
 
如何回答面试时的脑洞题?
 
今天获得特别推荐的同学分别是:胖子会飞、A. 二希姑娘、山河 。
 
 
Top1:胖子会飞
 
问题1:
这个问题我首先会立即暂停销毁,先将整个局面稳定住。然后找到影响公司声誉的关键 -- 记者,如果是有好几个记者,就将他们召集过来,问一下现场的具体情况。我作为刚刚进入现场的人,对难民的情况肯定没有记者了解的情况多。
 
当然,和记者谈话的真正目的不全是了解情况,更多的是有机会给记者一个全面的信息,说明我们的情况,从而让记者在信息的获取上,处有一个对等的状态。
 
之后,我会进一步邀请记者给出他们现场处理的建议,这其实是让记者自己站到决策者的角度来全面的考虑问题,让他对事件有一个全局的考虑,避免片面的考虑和报道。
 
最后,如果记者还认识难民中有号召力的人,那就最好,将难民代表一起召集过来进行沟通说明,并明确表示我不同意将过期的面包分发给难民。
 
这时,难民代表可能会同意我的想法,也可能不同意我的想法。同意了就最好。如果不同意,我会请记者代为劝说。如果依然不能说服,我会和记者说明我的决心,并决定将面包原封带回,不再销毁。
 
不管是不是面试,我觉得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了。
 
问题2:
这个问题中存在两个关键点,首先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和难民有信息不对称,我们和记者也有信息不对称,所以首要工作是消除信息不对称。
 
其次是记者对我们后续报道具有决定权,所以,记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将直接决定公司名誉是否受损。因此,如何协调这两个关键点,即为难民的健康考虑,又为记者的知情权考虑,还要为公司利益考虑,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问题3: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选择跳过。
 
问题4:
面试的套路很多,润总讲过,吴军老师也讲过,李翔老师也讲过。我个人觉得所有的套路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出发点,就是想明白面试官提问题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
 
像今天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在考察面试者的随机应变能力,但其实更多的是在考察面试者在处理复杂问题中,找到核心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上面的回答并不一定合理哈,见笑),以及在找到核心问题之后,处理的方法上有没有全局思维,应变思维。另外,还在考虑面试者是否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以上瞎掰掰,各位别见笑。
 
 
Top2:A. 二希姑娘
 
1. 这个时候你该如何处理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是面试,你如何作选择?
 
问题解析:
面包过期有两种:
1. 刚过最佳品尝期(Best before date),这个时候的面包是好的,不过因为口感和新鲜感的问题,可能不适用于出售。一般面包店卖的面包和寿司店的寿司只要是没卖完的会在晚上下班时给店员拿走,因为是好的,还可以吃。这种面包吃起来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给当地难民发送,到时候打个标语:“有爱的地方,就有可口可乐”。
 
2.已过保质期(expired date),这个时候的面包就不可以给人吃的,难民同样是人,他们的出生没法选择,但是不该受歧视,如果因为这个面包的腐坏吃出了问题,那公司难辞其咎。
 
这个不是有没有媒体在场的问题。如果当天难民难以安抚,场面混乱,我们可以选择以一换多,用这个已过保质期的面包,在第二天同一时间换取一个新的面包,加上一瓶新的可口可乐或者矿泉水,二选一。
 
如果有孩子的家庭,可以把这个面包分开,凭借家长 孩子数量,(每人最多一块),按拼图方式拼出一个完整的,可以换取相同数量的面包。
 
例:一家四口,两大两小,把面包分成四块,只要这四块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面包,就可以给他们4个面包。
 
同时约上今天的记者朋友在明天同一时间做个见证,另外如果记者没来,可以找公司自媒体在明天以“偷拍”的方式抓拍几张,做公关宣传,另外可以打个标语:“可口可乐,未来与你们同在”
 
“I will be with you 
- Coca Cola”
 
回收回来的旧面包用适当方式处理,保持不腐或塑造模型,甚至可以出公关玩具,(Q版仿真模拟),用来做公司宣传,另外可以开展公益活动,“每卖出一瓶可口可乐,就有一个面包送到难民手上”)
 
讲真的,如果不是面试题,我也是会建议这么做。因为是人性,做人也好,做事也好,都要进入当事人的视角去看问题,如果你是难民,和如果你是公司,你会怎么做。这个就会很好解。
 
2. 如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角色考虑这个问题呢?
 
两大矛盾点:
难民vs大公司
拿到手vs不能吃
 
难民要续命,大公司要维护公司形象做公益
 
为什么给有孩子的家庭特殊?
因为妈妈很可能等不到明天面包送来就给孩子吃了,只有诱惑足够大,才能顶住孩子的哭求。
 
3. 你面试时有没有遇到类似奇葩的问题呢?
还没有
 
4. 润总讲过一次面试的回答技巧,你有什么样的通用套路呢?
 
润总这堂课我还没有学过。但是润总有一句话,是他几乎每天都要说的:
 
“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用户获益”
 
本局考验的是公关能力,还是商业角度出发,用户即使难民,所以,这道题拆解完就是:如何用一个完美的公关方法让难民获益。
 
 
Top3:山河 
 
关于这个问题,我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1、人性角度,即怎么做才是对的?
 
2、媒体角度,即做任何一个选择都会激发媒体的反应,哪一种对企业有利?
 
人性的角度:
面对这么多难民,一家百年消费品企业是不应该袖手旁观的,但任何一种决策都必须尽快得到落实,需要层层审批等个几天的,肯定不行,这个选择必须在几个小时内得以落实。问题就是,几个小时内,在全县范围内,又对难民不袖手旁观,该怎么做?
 
媒体角度:
可口可乐这么大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做的任何选择都是大新闻。如果直接销毁,会有部分媒体报道可口可乐严格遵循产品品质的要求。但也会有媒体报道可口可乐缺乏人性,还会找医生进行佐证,这些面包是可以吃的等等。而广大的网民键盘侠更是会不依不饶……
 
基于以上的考虑,得出以下方法:
1、立刻联系当地的国际红十字会或疾控中心派些医生过来支援(可口可乐的背景应该会和这些机构有联系)。
 
2、让医生对面包进行筛选,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对难民的体质也做个简单的坚持,筛选出不能吃的。
 
3、立刻联系上级申请一批免费可乐,吃了面包,总要配合可乐的。
 
4、可口可乐的工作人员和难民一起吃面包,同时还要邀请媒体朋友一起吃。
 
这个方法,既实现我所理解的人性,又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同时因为食用过期面包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也不会造成过期面包可以食用的负面影响。
 
🍂#两难抉择#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如何回答面试时的脑洞题?
 
曹礼明:
 
今天这个话题很考验人。
 
抛开应试的考虑,其实都是对我们原则性的考验,我想如果真的遇到,决定逻辑是怎样呢,我的思考分享如下:
 
有两个重要的判断,食物是否有安全风险,难民是否有人道危险,可以划分为四个象限。
 
食物无风险,难民无生命危险,遵从公司规定,当众销毁。不销毁可能给公司带来各种风险,难民不吃面包也未必就没有解决饥饿的办法。
 
食物有风险,难民无危险,还是遵从公司规定,销毁。
 
食物无风险,难民有危险,如果真的判断是这种情况,我会突破司德,尊从心中的道德,把食物分给难民,因为生命是更高的原则。
 
食物有风险,难民有危险,我会细分食物,挑选风险小的食物,给有生命危险的难民吃,我也会说明食物有风险,不是迫不得已不要吃,但同时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原则标准指导决策,但原则也有高低之分,比如在生命面前,有些原则不再重要。道德标准和价值观是心中的一杆秤。
 
 
江湖书生:
 
我认为这道面试题,是要把握好原则和变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商业和慈善的关系。
 
要坚持公司的品控、利益至上、长期主义的原则,要搞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变通,应对媒体的变通;
 
要着眼公司的长期,不能因为是难民就给他们过期食品,不能因为媒体舆论压力,就放弃自身品控原则,不能用简单的施舍做慈善,要用商业做慈善;
 
具体做法,前提是已跟公司领导申请通过:
1.过期食品必须要销毁,体现对用户无差别对待;
 
2.请媒体和难民帮助,一起见证对过期食品的处理,见证者授予品控大使徽章,可以在公司门店享受特别折扣;
 
3.请难民帮助销毁,维持秩序,防止抢食,并做好登记,协助人员可以到公司领取食品奖励;
 
4.公司向难民提供部分工作岗位。
 
 
元实 :
 
1. 这个时候你该如何处理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是面试,你如何作选择?
第一反应是自做主张,紧急购买一些食品,或发一些钱,给妇女儿童老人。让她们不要吃面包。
 
仔细想来,有些不妥,可能会来不及操作便被年轻力壮者抢夺一空。
 
我的回答是,让车不要卸面包,马上开走。我留下来,告诉灾民和记者真实情况,让他们稍等片刻,马上换一车好面包、可口可乐回来送给灾民。同时告诉记者。
 
依据,一是面包还在车上没有卸下;二是人命关天、人人平等,有害健康的食品不能给人吃;三是即使公司不承担发给灾民面包和可口可乐的费用,自己承担,也是善事一件,心安理得。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2. 如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角色考虑这个问题呢?
我,面包销毁者,目标销毁面包。突遇灾民,有危,灾民抢面包;有机,记者在场,是公司树立形象的机会。
 
灾民,饿,不明真相,突遇食品,吃东西是最基本,也是现在最紧急的需求,不顾及任何其他。
 
记者,可口可乐车上有面包,遇到了灾民,好题材,应该记录下来。
 
可口可乐高层,我们要销毁过期面包,这是我们诚信经营、保持良好社会形象的好做法。我们不惜增加成本也要保证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
 
舆论,看新闻报道,做自己价值判断,发表个人言论。
 
3. 你面试时有没有遇到类似奇葩的问题呢?
没有。
 
4. 润总讲过一次面试的回答技巧,你有什么样的通用套路呢?
回答问题一要与自己品质、特点、能力、风格保持一致,否则会被面试者认为存在虚假成分;
 
二要想好再答,不要跟着对方的节奏马上作答;
 
三要诚实守信,不会就说不会,需要时间就想办法要时间;四要结合应聘岗位体现才能,不求完美,但求展现适合岗位的能力。
 
 
王黎璐 :
 
1.请示上级,并依照上级指示行事。
 
2.告诉记者和难民,面包是过期的,但是食用后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并当众吃一个。
 
然后,不阻拦饥民吃面包。剩下的面包予以销毁并记录。期间也不阻拦记者如果拍照和采访(但是自己和团队不接受采访)。
 
并且一定要打听清楚记者是哪家报社的。回到公司,向上级汇报此事,主动请辞。
 
 
陈泽林 :
 
1、面包属于公司的财物,不是我们的私人财物,我们没有权力使用公司的财物去救济难民。
 
2、面包属于过期食品,既然过期,就意味着食品的质量没法得到保障,难民吃过期食品出事的责任又该由谁去承担?
 
3、有记者在场,使用公司的过期食品救济难民,可能造成对公司形象的毁灭性影响。不排除有记者会写道“某公司不仅对过期食品不进行处理,还将其用来救济难民”。
 
4、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私人掏钱为难民购得有安全保障的食品和水,毕竟这是你的爱心。
 
5、如果有记者采访,可以说是公司让购买的食品和水,毕竟公司的形象远远高于个人,应以公司为重。至于公司后期有没有给这笔钱报销,这都无所谓。
 
 
心铭:
 
1、在难民来疯抢之前,我会告诉难民可以拿取过期产品到店里换取新产品。这样保住公司名誉,难民很少回去店里换取。
 
如果我不是面试,就直接发了面包。面包的保质期是有一定安全期的,过期一天或者几天没问题。
 
2、如果我是难民,我会大声对记者说感谢可口可乐公司再次给面包,并保证吃了没问题。
 
如果我是记者,我会报到可口可乐的不道德行为,这样会更有收入,还会联系可口可乐进一步报道他们的公关新闻,最后皆大欢喜。
 
跳出来,我是面试官,我想考察的是应变能力,还有是否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3、还真没遇到奇葩问题。
 
4、套路就是遇到奇葩问题,别纠结于问题,而是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粒 :
 
上面大家说的都挺好,其中的差别分析的也很到位。学习学习。
 
1.如果是我,站在公司员工的位置,公司利益,名誉第一位的。首先最短时间内汇报上级,情况是什么,难民人数多少,记者多少。当然如果是遇到西安利之星奔驰的领导。那就自己有限的能力,有限的社会资源解决问题。
 
自己用一点工资请七大姑八大姨各位小伙伴志愿者帮忙运点食物过来,馒头粥等都行。跟记者讲清楚是过期食品,鉴定不了能否食用,先不能动这些食物。
 
2.请记者帮忙找专家来鉴定一下,能吃的别浪费。也需要记者帮忙发动一些社会资源,慈善机构来捐助,调动志愿者来帮忙。
 
3.同时请政府部门来协调安置难民以后的问题。
 
 
修行者 :
 
这件事的难点有这么几个。 首先过期的面包不能发放给难民。这是红线,不能触碰。
 
其次要塑造维护公司形象。让媒体作为良好传播,避免恶意中伤。然后要安抚好难民。最后要迅速果断。
 
所以第1步和媒体记者沟通,表示愿意接受采访拍摄。
 
第2步安抚好难民,并说明,会给大家发放食物。请大家有序排队。
 
第3步,积极向公司上层报备,并说明情况。
 
第4步,发动自己个人公司在附近周围的所有资源提供食物和可口可乐。
 
 
王有智 :
 
可口可乐面试题思考:
1、基本原则,所做的决策要符合自己在公司的权责范围;
 
2、传递公司正面形象,公司利益不受损;
 
具体措施可以:
1、向公司请示,并表达自己个人建议;
 
2、作为过期食品坚持要销毁,食品安全无小事,那怕小概率发生,尤其难民数量大的情况会增加风险发生概率;
 
3、联系当地政府协助安排销毁过期食品;
 
4、建议公司通过媒体公开发布公益援助计划,为难民提供一定安全食品。
 
有助宣传公司正面形象,也表达了作为国际大公司,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类似于新闻经常提及到的,国际社会要求中国作为大国应当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一样,顺当完成作为大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
 
 
W·Lhao :
 
1. 这个时候你该如何处理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是面试,你如何作选择?
我会继续销毁过期的面包,并通知公司迅速送来一批合格的面包,送给当地的难民。
 
销毁过期面包这是公司派给我的任务,不能因为有困难或其他原因,就无法完成任务。
 
有记者在场,通知公司送一批面包给当地的难民,这对公司是一个正面宣传报道,相信公司会听从我的建议的。
如果不是面试,我也会这么做。
 
2. 如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角色考虑这个问题呢?
应该从公司的角度(我自己的角度),社会舆论的角度,当地难民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猫须:
 
1. 处理依据:和难民一起吃面包可能是我的最优选择。昨天学友讲了“过期”和“变质”的区别,就等于风味不太好了,和已经霉变不能吃了的区别。
 
过期应该还好,而且难民很饿,没机会等你报告总部,再换保质期内的,记者在面前,怎么做都是错,只有自己一起吃。
 
如果不是面试我也会这么做,先当众解释一分钟,最好记者做个直播,然后我先吃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你们再吃。来不及报告总部,责任我担着吧。
 
2. 考虑角度:从哪个角度都是以人为本。
 
3. 奇葩的问题:我面试时总工问我,移动公司有一亿用户,如何从里面快速找出尾号为xxx的人。
 
4. 通用套路:有逻辑的拆解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答案。并且要加上人性,比如本题是难民饿了,记者又在眼前,要维护公司形象,又要解决实际问题。
 
 
 
Ada邹 :
 
1. 这个时候你该如何处理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是面试,你如何作选择?
 
我可以先怀疑下,导致有这么多过期面包的原因是什么?过期是一直存在吗,难民是最近出现的吗,还是长期存在?如果一直都存在,没有人考虑过就算卖一分钱也可以卖给难民,但如果可以卖出去,就不会存在过期的问题了。
 
这类似于我们听过的往河里倒牛奶,LV,GUCCI烧掉奢侈品,是品牌的策略吗?
 
2. 如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角色考虑这个问题呢?
 
我在想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捂脸]
 
3. 你面试时有没有遇到类似奇葩的问题呢?
没有
 
4. 润总讲过一次面试的回答技巧,你有什么样的通用套路呢?
 
利用自我介绍机会,把自己塑造成符合岗位的人(但一般我都是说真话)
 
 
肖海香 :
 
过期面包遇到难民,这是一个突发性的事件。突发性事件,决策是瞬间的事情,容不得你请示汇报,否则难民随时都可能演变成哄抢事件。
 
特殊情况必须特殊对待,记者此时也无法做为旁观者,当即立断是分发面包。
 
首先要把记者从旁观者的立场变成当事人的立场,争取记者的支持,统一战线。
 
其次,在难民中寻找带头人,维持秩序,并将面包过期的事告知带头的,由他们最终决定是否分发面包。
 
在生命面前,理性都要为感性让路,特别是要为饥肠辘辘的难民饥饿的情绪让路。
 
分发完过期面包之后,再及时与公司联系,希望公司能采取后续补救措施,或施以救助,或安排救护人员赶赴现场,为难民解除可能因食用过期面包引发的不适。
 
这时再请记者来个后续报道。面包过期不变质,临危救命实无奈。后续物资紧跟上,救人救急最真情。
 
 
刘铁 :
 
1.这个时候你该如何处理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是面试,你如何作选择?
首先与记者达成共识,面包可以随便吃(过期,但可以食用的面包),得先把一切公司的标识撤下,这样既维护了公司形象,又赈灾了。
 
依据:结果尽量最佳
不面试:直接吃吧,救人要紧。
 
2. 如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角色考虑这个问题呢?
一个是公司形象,一个是道义。
 
3. 你面试时有没有遇到类似奇葩的问题呢?
面试什么奇葩的问题都有,主要考的是你的临场应变力。
 
4. 润总讲过一次面试的回答技巧,你有什么样的通用套路呢?
无论什么面试,一定要保持冷静,其次要面试官感受到你的真诚。
 
 
Cathy Zuo :
 
关键的问题是要不要把过期的面包给难民吃。我觉得要看难民到底有多饿,面包到底能不能吃。
 
要是难民有其他食物来源,不吃这顿面包也能挺过去,那就别给;要是面包已经坏了,也万万不能给。
 
要是面包尚好,难民确实没有其他吃的,这顿面包可以帮助他们渡过危机,把面包给难民是个可选性。做“给”的决定之前,要与记者沟通好,如果记者无法接受这样做,那还是要慎重,毕竟,记者把“可口可乐公司把过期面包送给难民”这件事报道出来,对公司形象非常不利。如果记者觉得这样做挺合情理的,那么把面包送给难民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就可以做。
 
所以,绝大多数情况是不能给,只有满足“面包足够好,难民足够悲惨,记者足够支持”的情况才能把面包发给难民吃。
 
 
花样多的柠檬 :
 
我个人觉得处理过期面包和难民饥饿是两条线,本身就是两件事。只不过恰好在空间里相遇了而已。
 
我的想法是我只作为处理面包的负责人考虑问题。按正常的程序处理过期面包,如果在处理过程中造成了饥民哄抢,媒体加以报道,作为面包公司的责任人,也要如实告知情况及实用过期面包可能造成的后果。
 
跟公司尽快反馈争取能够提供对难民的救援物资,并且对已经抢食了过期面包的饥民进行健康的跟踪。这个过程媒体可以全程予以报道,记录整个事件的经过。对于公司来说也不失一种宣传的方式。
 
🍂#两难抉择#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