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来自赋能岛终生成长群>
<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配图:杨坤发>
本期导读:
1、有哪些网络诈骗?
2、有什么防骗方法?
3、如何帮家里老人防骗?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交友、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主流,随之而来的网络诈骗也越来越多,人们损失的钱也在持续增长,其中,老年人受骗的几率更高。
虽然,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但网络金融诈骗隐蔽性很强,而且被骗钱财也很难追回。
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钱财安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点防骗术,那应该怎么做呢?孙子兵法里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要想不被骗首先得从了解骗子的手段开始,而了解骗术最好的办法就是研究案例了。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赋能岛岛民们,关于网络诈骗的经历和建议吧。
本期精选讨论Top3
今天获得特别推荐的同学分别是:昊东. Lee、三木(森)、曹礼明 。
Top1:昊东. Lee
遇到过或周围朋友遇到的诈骗情况
①重金求子,套路:先打订金(例如2W)以示诚意,然后见面,事成可得30W。
②传销:阳光工程→投融资68900元,三年后可得1040万。套路:主要分布广西北部湾周围,贵州部分地区,其次是苏州以及上海广东地区(我了解到的),歪解国家政策,以深圳股票,上海国债,天津基金为趋势利用归纳法,北部湾采用投融资,撬动民间资本去建设公共设施。
③营销类(找个普通产品→包装成牛掰产品→找明星代言→捞钱),例如有些茶和手机。
④直销类(找个普通产品→品牌包装→概念炒作→展示营销名人业绩及获得的超额回报→拉人头→割韭菜),某利模式,某品牌蛋白粉等。
⑤网络对赌游戏(找个痛点(例如:健身,写作,早起等)→小程序打卡→后台数据作假→收割洗牌),受众心理:坚持不下来是自己的原因,和他人和平台无关,自然不会想到后台数据被操纵,利用人的惰性挣钱,也不会有人事后举报投诉。
⑥新概念培训割韭菜(找个当下流行概念→炒作→利用名人效应引流→找个平台载体→找些现炒现买的讲师→割韭菜)。创业者,区块链,共享经济,成功学等。
⑦中奖电话
应对建议:
①利用分析法,一直往上挖(他为什么热衷这件事?盈利模式是什么?天上不会掉馅饼;没人平白无故对你好,除了家人)。
②欲擒故纵法:先顺着他给的杆爬,待到他认为你已经被说服,准备收割时你突然表现出犹豫拒绝,激怒他,你就能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了。
③解除信息不对称:找专业人士咨询,或多询问一些不同领域人的看法。
Top2:三木(森)
1、你遇到过网络金融诈骗吗?或者讲讲你了解的网络诈骗故事?
答:遇到过,但是没有上当;
2、针对不同的网络金融诈骗,有什么技术手段可以采用 ?这些技术手段的优点和弊端是什么?
答:下载手机管理软件,屏蔽诈骗电话;
3、如何防范网络诈骗?防范手段从源头堵截还是减少损失着手更合理?
️控制欲望,不要贪心,不要过度好奇,不要侥幸,及时止损,警惕高回报;
️善于利用搜索引擎,不管是否熟人,任何涉及个人私隐信息、钱财、生命安全、不熟悉、不清楚的,默默打开百度,搜索是否有类似骗局;
️警惕自己觉得巧合的事情,例如在银行、政府单位门口穿制服的不一定就是公职人员,反而是利用了背景做背书;涉及金钱的,一定要在通过可靠的方式,信息完全确认之后才交易,汇款;
️保护好个人私隐,出门在外及时反馈个人信息给家人,尤其个人单独外出的时候;
️定期更新自己的诈骗库,例如公众号“反传联盟”,里面就有很多案例;
️不向陌生人提供任何个人私隐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卡、住址、电话、密码等等;
️遇到任何自称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在未经过和家人和政府机构核实前,不要相信;
️无法证伪的信息和观点要警惕;
️被引导不能告知家人的万分警惕;
警惕让自己产生恐惧和害怕的未知电话和信息。
4、如何帮助家里的老人防范网络诈骗?
(1)经常和家里的老人宣讲和科普诈骗手法和案例,武装老人家的头脑,不限于网络诈骗,还包括各种传销、庞氏骗局理财、保健品方面的骗局;
(2)留意老人的通讯记录,知否有异常和陌生的电话;
(3)给老人普及科学知识,可以订阅卓老板的专栏,全家一起听。
(4)留意老人家的朋友圈以及经常出入哪些场所,尤其是保健品这块。
5.诈骗案例
️反传联盟微信公众号;
️腾讯110,等了一年,终于来了,这篇文章后面还有很多回复的经历;
️腾讯110《2018反欺诈白皮书》;
Top3:曹礼明
我遇到过哪些网络诈骗?
短信诈骗:你中大奖了,奖金20万,请打电话XXX找工作人员咨询。
短信诈骗:本公司为回馈客户,X周年客户抽奖,恭喜您获得最新款笔记本一台,打XX电话领取。
电话诈骗:我通常接到这类电话就挂了。下面描述一个套路过程:
骗子: 小王,明天早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小王:您是哪位领导?
骗子:没听出来啊,我亲自给你打电话你还不知道是谁啊?上次你想办的事不想办了?
小王:噢(将信将疑)
骗子:这是我的私人电话,明天到楼下给我打电话。
第二天,小王来到楼下,接到领导电话:说来了两位领导,要他等5分钟。小王等待的过程中又接到领导电话,“上面来了两个领导,要办点事,你身上有没现金,赶紧弄两个信封弄好,给我打电话。”
小王正准备现金,领导又来电话,说办公室人杂不好收现金,怕影响,直接把钱打到卡上,领导一会把账号发过去。还提醒小王汇完款后要拿小票,下午到办公室领导会还钱给他。
网络诈骗有简单有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最后都会落实到要钱上。不得不防的是,有时骗子也会通过各种手段套取账户信息,间接骗钱。
所以,碰到可疑电话或信息,一是看是否要钱,二是要不轻易透露私密信息,三是对短信或网络的标题诱惑保持警惕,不点击不进入。
如何预防网络诈骗?
我觉得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1. 法律层面:
应该制定法律,对诈骗适当重罚,增加诈骗成本。另外可以要求服务提供商,有责任采取措施防范和制止诈骗发生。
2. 技术层面
除了商业的安全防护工具外,电信部门可以从技术层面动态监视,对可疑信息,号码进行提示,过滤隔离。比如垃圾邮件,短信等。对投诉多的主体,查实后消号,列入黑名单。
3. 个人信用
一旦发现参与诈骗活动,在个人信用账户上留底,严重的进行社会公示。加大诈骗犯罪成本。
4. 个人防范
坚定信念:天上没有免费午餐,对暴富,横财,诱惑,小便宜保持警惕。遇到钱的交易,通过多种手段进行确认,不仅仅从邮件,短信,微信,就转账汇款。选择使用商业公司提供的技术安全保护工具(互联网安全公司应该大有可为的)。
如何帮助老人防范诈骗?
多关心老人,跟老人保持情感交流,避免老人因孤独和骗子的情感诱惑而上当。
对老人账户在银行设置转账汇款取款消费手机短信提醒,短信发送电话设置为子女手机,以便及时过问。
预防网络诈骗,贪心不可有,戒心不可无。
🍂#网络诈骗#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怎么防止网络诈骗?
王的秋天:
今天的话题适合大家多提供亲身经历的诈骗案例,给群友们引以为戒。
网络诈骗故事:
我身边的朋友,理财产品居多,买的有“聚实惠”,“黑石”,“钱宝网”,“返利网”等这些大都是庞氏骗局,参与这类项目的人都是有赌徒心里,信奉人生就是要赌,否则没有机会出人头地。
我们公司遇到过一真实案例,还好及时发现。骗子在各大招聘网站检索到公司信息(现在工商信息公开了更好查到了)。
然后根据留下的联系方式,QQ号,查到老板的QQ把昵称,头像,签名,修改一致,再加财务QQ(都不知道他怎么拿到的),再说这是我的另一个号,一看信息信息都一样就通过好友了。
接着就说公司货款准备好了吗?(其实都是碰了)正好计划给厂家打款,不过财务还是有职业素养的,公司规定,必须打电话给老板确认才可以办理,在这环节败露了,不过老板也惊出一身汗,通迅速通知全体开会,防患于未然。
防骗方法:
有句话叫,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好有哲理。不过对于风险厌恶型的人可能天生免疫,我连股票都没碰过,看到单位里扫地阿姨,天天捧着手机看股票走势,我甚是佩服。
可以在手机上安装360,可以拦截提醒出一部分诈骗电话。
手机短息带链接的不要轻易点开。
使用苹果手机安全系数要高一些,相对封闭的系统,不会被别的软件轻易监控和安装插件
主动找上门的基本上可以排查掉,最难辨别的是,你主动找上人家,现在百度的推广就是这种类型的,让人防不胜防,如果避免不了用百度的,要么不要点前几条,要么看清标题后面,有“推广”字样的心里要有数。
国内还可以用“必应”bing.cn是微软出的一款搜索引擎,广告相对少一点。
帮助家里的老人防范骗方法:
有句玩笑,孩子的“熊出没”,老人的“保健品”,男人的“成功学”,女人的“美容院”,似乎每个年龄段都有被骗的经历。
老人领鸡蛋听课上当的概率最大(俗称会销),其次是电视购物(祖传秘方+现身说法),然后才是短视频(看这低俗,洗脑效果很好),最后是微信里的养生(健康是吃出来的)。
我家暂时没有遇到,原因可能是,我妈不是村里的老太太,她闲不住,没事就找事做,还能赚点零花钱,既然锻炼身体,又没有时间参加那些诱人的“鸡蛋微课堂”。
我在想老人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如果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报老年大学,合唱团等,把他的时间占住会好一些。
龙潭星跃:
其实吧,骗小钱还好,如果是骗大钱,大概率是自己的原因。
首先,贪不贪小便宜的都说得多了,但什么是“小便宜”?遇到机会还要不要跟进?有没有一个度量呢?
我想还是有一个标准的,那就是不要试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外赚钱。
打个比方,投资股票吧,如果一个人不懂股票就因为看到别人赚钱就也去买,除非是遇到大牛,闭着眼也能挣,否则亏的概率很大。
另外,还说投股票,如果一个人身家100万吧,那他就要考虑到底能承受多少损失,能拿出多少来做投资,这是要根据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来做评估的。如果他全投进去了,或者更甚一步,还借了别人的钱,那这就是超出个人能力范围了。
看来,要想不被骗,或者被骗了以后不伤筋动骨,重点在于要有一个准确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和局限在哪儿。而后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赚钱。
就像有投资能力,就自己投资赚钱,有管理能力,就组织一群人来赚钱,就算要跨界,那也要在有明确的认知的情况下再进入,而且不要全家老小一波流。毕竟梭哈一时爽,输了火葬场。
毕竟人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大多数做出的决策都是在不完全条件下完成的,所以被骗或者受损失都是免不了的。但我们可以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被骗的几率和被骗后的损失。
前几天遇到一个,卖抖音课程的,先吹一通,讲一通故事,而后拿出一些刷出来的东西来给人信心。后来就开始卖课了。
不断通过手段洗脑,总结一堆一堆高大上的理论,而后不断重复学会了就价值千元。最后再发展下线,号称“带你实操”,交20元进实操群。而所谓的“实操”,实际上就是用他们的话术和文案在朋友圈帮他们卖课。
99块的课,60给介绍人,剩下的给讲课的。
至于课程,其实就是网上随便搜的抖音上热门教程。三天,每天晚上微信上发消息讲十几分钟。
受骗的海了去了,真的叹为观止。
林军:
我是话题的提供者,现在举几个例子让大家有更真实的感受。
企业内最常见的就是钓鱼邮件:例如一个案例,近日有同事反映收到意向客户的邮件,信中声称其有意向与我司合作,需要登录其邮件中提供的链接网址后查看最新采购意向(订单)云云。
打开链接后会要求填写我司邮箱地址及密码。经信息部核实,该邮件为“钓鱼”类恶意邮件,一旦你访问了链接所提供的网页并填写了邮箱地址和密码,不法分子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顺利拿到了你的邮箱密码从而进行盗取信息,伪造邮件等不法活动。
有公司就因为邮箱被攻破,不法分子就通过伪造邮件向客户发送公司账户信息更改,要求把钱汇到新账户,从而造成巨额损失。
老人合同诈骗案例是真实的。我父母就通过老年报的信息,参加了一个养生项目。
养生项目提供非常良好的体验。公司看起来很正规,养生基地也遍布全国各地。于是我家老人轻信他们的表述预付10万成为会员,合同说用不完3年后可以退余额。
等他们回来我们发现这个肯定有问题,钱已经无法退了,公司说账上没钱,合同也没有到期,现在是打赢了官司,但追不回钱。
现在很多无论网上还是线下的预付式消费,都存在巨大的风险。今天新闻中国家也在重视管理这个问题。
另外几个案例是关于青少年遭受的网络诈骗,利用青少年想利用网络赚钱的心理,提供所谓的网上刷单,你刷一单给你返还多少金额,一旦你上当去刷单,骗子就把你的本金都骗走。
或者假借淘宝购物客服,利用退钱盗取你账户的信息,最后锁住你的账户,刷光你账户的钱。还有盗取你的QQ,向你的好友借钱,骗子甚至可以利用盗取你的视频,假扮你显得更真实。
小杜:
作为一个经历过骗局,险些着道的分享一下观点:
在我看来,人之所以所以会被骗,有这4点:
①因贪欲被骗;
②心里有鬼;
③涉世未深,或与社会脱节;
④利用亲属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行诈骗;
案例——
大一时,曾把身份证借给某位学长,注册了某个传销组织的app,后来这个组织被端。我的名字却也因此被警局记录在“涉嫌从事传销活动”的名单中(亲属后来告知)。
因此,这也我心中也就早早埋下了一只鬼。
大二那年,某天中午11点教室独自自习,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一个自称是天津某派出所的警察,向我确认了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就说:
目前抓到一个拐卖儿童的罪犯X,具X透露他们交易的银行卡是由我通过某非法平台提供,因为案件特殊性,需要我配合调查……
我听完,内心顿时慌了,心里的鬼立马就涌现“不会是因为自己曾把身份证借给别人用……”,
人一急,要么能生智,要么还是糊涂蛋。而我是后者,选择乖乖配合。
骗子业务很熟练,知道我开始配合,立马开始有章法彰显他们的权威性:
①叫我挂断电话后通过114查询XXX警局的电话,2分钟后又再次(用虚拟电话)打进来,然后陈述案情;
②嘘寒问暖的,向我打探各个银行账户和询问是否有借他人用身份证的行为;
③电话再转接到户口所在地“公安局”(重庆口音的骗子B)给我核对案情,强调案情严重性,并给我普及“防骗知识”和“保护隐私技巧”。
④电话再次转接到骗子A手中,态度开始转变:让我下午2点,赶到天津XXX公安局,跟随罪犯出庭对证,否则将对我通缉。
⑤骗子知道无法赶到警局,立马为我想出一招:让我委托他,帮我做出庭人。委托费Y千元。
一谈到钱,我元神立马归位,明白这是一个骗局,(可能很突兀,但这还的确是真实反应)
事后仔细复盘了一下:
①如果骗子叫我支付个几百块钱,我可能会毫不犹豫的打款过去,毕竟动不自己的根基,而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就里极可能让自己的努力归零,所以反而让自己更清醒了。
②可能因为出身贫寒,本人对金钱或者更为敏感。
如今的感悟:
王阳明说,破心中贼难,回顾曾经那场骗局,个人感觉反而让我破了点心中的贼,活的比以前更坦荡,更自信了一点。
山河 :
我被骗过,最惨的一次让我跌入谷底好长时间。具体就不说了。自从听到华杉讲孙子兵法的时候,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讲到司马懿吃了空城计这个事情。以前,我觉得诸葛亮太厉害了,司马懿愚蠢,就是派几个兵进去侦查一下就知道了。
可司马懿为什么不进,扭头就走?从司马懿的一生可以看出,他从不冒险,从不冒这种他看不清楚的风险,即便有可能获得极大的利益。
华杉的解读是,司马懿不忘本谋。任何时候,不忘本谋,即便是面临巨大的诱惑。很多厉害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我想,不忘本谋,是我们不受骗及不被一些诱惑掉坑里,一个不错的心法。
元实 :
网络诈骗成本低,收益大,难追查,所以长期存在,难以杜绝。自己只能加强学习,避免无知、无畏,控制贪欲,不轻信谣言。
老年人防骗重点领域:养生保健,投资理财,古董保藏,子女受伤,免费旅游,算命避灾,牛人办事等等。
帮助老年人防骗,需要我们多与老人沟通,尽量报喜不报忧,减少他们的忧愁,加强老人的信任。
让老人在有情况时先通知我们,然后再行动。帮助老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识别短信、微信等可能存在诈骗链接的信息,除熟悉人员电话外少接听其他电话等。
丁建华:
我有遇到过qq号中奖,网络诈骗倒没遇到过。大概在十年前,第一次遇到“中了”3万现金大奖,心里都有些六神无主了,鬼使神差地按照对方的方式先付代领费3000元,最后因为银行卡忘记密码没有在当时汇过去,等到了晚上,自己也是越想越不对劲,后知后觉才意识到被骗了。
没有什么技术可言,做到陌生网址不点入,陌生信息不回复,陌生电话不接听。使用腾讯手机管家,360安全卫士进行安全守护,识别拦截骚扰诈骗电话和短信,有效识破疑似诈骗的套路,加强防范避免被骗意识。
最好从源头杜绝,也要懂得及时止损。
保护好个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多了解诈骗套路,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
宇凡 :
关于老人上当受骗,我爸是属于相信天下不会掉馅饼,我妈则是很容易受周边人的忽悠,尤其是她认为的好姐妹,好朋友,宁愿听外人的也不听家里人的。
左一个传销产品又一个传销产品,家里买的保健品真不少,说了也不听,最可怕的是买了净化器的水笼头一个2000左右,从此不喝热水只喝生水,喝到拉肚子,而且让我爸和我妹也喝。
之前曾经被骗到过云南去做传销,还好是刚到地方不对给我打电话说有问题但是不要告诉我爸,然后我火速通知家里人商量对策,可怕的是在被洗脑一天后居然打电话问我爸要钱说要在当地买房子,已然洗脑成功,最终是用娘家人有事再骗回来的。
综上种种,意志力不坚定,人云亦云,周边朋友占了大部份因素。万幸的是现在好多了,包括最初还做过安利产品,都以失败告终。
上当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对方看你想当老板,就给你画大饼,你想要健康,人家就告诉你这个包治百病,所以骗子的心理学学的不错。
想起了一部电影,就是大学教授在班级里给大家做的测试,只要一周,曾经的希特勒就存在于我们周边。
石屹:
我岳母就是受害者,而且很长一段时间还不认为自己被骗。
骗子用现在比较热门的科技名词 ,比如“区块链” ,来跟自己的金融产品扯上关系,万变不离其宗,本质就是 庞氏骗局。
岳母还买过一款美容的喷雾200多块钱,说是用量子技术。后来解释半天才相信是骗子。
如何防止父母被骗:
改变父母的价值观,试图用知识去教育是非常困难的。这样做不但效果不好,还容易引起争执。
我给岳母手机上也下载了得到,给她买了一些有关健康的课程,因为花钱,有了沉默成本,她会主动去听这样比发朋友圈文章有效的多。
Dragon 23:42
1、被骗经历:爱人30年的闺蜜成为路人
10年前,爱人闺蜜从英国留学回来,就职于北京一家金融公司,做主管会计。每年节后回来,都说这家公司的理财项目比较好,年息10%,半年一返利。
还说她也投了,还拿合同给我们看。在她返了三回利后,经不住高利息的诱惑,及对闺蜜的信任,投入了一笔。
头一年,还不错,利息正常返,第二年,就没有再返。问闺蜜,说这家公司在出更高利息的理财产品,12%;等这个理财产品一出来,就能正常返利;还劝我们再投一笔这个产品,她说他已经投了一笔。
当时,虽然心里有疑惑,但是想到相信闺蜜,不至于被欺骗,而且闺蜜还买了,有什么问题的话,闺蜜会第一时间告诉的。就这样,拖了半年,又没有给返利的时候,就着急了!再问闺蜜,说公司运转正常,投入的资金和返利马上会一次返还的。
这是,正好有去北京的机会,到这家公司去看下,不但没有看到闺蜜,还看到很多人来催债。此时才知道,她早已离职了。结果不用说,大家都能知道了。
从此闺蜜变为路人!深刻的教训,一辈子警醒!
2、防骗方法:
对于网络金融诈骗,经常能看到,听到,还能收到很多的相关信息;不参与,是最简单的手段。
在内心深处,坚定认为,这些高利息的金融手段,跟自己没有一毛钱关系;不闻不问,不接触,是最好的保护。
防范网络金融诈骗,要有坚定的心态,就是对高回报产品,不贪心,不动心;你图的是高额回报,而对方图的是你的本金。源头堵截最合理。
3、帮助家里的老人防骗方法:
将老人的钱存银行的定期产品或者短期理财产品;告诉他们,只有银行的这两个产品才是能保本的。其它的高利息产品,都是要亏本金的;
还有,就是替老人保管银行的卡或者存折。老人手里没有大额的存款,就不能被骗;定期不定期的给微信零钱,让老人觉得,花微信的钱是零钱,还不会不舍得花。
刘建洲 :
谈到网络诈骗,身边有一群人正在步入深渊,而且即使多次提醒,仍然不听劝阻。
1.同事A最近迷恋上一款游戏《封神传奇》,每天早上收宝石转手卖出,声称投资5000,一个月连本带息收回8000左右
2.打着区块链的名义,在微信朋友圈传播,群体都是身边熟人,A 投了两次赚到甜头,然后疯狂拉人头,好像自己也有收益
3.多次劝告是网络传销庞氏骗局,A 仍执迷不悟,声称知道是骗局,但是都在赌谁是最后接盘侠。
在巨大利益面前,不仅仅老人上当受骗,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仍抱着侥幸心理去尝试
活着:
网络诈骗,是防不胜防。各种花样层出不穷,有点时候一不小心就中招。其实骗子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到,这一点我表示佩服,只是走的道不对。
怎么防范诈骗呢?首先要多看新闻,多了解一下当下的骗术革新。其次戒贪小便宜,我们都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子女不在身边的,平时打电话聊聊天,介绍一下当下的流行骗局,不危言耸听,而是讲一个故事。
对于网络诈骗,老人家最好的防范还是用功能机比较靠谱放心一点,说实话对于年轻人诈骗都能屡屡得手,老年人基本上中奖率就更高了。
周 :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被网上认识的朋友带着玩时时彩,亏了一千多我就理性止损了,那时候彻底意识到那就是一个骗局,早期的套话聊天都是为了博取信任。
不论是哪种网络金融诈骗,最核心的是保持自己的理性判断,不能被心中的欲念所主宰,多跟朋友沟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防范网络诈骗主要靠这几点:
1、有自知之明,对天上掉下来的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要有判断能力;
2、不懂的多问人,如果涉及到亲人的一定立马打电话确认,在家里信息未确认之前不要有任何行动,毕竟网络诈骗大多有一个时间窗口,过了就很难达到目的。
帮家里的老人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
首先必须教会他们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其次要告诉他们现在常见的诈骗套路,最重要的是,让他们遇到任何事情第一时间打电话或者开语音视频确认情况,不要盲目操作。
胡朦 :
有遇到过打电话过来,直接询问你是某某孩子的家长吗?说学校里小孩生病了在医院抢救需要医药费。冒充学校老师欺骗学生家长。有些家长听到自己小孩子的名字就慌了神马上就打款过去。
还遇到过打字员兼职的骗局,利用高额回报诱骗你加入会员。这种还算比较容易识破,现在都有那种文字识别工具,基本上不需要打字员人工录入。
网络上诈骗最多的还是,那些莫名其妙用美女图像加过来的人,男性们要抵住诱惑,理性判断,正常来说没有那么多漂亮女孩子整天没事干陪你聊天,肯定是有目的地。
邵斌 :
哎,这个还真遇到过,早多少年前,被带到一个骗子平台去炒黄金,结果被收割了头寸,所谓的老师后来也消失不见了。
我遇到过诈骗手段有:1、盗号借钱;2、伪金融平台骗钱;3、刷好评骗钱等等
坦白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只要被针对了弱点,任何人都会沦陷的,我理解想要防骗只能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同时降低自己的自己的欲望,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被骗的可能性。
如果已经发现受骗,我的建议是及时止损,报任何期望都会亏得更多。
帮家里的老人防范网络诈骗方法:
陪伴,老人的价值观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想改变他们认知难度太大;所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他们幸福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做法。
OCSGSTAR:
说一点,我没对网络诈骗有太多体会,因为现在的信任成本很高,不会在轻易相信什么,反而对线下高段位那种诈骗深恶痛绝。
由于我脱离国内太久,最近一次回国陪家人购物,刮刮奖来这,然后被偷偷调包为一等奖,可以换个玉器,就是一折买,图个开心吉利,但是过程发生其他事情,就没有买。
过了几天网上爆出是最新骗术,之后又去了其他地方,接触了同样的方式。
🍂#网络诈骗#
好了,今天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