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巴山,原名彭明凯,文学学士
播种春天的人
春天是迷人的,山里的春天更迷人。
我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在山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然而,童年的我却没能真正感受到山里春天那迷人的气息,虽然鲜花也披满山坡,鸟语也撒满林间,溪水也潺潺。
虽然童年的我也终日戏嬉其间,可这一切对儿时的我却恍若虚设。
直到有一天,也就是我十岁那年,才真正感觉出山里那迷人醉人的春天。
因为你来到了我们山里。是你把美丽的春天播撒到了我们山村孩子的心里。
以前,山里是没有学校的。山里的孩子只是听说读书能增长本事,可什么叫读书,读书是个啥样子却一无所知。因为没尝过读书的滋味,读书的神秘感便一直萦绕在儿时的心中。
那一年,你来了。你来那一年,也正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你是戴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被发配来山里的。
那时,你还是一个满头青丝的年轻人。
听生产队干部说,你是来这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可山里的百姓却并不轻看你,什么右派、什么走资派,那是城里人的事,山里人只觉得你是有文化的人。因此乡亲们反倒非常敬重你。山里的孩子们更认为你了不起。
有那么一天,我们一群孩子竟心血来潮,一齐缠着你教我们读书。你犯难了,赶紧瞅一眼旁边的干部。村干部也是老实巴交的山里人,是世世代代想认字却与汉字无缘的穷苦人。看到孩子们天真而渴求的目光,也极力怂恿着你。
不知因孩子们童心的感召,还是你知识分子的脾性使然,你真的教我们认字了。没读过书的山里娃好不兴奋哟!
后来,在村干部的提议下,一个简易的学校办了起来。你成了学校唯一的教师。
没有教材,你亲自给孩子们编写。你不仅教我们读书,识字,还教我们唱歌,跳舞。还带着我们钻山林子辨识各种动植物。特别是春天,你教我们认识各类花草。你是一个城里人,却能把山里的各种花草叫出名儿来,而且有的名字是我们山里人从没听说的。我们好不惊讶。
“这叫杜鹃花,”你说,“也叫映山红。”
从那时起,我们才知道,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原来也叫杜鹃花。
你还给我们讲许多山外的故事,给我们讲要如何地学好知识。听到这些,我们感觉多么陌生,又多么新奇啊。
从此,更加激发了我们学知识的信心,童年的我便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到山外去见大世面。
在你的手下,我读了整整七年书,有一天,你对我说:“你可以去考高中了。”
恢复考试制度那年,我果然考上了高中。那一年,我到了山外,也离开了你。
就在那年,你被平反了。据说你要回城了,你原工作的生物研究所要你回去。
四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大学毕业在城里工作多年后,又一次回到了家乡,来到了我启蒙的学校。学校已不再当年的样子,它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坪小学。
预想不到的是,在这里我又见到了你,只是你的一头青丝已染成了满头银霜,恰如这山间洁白无瘕的百合。你说你已是高坪小学的校长了。
问你当年咋没回城,你说这山里太美了,你舍不得离开。
是啊,这山里确实美,可在我的心里,却是因了你才终于觉出了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