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山川履痕】贵州 范玉洪 ‖ 游魁山记

时间:2020-10-18 16:47:21    来源:
文/范玉洪
 
 
时值孟冬,天气犹寒。因参加业务考试,双休留城,所幸暖阳高照,甚喜。考完试,草草吃完饭,携十岁孩童一人,直奔魁山而去。
 
话说魁山,桐梓城东一高山也,绵延数里,属大娄山山脉支脉,山高林碧,旧时为桐城风水宝地,相传为桐城文脉之所在。因地壳板块断裂,山从中裂开,形成断岩,故也称魁岩,山势至此,颇像巨龙被斩首,且有一河从两岩断裂带向东流去,故旧时风水先生留下谶言:“溪水向东流,飞剑斩龙头,文臣不到老,武官不到侯”,古老的谶言为魁山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山中古寺林立,降龙寺、三观殿、观音寺等数不胜数,佛、道相生,香火鼎盛,宗教文化浓厚。又建魁山公园,进行保护治理,成为桐城人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余一直心向往之。来桐城一年有余,虽琐事缠身,也曾三次登魁山,皆因时间仓促,意志不坚,每每只到半腰观景台辙返,甚憾。今考试结束,心无挂碍,天气晴好,有人相陪,意欲一鼓作气,登临绝顶,饱览魁山风采。
 
一入“魁山公园”的大门,便是一米多宽的水泥阶梯路,沿山盘旋而上,隐于林中,路上时有游人来去,林中常闻鸟雀争鸣,互不干涉,自得其乐。每前行百米,皆有路牌温馨提示,既指路,又以童谣形式告知锻炼身体之重要,既指明方向,又鼓励锻炼者努力向前,佛家的善念与道家的修身被一块路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拾级而上,约千米,至三观殿,已是额上珠闪闪,衣衫汗涔涔。大殿金碧辉煌,殿内供奉元始天尊、道德天尊等道家神仙,庄严肃穆,道骨仙风。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源源不断,可见道家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至深。虽是泥塑木雕,却在人们心里护佑着一方平安,得到了至高无上的礼遇。
 
过三观殿,需行临岩险道,虽是水泥阶梯,却窄而陡,右临悬崖,故用铁索数根作栏,以提醒游人注意安全,也可扶栏而上,省力省时。尽管借铁索之便利,经四五百米,到达半山观景台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观景台地势高峻,向外凸起,可观魁山“半璧”之貌,可览高铁飞奔之势,可鉴湿地公园之天镜,可瞰桐城鳞次栉比之高楼。一切尽收眼底,沟壑尽在胸中。轻风徐来,松涛阵阵,抬望眼,松涛就在眼前,顶峰就在眼前,不顾汗流腿软,雄心再次点燃,向山顶进发! 
 
台阶依旧陡峭,左临山坡,右临悬崖,铁索助力也还是很费劲。不过路旁的松林却成了别样的风景。整个魁山长得最高大最直的松树都集中到了临近峰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怪事或是奇迹。此处土壤瘠薄,风大易凝冻,可偏偏松树临危不惧,长得比别的地方都好,也许这就是松树的秉性吧,这就是松树受到人们赞美的原因吧。沿路的高大松树,都栓满了人们虔敬的红丝带,神一样的礼遇,祈求风调雨顺、身康体泰的同时,也表达了进献者对松树的深深敬意。带着这份敬意,听着松涛,浑身顿时充满了力量,一咬牙,我与孩子就等上了峰顶。
 
虽是孟冬,登顶衣衫早已湿透贴背,头上汗滴如雨,红脸热气腾腾,相扶喘着粗气,可每个毛孔都被打开的快感与战胜自然的畅快驱散了所有疲劳,疾步至峰顶观景亭,极目远眺,桐城就在脚下,群山尽在眼底,真能感受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云雾脚下升腾,天地就在胸中,飘飘然若仙立云端,忘却岁年。立云端,觅“龙头”,“龙头”已被繁华所隐,大自然之利剑真神奇,斩出了一地好风水,斩出了一世繁华,如今桐梓人才辈出,“文臣不到老,武官不到侯”的谶语只不过是风水先生酒后醉言罢了。骤然风起,寒气陡来,全身毛孔立刻收缩,瞬觉冰火两重天。抹掉脸上盐花,回望山坡,面东已是陡崖,无路可去,因风大土瘠,只长矮小岩柴,迎风伸展劲枝;面西向城,山微缓,地较肥,高大杉松林立,常年绿意,动听的松涛与鸟唱,均源于此。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领悟“万法自然”的之高妙。
 
沿岩顶山路向北而行,右临悬崖,可观远景,左近茂林,可听涛声。一路怪石嶙峋,路隐其中,小儿急问:“《西游记》是在这里拍的吗?”可见风景之迥异,蔚为奇观。
 
一路北行数里,至观音寺,此处香火鼎盛,香烟缭绕。相传观音菩萨有千万化身,我想,只要心怀善念,众生即是菩萨。瞻仰完神像,日已西沉,众鸟归林,在五彩晚霞里,我们只得踏上归程。一路暮鼓经声,祥和中洗涤尘心。
 
到山脚,已是万家灯火。仰望魁山,巍峨挺立,默默地祈佑着一方平安。晨钟暮鼓,佛号经声,悄然净化着红尘。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赐予,方才有了这一方佛道相生的净土。伴随着暮鼓经声,我也不禁默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作者简介:范玉洪,贵州桐梓人,爱好诗词,热爱文学,系贵州省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桐梓县娄山关镇将军希望小学教师。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