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姑娘Cherry
我一直相信,人需要音乐和人需要爱情是同一回事儿。
人以一个孤独的音符处于一部浩瀚的音乐中,难免恐惧。
这恐惧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心愿,却不知道别人的心愿;
我们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与别人相关,却不知道别人对这复杂的相关取何种态度;
我们知道自己期待着别人,却没有把握别人是否对自己也有着同样的期待。
总之,我们好像听见了那音乐呼唤出蓬勃向上的力量,又好像看见了社会道德另一面的阴沉脸色。这样的落差会产生恐惧,迫使我们先把自己藏起来,藏到甚至连自己也看不到的地方去。
音乐和爱情都是这么回事。
懂了,就懂。
不懂,怎么说都不懂。
爱情难觅,而碰撞心灵的音乐同样难觅。
音乐也属于这样一种不可执取的东西。
好似爱情,缘未到,就无法摩擦出激情燃烧的火花。
从出生起,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空心人。
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全靠读书,音乐,电影,艺术来描述,召唤一个人的生命体验并且焕发出新的方向,再结合自己的精力去填充,进而成长为一个实心人。
而在这个由空到实的过程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时间。
时间让花纹沉浸在了肌理中,让口头上的主张侵入了情感的深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描述的三篇音乐代表作是折射了我个人成长中的三个不同阶段。
事实上,人的成长确实是有阶段性的,年龄层次会匹配不同程度的文学作品、音乐。
当然,展示的三首歌曲只是链条线索,它用来穿插我和父亲的几则记忆。
我在这儿讲述我和他的故事,是为了不忘记他。
忘了朋友是可悲的,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朋友的。
「 七里香 」 -- 周杰伦
90后是流行音乐启蒙的年代,正赶上千禧年后的华语乐坛黄金期。
我们是见证过黄金年代的那拨人,而周杰伦正是这个华语乐坛时代的巅峰人物。
他的每一首歌,喜爱他的歌迷们都可以将歌词烂熟于心,以至于KTV开唱起来,都可以完全不用看字幕,全程低着头跟着旋律就能唱完所有。
在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时期,都有这么一种状态,那是一种尚未得到某种东西的朦胧状态。
再明确一点就是渴望的状态,憧憬的状态,也是最有可能性的状态。
拉开属于我的青春故事序幕的,是一个午休后的温暖课间。
我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封信,我想称呼它为情书更为合适。
这封情书被折了很多次,只是单纯的被折叠,没有附带任何一点造型和美感。
打开后映入眼帘的只有短短几行,天蓝色碳素笔写的字体还算工整,除了右下角落了署名和一颗心,再没写其他内容。
"
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来来回回
我用几行字形容你是我的谁
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
初恋的香味就这样被我们寻回
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
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
几句是非
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
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
♥
看完之后,虽然疑惑不解,但是心跳开始疯狂加速。
那种得到了一个人爱意的感觉使我的脸颊迅速泛红发热。
有那么一个瞬间,很想让同桌知道我收到了情书,向他炫耀一番,但又小心翼翼的把它夹在了英语书里藏了起来,默默享受着这种暧昧的感觉。
不知是得意或是兴奋,那节英语课我上的异常忐忑,一直在期待着放学,也在思考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他讲话。
现在想来,那些细枝末节的心理变化已经无法揣测了,青春就是那种充斥着矛盾和不解的时期,一切散发着朦胧的气息。
那天放学回家后,我一直坐在书桌前发呆。
当我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接受这个男孩出现在我学习生活中的每一天时,突然,我的老爸出现在我的身边,并且成功的发现了这封情书。
那一秒,我怔住了。
自尊心和恐惧感涌上大脑,完全不知我这“古板“的爸爸该怎么对待这件事。
打一顿?骂一顿?去学校找老师和男孩谈话吗?
不知他会选择什么方式处理这件事。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那时候的我觉得不可思议。
老爸只说了一句“快写作业,晚上等你忙完了,我再和你聊聊天。”
嗯?难道就光是聊聊天就可以了吗?
晚上到了临睡前,他跑来我的房间,把门关紧,坐在了我书桌旁边的沙发上,小声问我:“你和班里的男同学关系怎么样?”
我看爸爸的神态很放松,没多想直接答:“还不错,班里的男同学和我关系都不错。”
接着他说,“那可真好,我家姑娘人际关系好,爸爸很开心,那你对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我想了想,作为班里的班长,我好像没有理由讨厌每一位同学,虽然很多时候有极个别男同学很调皮吵闹,我也从未在老师跟前讲过他们的坏话,偶尔还会特殊关照一位“话痨”,避免他被留堂。
“很好啊,对大家都一样。“
爸爸看我回答停顿了片刻,说 “切,我才不信。真的都一样吗?”
我看着他的眼睛,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了,“好像是有点不一样。”
“那我想给你一点建议,你想听吗?”爸爸的身子往前倾斜坐直了一些。
我点了点头。
“那你以后对待身边的男生都要以相同的态度,和男同学关系好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
爸爸不会阻拦你和任何一个男同学往来,但因为是同学,所以要把握分寸。明白了吗?”
说完爸爸摸了摸我的脑袋。
注视着我的眼神肯定又充满了信任。
那晚之后,故事告一段落,我假装从未收到过这封情书。
这篇节选的《七里香》歌词,一直压在我抽屉的最深处。
然而,关于一点我一直很好奇。
有时赖床偷懒的周末,老爸会特意在电视点播「 周杰伦2004无与伦比演唱会」,并且在唱《七里香》的时候大喊我,“丫头你快起床,你听这唱的是哪首歌?”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爸爸是怎么知道那封信来源于七里香呢?
其实在后来的多年时间里,我青春成长路上关于男孩的故事,并没有停止过。但是我始终记得那晚爸爸和我的对话,他无条件的信任我,从未怀疑过我。
其实自己现在回过头看,那时候所谓的爱,就是青春路上泛起蜻蜓点水一般的涟漪, 因为十二三岁的我们,还不懂得何为爱。
爸爸知道那时候我们不懂得,所以他不怪我。
想想时间是个有趣的过程,青春年少的时候我们向往的浪漫是拥有占有对方;
再后来长大了一些,我们渴望拥有的更多,不止需要拥有还需要承诺与约定,这样便可以永永远远在一起;
再大了一些之后,陪伴、承诺、约定,还要有一起追逐的梦想,实现所谓的社会价值。
而后来的后来突然有一天,我们幡然醒悟。
浪漫是能够舍弃,只有懂得舍弃,相互给予自由的人,才是最浪漫的。
为什么从前我们不了解这种浪漫?
别怪自己,那时候我们还不懂得。
「 火车开往冬天 」-- 朴树
我的家不仅坐落在一条铁轨旁,小屋的上空同时也是飞机降落在这个城市的必经之路。
幼时的记忆中,脑海中充满了火车轮子转动的声音、飞机引擎飞转的轰鸣声。
这些声音到现在为止都可以治愈我的失眠症。
那时候我常常站在火车轨道路口瞭望,不知这火车要开向哪里,也不知道天上飞机要飞往哪里。
不管人在哪儿,总有置身事外的迷离感。
这种迷离感是一种焦虑,像河流中流淌的水一样昼夜不停。
我极度渴望坐上一列开往远方的火车,或者是一班飞往任何地方都可以的飞机。
长期以来固守着一片封闭的生活,使得我等不及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而走出去,这三个字是爸爸对我说的最多的三个字。
他常把我比作是一只可以飞越雪山的鸟,只有不停的离开回来,离开回来,才能知道真正想要的生活在哪里。他讲过一个故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千零一夜》里面有一个故事。
巴格达的一位富人,坐吃山空,把自己的财产全部挥霍掉了,然后变成了一个穷人,每天都在梦想着能否回到过去的富裕的生活。结果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出现了一个智者,对他说“你的财富在开罗”。
他第二天没有任何犹豫,背上包裹就去了开罗。
结果被抓到警察局,他告诉警察,我是因为做了这么一个梦,所以我到开罗来寻找我的财富了。
那个警察局长说“你这个蠢货,我做过两个这样的梦,说我的财富在巴格达,梦里还有一个什么样的院子,一棵什么样的树的下面。”
那个人一听就是他的家。
他回到家以后挖下去,没想到,真的挖出来了财富。
其实,真正的重点在于走出去,迈开步,只有真正做了,才有可能做到。
只有离开了你最熟悉的地方以后,再回来的时候,你才真正的知道你真正的财富在哪里。
父亲最后一次送我离开,是和母亲一起的,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们在航站楼的门口说了再见。
“爸妈,我走了”他没有任何反应,呆滞的眼神似乎是看向别处,那一刻我心里一阵心酸,并不曾知道他的命运即将在我前进的路上化作微风,正在无形的消散,我那时带着势必要出人头地的决心离开,然而没有想到,在我们三个人的世界中,意外和明天,是意外先来了。
三个人变成了两个人。
又过了很久,我一个人的生活在上海展开,最初来的时候我很迷恋那些宽阔的街道,时常在夜晚的十字路口张望,四周的高楼使我麻木在大城市的幻觉中。
所有的一切都包裹在这隐藏的黑暗中,也许是第一次坐飞机就是在午夜,当小小的我随着不多的人群,走出航站楼,看到那个闪着航标灯的庞然大物,浑身的疲惫一扫而光,舷窗透着暖黄色的光,心里有块角落突然融化,心中的声音在说。“到了远方!”
喜欢飞机在夜晚航行
喜欢飞机在夜晚降落
喜欢看夜空中飞机驶过
刚刚穿过云层的时候,夜晚的城市在下方出现,阴森森像是一座巨大的火山。岩浆蔓延成一张网,灯光与建筑翻滚着,深不可测,没有一丝生命的气息。
而我乘坐的庞然大物不断的向它靠近靠近,义无反顾的姿态,送去给这火山吞没。但再靠近一些,岩浆不见了,星星在公路上流淌成河,景象变得梦幻起来,仿佛我们正准备一一个猛子扎进银河里。不安消失了,喜悦升起,落地心安。
在这黑暗中,它是可以孕育很多遐想的。
我们太看重了白昼,常常忽视了黑夜,生命中有大于一半的时间是在黑夜中度过的。夜深了,人静了,心神却还可以奔腾和神游。
夜色浓重,地面灯火闪烁如星子,飞机航标灯闪烁亦如星子,它以一种召唤神迹的方式划过,甚至我们可以悄悄许个愿。
因为夜航的飞机代表着一个新的城市,一段新的故事,和无尽的远方。
「 啊朋友再见 」-- 野孩子乐队
很多歌曲不适合分享自己静静听就好,孤独感总会生出无穷的心酸与悲痛,没有人想听一点你的孤独感,你也不想说给他们听。
听歌似乎像一位老友讲述他的生活,我默默听着,心留下了笑,留下了泪。
好歌是值得反复体会的,否则就只是拿来娱乐的,思想性决定作品的高度,这才能被称之为艺术。野孩子乐队的歌会让我在很多时候感觉到,好像他就坐在我旁边,而他们唱的故事就是我不能分享的关于大西北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我现在想起来,很多时候我在对抗和反叛的过程中,是享受自己被打压的过程。
如果我的世界太顺利,我会不安,会觉得一定是因为有人替我承担了他不该承担的。
时常矛盾,感觉黑暗的日子伤害我再多一些,我的绝望越深,当我从绝望里面出来的时候,我才会越好。
这么想来,或许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吧。
不确定性意味着自我还在进化,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什么年纪要做什么事情,在我这里或许不会成立。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才会导致一些想要的事情自然发生。
引用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句
“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一定是那最好的来选择我。”
那一天早上 从梦中醒来
啊 朋友再见吧 再见吧 再见吧
那天早上 从梦中醒来
侵略者闯进了我的家
那天早上 从梦中醒来
侵略者闯进了我的家
啊游击队员 快带我走吧
啊 朋友再见吧 再见吧 再见吧
游击队员 快带我走吧
我实在不能再忍受
游击队员 快带我走吧
我实在不能再忍受
啊如果我在 战斗中牺牲
啊 朋友再见吧 再见吧 再见吧
如果我在 战斗中牺牲
你把我埋在那山岗上
如果我在 战斗中牺牲
你把我埋在那山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