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约翰·丹佛( John Denver)丹佛和埃尔顿·约翰有些相像,两人的名字中不仅都有一个约翰,而且还都用的是艺名;两人都爱戴眼镜,也都在眼镜片后面隐藏了一些个人的秘密。丹佛原名叫做约翰·德臣多夫( John Deutschendorf),1943年12月31日生于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他的父亲是美国空军的飞行员,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爱上了飞行。不过,在他上小学的时候,他的祖母给了他一把吉他,从此他的爱好就又变成了音乐。五十年代民歌热时期,丹佛也开始唱起了民歌,并认真考虑要做一名职业民歌手。后来他加入了民歌三重唱小组“查德·米切尔三重唱夜同就成了明星。在随乐队巡演的途中,他们常常被邀请去参加狂欢派对。丹佛却是一个很正统的人,既不喜欢喝酒,也不喜欢乱追女孩,所以他常常独自一人留在旅馆里。1966年的一天,他决定自已一个人也狂欢一下,他买来一些香肠和六罐啤酒,独自回到旅馆里,一个人把它们全部消灭干净,然后拿起吉他,乘着酒性写下了一首名叫《乘喷气机离去》( Leaving on a Jet Plane)的歇曲。这首歌后来被PPM听到了,他们翻唱了这首歌,却一直没有红起来。直到1969年,一个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电台DJ的女友怂恿他在电台里不停地播放这首歌,结果听众反映热烈,这首歌才一跃冲上了排行榜的第一名。说来也许你不相信,这竟然是PPM演唱生涯中的唯一一首冠军单曲
1969年,“查德·米切尔三重唱”解散了,丹佛决定单飞。可在试了十六家唱片公司后,竟然没有一家愿意收留他。这大概是因为他的形象有些“另类”。这倒不是因为他反传统,而是正相反。那时的民歌手要么像“知识分子”一般深沉痛苦,要么如“嬉皮诗人”一样洒脱狂放,而丹佛却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有一种充满阳光的健康形象。演唱时他特别爱搞笑,有时他做得过火了就会给人一种傻呵呵的农村孩子的感觉。因此丹佛在美国民歌界人缘并不好,许多人把他看作是低智商的乡村歌手,很少有人真拿他当回事。最后,RCA终于答应签下了他,而他于1971年在RCA出版的第一张专辑就让所有持怀疑态度的人大跌眼镜。尤其是专辑中的那首《乡村路带我回家》(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更是大受欢迎,后来成了他的标志性歌曲:
乡村路带我回家
有如天堂般美丽的西弗吉尼亚
蓝岭山脉间蜿蜒的河流名叫杉南多瓦
山村里的生活古老得像那些大树
又年轻得如同微风中的群山,越发显得挺拔
(重复)
乡村路带我回家
回到那美丽的西弗吉尼亚
去见我的大山妈妈
我所有的记忆都围绕着她
一个矿工的女儿,从没有离开过家
家乡的夜空,繁星点点
烈性的农家酒,呛得我满眼泪花
天早晨她给我打来电话
广播中的歌声让我开始想家
一边开车我一边在想
其实我旱就应该回家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s, 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 growin' like a breeze
(Refrain)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All my mem'ries, gather round her
Miner,s lady, stranger to blue water
Dark and dusty
ainted on the s
在七十年代中期,丹佛几乎是唯一可以在销量上与埃尔顿·约翰抗衡的美国男歌手。他的单曲《在那高高的洛基山上》( Rocky Mountain High)、《安妮之歌》( Annie's Song)和《阳光照在我上》( Sunshine on My Shoulders)等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可与此同时,美国的摇滚界也开始对丹佛大加嘲讽,说他是个弱智的乡村小丑。而他在一些搞笑的电视节目中的糟糕表演也确实给人留下了把柄。七十年代以后,丹佛开始把大部分精力都投身于环保和公益事业中去,他的唱片也卖不出去了。他开始酗酒,曾因酒后开车两次被警察抓住。他的婚姻生活也亮起了红灯,在和第一任妻子安妮离婚后又和一个澳大利亚女歌手结了婚,但这段婚姻也没有维持多久。据他的好朋友后来透露,丹佛其实患有抑郁症,他那阳光般的公众形象有一半倒是在给自己鼓气。九十年代中期,他决心东山再起,创作了一系列新歌,并打算开一次全美巡演。可就在这时候,也就是1997年10月12日,热爱飞行的丹佛却把自己驾驶的飞机开进了海里,不幸离开了人世,死时还不满五十四岁。
七,卡朋特兄妹( The Carpenters)如果硬要从七十年代的美国挑出一支在销量上能和埃尔顿约翰抗衡的流行乐队的话,丹佛恐怕还得让位给这对兄妹演唱组。如果说丹佛在美国摇滚界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的话,那么这对兄妹演唱组简直就是被虐待了。可如果你去问那些三十岁以上的中国人:你们最喜欢听哪一支美国乐队的歌曲?答案恐怕还得是这对兄妹。他们是流行音乐的宠儿、摇滚乐手的死敌、中美文化交流的先驱。
这对兄妹来自美国东北部的康涅狄格州,哥哥理查德·卡朋特( Richard Carpenter)生于1946年10月15日,擅长弹键盘和作曲,比他小四岁的妹妹卡伦·卡朋特( Karen Carpenter)是鼓手兼主唱。虽然说他们的唱片中也有吉他贝司鼓这“摇滚老三样”,但他们的音乐完全没有摇滚乐的影响,而是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的延续。自从1969年兄妹俩签约A&M唱片公司之后,他们出版了一系列热门专辑,销量均在数百万以上。他们的成就更多地表现在几首热门单曲上,由兄妹俩演唱的《在世界之巅》( Top of the World)、《超级明星》( Superstar)、《歌唱》(Sing)、《我们才刚刚开始》(We' ve Only Just Begun)等歌曲均可称得上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起码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们最有名的歌曲要算是下面这首《昨日再来》( 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再来
年轻时我是那么迷恋收音机
我会守着广播等待我最喜欢的歌曲
当歌声响起后时我会一直跟着唱
它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欣喜
那段快乐的时光仿佛没过多久
可现在它们都去了哪里?
现在它们又回来了
就好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再次相聚
我又一次听到了那些熟悉的歌曲
每一个沙拉拉都是那么悦耳
每一句感叹词都是那么好听
当他们终于唱到那段
男主角伤了姑娘的心
我仍然会像昨天一样
伤心的泪水沾湿了衣襟
回想起过去了的好时光
真让人感到伤心
我喜欢跟着唱的那些歌曲
都是关于那美好的爱情
我记得住每一句歌词
曲调也都是那么动听
我仍然喜欢这些老歌
它们让我忘掉岁月的无情
每一个沙拉拉都是那么悦耳
每一句感叹词都是那么好听
这些老歌让我想起了过去
发生过的那些有趣的事情
还有一些歌曲会让我重新流下眼泪
就好像再一次回到了过去
Yesterday Once More
When I was young I'd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for my fav'rite songs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It made me smile
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and not so long ago
How I wondered where they'd gone
But they re back again
Just like a long lost friend
All the songs I love so well
Ev'ry sha-la-la-la ev'ry wo-ho-wo-ho still shines
Ev'ry shing-a-ling-a-ling
That they're startin'to sing so fine
When they get to the part
Where he's breaking her heart
It can really make me cry just like before
It's yesterday once more
这首曲调优美的歌曲是卡朋特兄妹的经典之作。怀旧的主题,伤感的演唱,听者仿佛又跟着他们回想起那无忧无虑的童年。这种毫无时代感,谁也不反对,谁也不得罪的流行歌曲当然要被摇滚乐爱好者们所讨厌了,但却深得流行歌曲的要旨。
七十年代初期,在“创作歌手”风格的带动下,美国乐坛出现了一批像卡朋特兄妹这样的软性流行歌手,如“面包”乐队( Bread)和戴维·卡西迪( David cassidy)等,他们和六十年代初期的法比安等歌手一样,属于唱片公司专门制造出来以吸引小女孩的音乐,后来人们把这股风潮叫做“泡泡糖现象”( Bubblegum)。他们虽然唱得都是一些“软摇滚”,但却通常不被称作民歌。卡朋特兄妹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国内许多听众都把他们叫做美国民歌,但其实美国出版的大多数有关民歌史的书都很少提到他们,他们在美国的知名度大概还不如中国,现在的美国人即使知道他们,也大都拿他们当笑料。哥哥理查德曾经向记者抱怨说,他不明白为什么美国的所有播滚史书都会为“披头士”和鲍勃·迪伦专门写一个章节,而销量一点也不逊色的卡朋特兄妹却都不约而同地只被提一下名字!看来理查德的愿望这辈子是无法实现了。不过,不管那些乐评人们怎么说,不管被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只要有人喜欢他们,他们的音乐就有存在的价值。
可惜的是,卡伦·卡朋特于七十年代末期染上了神经性厌食症,人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
1982年,年仅三十二岁的卡伦不幸死于心力衰竭,一代歌后就这样悲惨地离开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