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作者念念
周末的夜晚,安顿孩子入睡后,抽时间去看了电影《大约在冬季》。
因为是夜场,人并不多,我带着一点倦意,坐在位置上,感受一场跨越了28年的爱情。说不感动是假的,但好像也没有因此而唏嘘流泪的冲动。
毕竟人到中年,已然过了对爱情抱有幻想的年龄,也越来越能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完全就是一场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造化,真的不是所有的爱都能有终成眷属的运气。
但爱情依然是美好的,是值得回忆和期盼的,这是我坐在这里观影的原因。
这大概也是编剧饶雪漫所要表达的深意之所在。
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却也是最能催人成长的部分。只有爱过,痛过,错过,遗憾过,我们才能在各自的选择和等待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
据说,作为齐秦的忠实歌迷,饶雪漫早在四年前就开始构思这部电影,直到两年前,才以歌曲《大约在冬季》为灵感完成创作。
电影的开头也很应景,直接就是以1991年齐秦在北京所召开的狂飙演唱会来拉开相识的序幕,而歌曲中的那句“轻轻地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则奠定了这部电影的基调。
那就是,离别。
很显然,这是一部关于爱而不得的电影。
相比与其它的纯爱影片,它之所以能扣动许多人的心弦,是因为电影在男女主角身上演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
男主角,齐啸,从台湾来到北京开影楼,有着帅气的外表,温柔多金,进退有度,几个眼神,几个动作,就轻易俘获了安然的一颗少女心。
但在他的成熟背后,其实早已洞悉了爱情脆弱且无常的本质。所以每当生活中遇到变故,和感情不可避免发生冲突时,他就会毅然地转身离去,只留给安然以背影和眼泪。
齐啸是爱安然的,只是在他的爱情观里,现实永远凌驾于爱情之上。远在台湾的家,重病的父亲,入狱的哥哥,这些于他而言,才是无法割舍的亲情,与之相比,爱情则显得过于奢侈且沉重。
他渴望爱,却又无力承担这份爱,只能不断在犹豫和矛盾中舍弃心爱之人。
在飞机上,齐啸写给安然的那封信,无疑也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明知相聚是奢华,别离才是常态,却依然渴望爱有生路,渴盼与你重聚。
可事实是,从他选择一次次隐瞒内心,独自负重开始,他们之间的爱就注定会是失败的。因为没有人会一直站在原地等待,更没有一份爱会经得起一再的误解和伤害。
所以,作为观众,我想大部人应该都和我一样,更喜欢女主安然的角色。
电影中的安然,是北师大才女,不仅有才华,而且年轻漂亮,热烈勇敢,从演唱会上的初相遇,到教授家中的再相逢,她几乎是毫无保留地爱上了齐啸,而且爱得义无反顾,不问得失,不计代价。
在她眼里,齐啸是完美的,但也是残忍的。这个男人,总是在带给她短暂的欢喜之后,又把漫长的离别还给她。
而每次面对齐啸的离去,安然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犹如被遗弃的孩子,停在地原地,不肯说一句再见。
她固执地爱了他整整八年,这八年里,她日渐褪去初出校园时的青涩,逐渐在历练中学会了强大自己,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职场女性,唯一不变的,依然是对他的眷恋和不舍。
只是再深情的等待,终究也会有累的一天。最后一次相见,安然无奈地选择了放手,留给齐啸的同样也是一句话:谢谢你给我的爱,让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但从今往后,我不想再活在等你的日子里了。
一段看似有着浪漫开始的感情,自此变成了他们一生的遗憾。
说到电影中最让我伤感的画面,并不是后来的分别,而是他们相恋之初的甜蜜场景。
每次看到安然沉浸在幸福中的神情,都会替她感到莫名难过。如果当时的她能够知道,往后余生,将要用漫长的思念来偿还眼前的快乐,她还敢不敢投身去爱?
如果能够预见,故事的结局会有那么多悲伤,她会不会宁愿不曾遇见?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每个都只能担起自己所选择的命运。无论是安然,还是齐啸,也都没有错。他们只是没有相遇在对的时间里,注定无法给予彼此所想要的爱与陪伴。
爱不逢时,只能错过。
在齐啸和安然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安然,多像年轻时的我们,对爱充满幻想,满腔热情,哪怕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觉得只要有情就能饮水饱。
而齐啸,又像是后来的我们。总是犹疑、纠结,权衡利弊。也不是不需要爱,只是顾及得太多,也背负得太多。
我们都曾怀着安然的热烈走进爱情,却在最后,活成理性的齐啸。而很多爱,最终也都因此而输给了生活,败给了无奈。
为了写这篇影评,我特地去翻看了不少评论。其中最触动我的,是一个叫smile的姑娘所写,她说:大概只有曾与安然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才能切身体会那种从未被坚定选择过的痛苦。
这世间,俯仰皆是无疾而终的感情,许多人的心底,一定也曾住着一个爱而不得的人。
然而,我们也许也要承认,那些为爱所苦的人,很多时候,其实也在亲手制造遗憾。就像屡屡将幸福拒之门外的齐啸,就像对前尘往事恋恋不忘的安然。
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总是无法坚定地去爱,总在有意无意地伤害着真心对待自己的人。
往往只有在等到时过境迁,蓦然回首时,我们才会意识到:爱情里最大的遗憾,其实并不是不能在一起。而是当时的自己,从未在拥有时用心珍惜爱,也从在失去时,真正为爱而努力过。
写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及电影的男配,于枫。因为在我看来,他才是最懂爱的人。
他一直都知道安然对齐啸的感情,却不曾有过任何不甘与计较,依然陪她哭,陪她笑,陪她恋爱又失恋。
他也从不自诩爱,却每每出现在安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为了怕安然冻着,他守在演唱会门口,特意带着保暖衣物接她回家,却偏偏说是路过;安然一心想要留在北京,却苦于找不到工作,他就默默助力,亲手为他做简历、投简历。
就连最后的求婚,他也是缘于实在不忍心看着安然再被爱所伤,才开口说:以后,让我来照顾你吧。
与齐啸相比,于枫在整部电影里都没有说过一句浪漫的情况,但他的一言一行,又无一不渗透着爱。这样的感情,看似沉寂,却无比坚定,令人感动。
对于枫而言,爱有没有回报也许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无愧自己的选择。
看他对安然的爱,总是会让我想起罗伊·克里夫特的那首诗: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因为爱你,所以我愿意去守护你,愿意为你付出,我心甘情愿,也无怨无悔。
如此,才是爱一个人最坦然无畏的方式吧。
4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关于你的爱情,有没有遗憾?
回答的人有很多,当然都与遗憾有关。有人遗憾最后一次见面时没能好好告别,有人遗憾没能说出未完成的话,有人遗憾没有尽力去挽留。
可要知道的是,无论这些遗憾有多深,其实都没有回味与提及的必要了。因为回忆就是回忆,它只代表过去,而未来需要我们以全新的姿态去创造。
就像电影的最后,时隔28年,安然和齐啸重逢在演唱会的现场。在饱尝爱而不得的遗憾过后,她终于听懂了这首歌的深意,也终于学会了释怀,不再纠结于往事。
坦白讲,我特别欣赏这个结尾。
不必美化遗憾,遗憾就是遗憾,不如鼓起勇气面对它,与它好好告别。
该爱的时候尽情爱,该转身时也别纠缠,这样才能腾出位置给那个对的人,才不辜负下一任的爱。
历经千帆,总有一天,我们会懂得:
最好的爱情,不是完美无憾,而是你来了以后,再也没走;最动听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我要陪你一直到老。
愿你遇上这样的人。如果不能,愿你成为这样的人。
—END—
作者简介:念念,80后女子,念念沐心主笔,可文艺,也可理性,坚信只要念念不忘,岁月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