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林华,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原因在于她那出人意料的坦白。问她怎么看待“剩女”现象,她坦率地说“我自己就没结过婚,我不是回答这个问题的理想人选”;问她怎么看待“第三者”问题,她坦率地说“我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太多女性朋友问过我了,我就是个女性牢骚回收站”;问她怎么看待著名的“兽兽门”,她坦率地说“这是个典型的‘80后’问题,而我只能给出一个‘50后’的回答”……但是,作为著名的女性问题专家,林华对当今中国女性的处境、困惑、焦虑,显然有着清晰而深刻的了解。
不要因为“剩下”而感到焦虑
当记者提到“剩女”现象时,林华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法国女艺术家,认识了一位中国厨师,很快就嫁给了他。每当她谈起自己的丈夫时满脸幸福:如果愿意,我天天都能吃上中国大餐,这是多么好的生活啊!如果夫妻两个都是中国人,他们会不会享受这样的快乐?
所谓的“剩女”现象,我觉得是社会舆论的过分强化,加重了这一现象受关注的程度。而作为“剩女”本人,完全没有必要焦虑过度。
中国式的婚姻崇尚“匹配”,总觉得男性的综合分应该比女性高一点,这样双方都能自然接受。现在情况起了微妙的变化,出色的女人越来越多,而男人们似乎还没准备好。就算女性已经不想“高攀”,但多数男性仍然不愿“高娶”。我觉得在这方面,男女双方都有必要自我检讨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我注意到,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丈夫已经完全能够接受妻子比自己工资高或者地位高的现实,他们认为两个人共同分担生活的压力比一个人独自扛来得幸福,更何况那些得到社会承认的女性在生活上的悟性也许更高。
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现在衡量人的方式过于单一,做什么工作、赚多少钱,是判断你成功与否重要标准。其实生命是一个360度的多面体,一个人的价值也要全方位来看。我去瑞典访问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华裔女导游,她已经在瑞典生活了十八年。她告诉我,瑞典人谈恋爱,第一句话往往是“你对什么感兴趣”,由此展开话题,从音乐聊到美术,从运动聊到旅游……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至于你从事什么工作、每个月赚多少钱,则是非常边缘性的话题。
我理想中的女人应该可以在两个频道间来回切换。有时候,她可以身披铠甲驰骋职场,同时自己好好爱自己,这是一种能力和魅力。有时候,她也可以脱下铠甲温柔似水,做一个站在男人身后并能激起男人斗志的女人,这是另一种能力和魅力。当你处在第一种情况下的时候,完全不必焦虑,而且应该因此而自豪。当然,我并不喜欢女性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职场上一比高下,而应该腾出相当一部分精力用于关注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妈妈”不是一种“牺牲者”
职业女性因为担心影响工作,很多“80后”因为害怕变成“孩奴”,都不敢生小孩。林华分析说,中国传统妈妈形象一直是“无私奉献”甚至是“忘我牺牲的”,强调了妈妈的辛苦,而忽略了妈妈的乐趣,无形中造成女性很大的心理压力。关于母亲文化,目前有两种观点并存。一种偏向传统的观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母爱是无私的;另一种比较现代的观点,认为做母亲的过程是和子女一起成长的过程,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享受。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我自己没有孩子,但我同样需要有一个母爱释放的对象,于是我把我弟弟的女儿“借”来玩玩。我们玩得很尽兴,居然还玩出了一本书,书名叫《有个女孩慢慢长大》。
我曾经去杭州做过一个节目的嘉宾,女主角是位单身母亲,儿子七岁时又双目失明,生活非常艰难。妈妈每天训练儿子干活,烧水,做饭,儿子因此吃了不少苦。这位妈妈说:不是我狠心,实在是我能照顾他的日子有限,如果现在不训练他,以后他要吃的苦就更多了。十年后,儿子经过手术恢复了视力,继而考进了艺术院校,前程一片光明。现场有一个互动环节,我问儿子:你知道妈妈的梦想吗?儿子说:知道,我妈妈一直想住一套有阳台的房子,帮她实现这个梦想是我的责任。我追问:什么时候完成,有期限吗?儿子自信地回答:三年。做完节目后我和母子俩私下交流,做妈妈的告诉我:人们总说母爱应该是不求回报的,我觉得不对。我对我儿子是有要求的,我从来不觉得这是自私,而是我们母子间一种良好的互动。以前他是我的动力,现在我是他的动力。我所有的能力,都是在为儿子付出的过程中获得的。我欣赏这位母亲,她把母爱演绎得很完整,她的能干和坚强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习惯。
现代女性要谨防“内耗”
当谈到中国影视作品中“第三者”泛滥的话题时,林华指出,婚姻犹如一场双人舞,如果一直处于捍卫婚姻的紧张状态中,这样的舞蹈是不好看,也是跳不长的。
最近一年,我上了十多个课程,都是关于心灵成长的。这些课程让我认识到:一个人要学会走进自己的内心,只有当你的内心和谐之后,才有可能与周围的人和事达到和谐。相比之下,有些女性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她跟自己都无法相处,更何况与别人。她说出来的往往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她所做的往往和内心的想法背道而驰,这样的女人自身的内耗就很大。
好的婚姻确实需要经营,但这种付出应该是自然的、用心的、到位的。倘若你的生活真的出现了问题,你所要做的第一步也是把自己理理清楚,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为了这些想要的东西,自己愿意付出什么,然后非常清晰地去面对去解决。
有一个信息很有意思,在好莱坞,很多男明星的太太整天担心哪天老公回家,突然对她们说:亲爱的,房子归你,自由归我。因为这份担心,这些明星太太到处在寻觅驻颜有术的方法。有关婚姻专家建议:这样太累了,与其防不胜访,不如把精力用在提升自己上。
如果你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够做到的全部,而对方仍然无动于衷,这样的婚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从“优秀”到“感恩”,女性的成长史
记者本想让林华列出她个人最为欣赏的一些女性特质关键词,没想到,林华坦率地“供”出了她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也是一位女性的成长史。
作为一名女性,最早的时候,我向往的一个词是“优秀”。为了靠拢这个词,我一直很努力,也获得了非常正面的评价。当我“优秀”了几十年之后,我突然发现,一个只是“优秀”的女人太争强好胜了,她会把自己逼得很紧,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擦伤了周边的人。我还发现,很多著名的优秀的女人,其实活得都不生动。
几年前,我喜欢上了“优雅”这个词。我认为“优雅”就是内外兼修,外在美丽,内在智慧,并以最恰当的气质表现出来。
但我很快发现,你站在一个优雅的女人身边,会觉得有点累,因为她会把你给比下去,这种感觉让人不舒服。于是我又喜欢上另外一个词:“可爱”。可爱的女人会顾及对方的感受,不会对周围的人形成压力。
继“可爱”之后,我慢慢地喜欢上“温暖”。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女人,同时我也非常喜欢让人感觉“温暖”的女人。
现在,我发现有一个词对我们来说是太重要了,那就是“感恩”。当你有了感恩之心时,你的整个生命都会不一样。以前我们总认为成功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但当你带着感恩的心情去看待你所拥有的一切,就会意识到其实是你周围的人不断的在成全你。当你带着感恩之心再去做事情的时候,哪怕是很辛苦,也会感觉心里很柔软,此刻你就是一个感性的女人。(孙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