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不要正确地活成一张面具

时间:2020-10-18 17:28:47    来源:
原创: 高原麦客
 
前一段时间,重读《武志红心理学科》,里边讲到的主角是PALA订制旅行机构的创始人孙博的故事,印象深刻。我没有想到,一个人按照本心活着,会活的如此成功洒脱,也就是心理学大师武志红说的:“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文章中的孙博,是一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她有个说法,说是对一个北京人来说,地球上最远的地方是南极,可你如果坐50个小时的飞机,再徒步一小时,就能达到,还有哪个地方你去不了?而孙博就是这样一位率性而为的人。
 
作者和孙博一起在餐馆里吃饭,外边走廊里有人大声说话,声音有些喧闹。孙博马上叫来服务员,让关上里外两道门,要求服务员从另外一道门进来。她给作者的感觉是,她做事从不纠结,一旦自己被干扰,立即行动,不去考虑身边人的感受,也不担心服务员的反应。她没有敌意,对吵闹不反感,也没有向服务员表示不满。
 
孙博是她奶奶一手养大的,而她率性而为的品质,正是奶奶一手养大的。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中午不睡觉,老师找奶奶谈话,希望奶奶能做点什么。结果孙博的奶奶出乎意料真做了件匪夷所思的大事。她竟然辞了工作,专门来幼儿园做校医,她奶奶当时可是北京很有名望的医生。
 
这样中午的时候,奶奶就可以陪着孙博在她的医务室睡觉。奶奶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满,然后就自己办起了幼儿园。
 
小学生初中时,按照成绩,本来孙博可以上最好的学校。结果她却选了很一般的学校,只因为那个学校的校服很漂亮,而孙博的父亲竟然同意女儿的选择。
 
她的整个人生,就是这么任性。很多人一定会想,这样下去,一定会养出熊孩子来。但在孙博身上,你绝对看不见被惯坏的特征,相反她却是一个非常温暖,体贴入微的人。
 
之所以今天用了很大的篇幅讲孙博的故事,正是因为,很多人因为世故圆滑,最终活成了一张面具。而在现实世界,有时候你竟然分不清对方说过的哪一句话是真,哪一句话是假。要靠猜测和揣摩对方的心思,才能明白对方是怎么想的。在这样的关系中,最终失去了自我,活成了别人的影子。
 
下边我来再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有一位特别精明能干的同事,前一段时间遭遇了工作上的尴尬。他是那个部门的小领导,有个针对他们部门的业务知识培训。因为时间紧,他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前给他发了文件。按照惯例,他应该在单位没有正式收到文件之前,把这件事情汇报给单位领导。
 
结果他也确实去了领导的办公室,向领导汇报了此事。当时领导房间里还有其他人,他汇报完毕后,领导点头示意。他以为已经把开会的事情向领导交代清楚了,就向本部门人员提前通知了去外地开会的消息。
 
结果第二天,公司才收到开会的文件,文件上并没有说明这次参加培训人员的条件和限制。单位领导就安排了其他几个部门人员参加这个会议。两拨人因为不知情,在同一天下午同时赴开会的地方,去参加这次会议。当这位同事知道这件事情后,不知所措,完全乱了阵脚。
 
他想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给领导听,还没等他开口,还是被领导训了一顿。说他自己办事不力,出了问题推脱责任。还质问他什么时候向自己汇报过此事?最后这位同事大包大揽了此事,说是怪自己,是自己没有向领导汇报清楚,才导致这件事情的发生。
 
最终领导原谅了他,并对开会的人员进行了重新调整。反观整件事情,领导错了吗?好像也没有。因为当他去领导办公室,汇报开会的事情时,办公室确实有人,领导的注意力并没有在他说的这件事情上。
 
那是他错了吗?从头到脚,在他身上找不出丝毫的破绽。无论开始的对,还是中途的错,到最后他主动承担后果,好像理应那件事情,就应该那样去做。但我还是感受到一种悲哀。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如果缺少真诚的表达,就会失去自我,成为所谓的“滥好人”。
 
再说一个我认识的朋友,他的年龄已经过了晋升的年龄,而他干工作却越来越顺风水,不但领导喜欢他,而且同事们也非常喜欢他,因为他是一个敢讲真话的人。无论是向领导汇报工作,还是讨论一件事情,或者是反映某些问题,他都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单位,像他这样的人真的不多。他性格鲜明,做事直抒胸臆,从不畏忌别人怎么看他。虽然身处一个非常尴尬的年龄,但在他身上,却看不出任何抱怨,愤懑和不平。他给大多数人的感觉是,率性而为。以前他可不是这样。
 
有一次,和这位朋友聊天。我问他,使什么是他变成今天的样子?他想了想说:“无欲则刚”,并且讲了关于他的一些事情。他说:“一个人在没有目的和私欲的情况下,才能显现出真实的一面。因为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做事上去,不考虑个人的得失,所以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问:“那你以前是怎么做事的?”他说:“以前有想法,做事患得患失,生怕因为说错话,或者干错事,领导对自己有看法,影响自己的前途。做事的时候,总会考虑,我做的这件事情,领导能不能满意?是否和领导的意图合拍?整天战战兢兢,如履刨冰,揣摩别人的心思。但越是这样,越容易做错事情。”
 
“到最后,都不会做事了,因为总顾全别人的感受和体会,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主见的人。那种感受非常强烈和痛苦,就仿佛你说的所有话,你干的所有事,不是由你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自己成了别人的提线木偶或者道具。”
 
“你知道吗?那时候,我的头脑里经常会飘出两个字“奴性”。我低声下气,趋炎附势;我牵强附会,阿谀奉承。到后来,连我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连我自己都讨厌自己。可每天早晨往单位走的时候,我依然会换上另外一张面具。时间长了,我见谁都是一个德行,卑躬屈膝,点头哈腰。那张面具就像是长在脸上一样,很难揭去。”
 
“没有人要求你那样做,可你就是身不由己。你怕自己不那样做,会不被别人拒之门外,会受到别人冷落,会被边沿化。到最后,损失的是自己。”
 
“单位上规定,45岁就退出预备干部的行列。别人都为此事惋惜,而我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放松。我去了小酒馆,要了几个小菜,一瓶白酒,喝的酩酊大醉。第一次说了粗话,'狗日的前程,为了你,让我背负了这么多年的负担。以后我再也不需要看别人脸色,我要活出自己的本色。”
 
从那以后,他变成了一个不好惹的角色。但同时,他做事的风格大变。他不再顾及别人感受,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很多新点子,新创意层出不穷。同时,工作也带给他更多的惊喜和满足。同事们都觉得,他不按常理出牌,却发自心底,更喜欢他现在这种真实的状态。
 
那天他告诉我:“揭去面具的感觉真好,有一种重生的释然。我终于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虽然现在依然在单位上班,而我却体会到从未有过的自由,人际关系越来越好,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每天都充满力量。”
 
“以前,好几次试图离开单位。感觉呆在那里多一天,我会压抑的要命。而现在,我更喜欢这份工作,工作给我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心理学大师武志红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真自我”,一种是“假自我”。真自我的人,一般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总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或者生活,最终成为真实的自己。而假自我的人,一生都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转,把身体与自我切割开来,最终活成不伦不类的样子。
 
文章开始提到的孙博,她更像是一朵迎风飘摇的野花,在自然雨露的滋养下,娇艳、芬芳、自然、而纯粹。她活成了自己的样子,也带给别人更多的快乐和力量。
 
文章写道这里,我突然想起许多年的一天,大概是中学课堂上,因为没有考好试,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巨大的羞辱感让我瞬间难以遏制,我站起身来,愤然离桌,走出教室。当时外边正下着瓢泼大雨,我一个人冒雨在操场里漫步,却感觉自己像个愤世嫉俗的英雄,正在接受生命酣畅淋漓的洗礼。
 
再次引用刘慈欣在《三体》中的一段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其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无与伦比,不可替代。生命很短,最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要因为顾虑太多,而失去应有的本真。真实、真诚、自然、纯粹、才是生命的本质。世界很复杂,但你应该活出自己的样子。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