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赫伯·乔治·威尔斯 传记:代表作时间机器、莫洛博士岛、隐身人

时间:2020-10-18 17:29:35    来源: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Hebert George Well,1866-1946),英国著名小说家,尤其以科学幻想小说知名。

他出生于肯特郡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开小店的,还当过职业板球队员;母亲是有钱人家的女仆,后来当了管家。他父亲的小店不幸倒闭,生活愈加困难,十四岁的威尔斯只得辍学去当服装店的学徒。两年后他离开服装店去小学教书,还利用业余时物间自学。不久,他获得一笔助学金,进了皇家科技学院攻读生物学。一八九○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在伦敦的一所学校谋到助教职位。

同时,他还从事新闻写作。一八九三年他因病去职,从此全部时间投入了文学创作。

威尔斯的创作活动以内容划分大体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以科学幻想小说为主第二时期转入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喜剧性讽刺小说第三时期主要是一些政论性小说。

威尔斯的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时间机器》,出版于一八九五年。小说描写某科学家发明能飞行到过去及未来世界的机器。他乘坐这部机器进入八十万年后的世界,发现地球上的人已变成两类,一类是身体柔弱、不劳而食的“哀尔”,居住在地面上;一类是形状像野人的“莫洛克”,穴居地下;“莫洛克”们终日劳动,养活着“哀尔”。但是一到夜间,“莫洛克”们就纷纷爬出地面,捕捉“哀尔”当作食物。这部有趣的幻想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它预言了现代社会里劳动者和剥削者的矛盾发展下去将会产生何等可怕的结果。

威尔斯的另一部小说《莫洛博士岛》(1896),描写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海岛上,某生物学家对老虎狮子、豹等野兽进行器官移植的实验,使它们具有某些人的功能,变成了虎人、豹人等,供人役使,并且强迫它们模仿人的行为,遵守人类社会的戒条。有只豹人违背禁令捕杀了一只兔子,科学家就下令众兽对它进行围捕。然而后来野兽们的兽性发作,这种违反动物天性的实验终于失败。另一部小说《隐身人》(897)写的是某发明家发现了一种能使人的身体隐没的元素,于是使自己变成了隐身人。但是这种发明没有带来好处,反而引起社会上的恐惧和骚乱。最后隐身人被愤怒的群众追逐殴打,悲慘地死去。威尔斯在上一部小说里对强制兽类遵守人类社会种种荒唐的禁律进行了讽刺他认为科学的发明创造如利用不当会给社会造成危害。

一八九八年威尔斯的星际大战》出版。在小说里,火星上的人入侵地球,在伦敦着陆造成大规模的破坏。火星人没有身体,只有巨大的脑袋和触角他们不具有丝毫感情和同情心,全靠吸食人的血液维持生命。在他们强大武器的威胁下,人类束手无策。正当火星人准备征服整个地球时,他们却遭到地球上极其微小的病菌的袭击,一个个染上疾病死去,使地球免除了一场浩劫在这部小说里,威尔斯再一次焦虑地预言先进的科学技术掌握在毫无人性的人手里将会造成多么大的灾难

威尔斯的其它小说还有《月球上的第一批人》(1901)。它描写地球上的人第一次登上月球时,发现月球居民身体各部分都奇形怪状地畸形发展,以适应他们从事的劳动。小说借此讽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合理的劳动分工造成人类的畸形发展和堕落。《神的食物》(1904),描写科学家发明一种特殊的食物吃了这种“神的食物”的青年都变成在身体和品质智力两方面极其完美而高大的巨人,他们从而受到地球上普通人的迫害。《获得自由的世界》(1914)预言了世界性的战争和原子武器

威尔斯的小说充满引人入胜的科学预盲和幻想,同时又对现代社会不合理的现象进行了讽刺,不同于一般猎奇述异的消遗性小说。

威尔斯认为他的科学幻想小说和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并不相同。他说,“这位伟大的法国作家对科学发明的预见和我的幻想在文学上毫无相同之处,他的作品几乎完全是描写技术改革和发明的实际可能性,并作出了许多卓越的预言”。威尔斯认为自己的作品“所指的却不是实现科学假设的可能性”,它的实质在于通过科学幻想来揭露和讽刺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和矛盾冲突,并且指出在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并不都能造福人类。

人们至今仍然喜爱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不仅因为它那尖锐辛辣的社会讽刺足以发人深思,同时它那构思新奇的情节和小说里展现出的科学发明在人类生活中引起的戏剧性冲突,也大大地开阔了读者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威尔斯关于战争威胁和毁灭性武器的预言到今天也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从一九○○年后,威尔斯转人以城市“小人物”为主人公的小说创作,先后出版了《爱情和鲁维轩先生》(1900)、《吉普斯》(1905)、《波里先生的历史》(190)和《托纳邦盖》(1909)等。威尔斯把自己幼年在贫困中当学徒时所熟悉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写进了这些小说。吉普斯和波里是一些被社会陋习和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熏陶而产生的狭隘无知、庸俗可笑的小人物。作者对他们既有嘲讽也带着幽默和怜悯,他的抨击的矛头针对的是造成这些小人物的社会制度。《托纳·邦盖》是其中最出色的一部。它描绘了一部十九世纪末英国社会变革的历史,指出社会上贵族世家的位置如何被唯利是图的江湖骗子所取代。

在威尔斯创作的后期,他对于小说的社会作用的看法有了进一步发展。在一九一一年发表的论文《论当代小说》中,他认为小说应当是一座宣传和讨论当代社会政治问题的讲坛,而不应该强调其娱乐作用。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他写作了一些被有的评论家称为“政论性小说”的作品。威尔斯干脆宣称说“我不是小说家,我是一个政论家,我的作品只是高级的报刊文章”。他在这些小说里宣传了自己改革社会的主张,批判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提出了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合理社会组织的改良主义理想。但是这些作品里的人物只是作者政治思想的传声筒,没有自己的个性。整个说来,这些小说写得枯燥乏味,缺乏艺术感染力。这一时期威尔斯还创作过一部优秀的反战题材小说《勃列特林先生看穿了它》(1916)。战争的苦难教育了勃列特林先生,使他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支持者变成一个坚定的反战者。高尔基对这部小说极为赞扬,认为它是“战时英国最优秀、最大胆、最人道、最真实的书”威尔斯曾于一九二○年、一九三四年先后两次访问苏联。他虽然不能充分理解伟大的十月革命的巨大意义,但是对苏联人民取得的成就却表示了衷心的赞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威尔斯热烈地支持各国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