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茅盾文学奖(二):《尘埃落定》

时间:2020-10-18 17:32:19    来源:
你愿意驯养我吗
上篇书评写的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结果阅读量创了史上新低,为什么呀,是不是你们不喜欢这么冷门的,但是这本书真的好看的。结果严重挫败了我写书评的动力,但是我还是会坚持写,如果效果不好的话,我可能会换一种方式,就是不会一直写茅盾文学奖的,其中可能会穿插一些其他的,要不然一直写长篇小说,我估计我也会受不了。
 
上篇书评里面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温情版的《活着》,是女性版的更纯洁的《尘埃落定》。余华的《活着》估计很多人都读过,而且书评也比较难写,我还没想好要怎么写,感觉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有关生命,有关活着。所以今天写的书评是阿来的《尘埃落定》。
 
现代文学里面有三位作家我其实一直分不清,一个是阿城,写《棋王》的那个,还有阿来,川西的,内容大致写的都是川藏。还有阿耐,写《欢乐颂》的那个,他还有一本比较有名叫《大江东去》,写改革开放的,不过太长了,我还没有读。
 
《尘埃落定》是我第二次接触藏区的东西,第一次看写藏区的小说,是以前上课的时候学的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先锋派,看不太懂。然后就是这本《尘埃落定》了,里面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土司是一片土地上的王,对下面人包括活佛都有生杀予夺之权。土司之间有厮杀。喇嘛之间也有斗争,装模做样的传教士,虔诚却被两次拔掉舌头的书记官。只是宗教,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也是权力的诱惑,让一个傻子也会极度敏感,许多瞬间对父亲动杀心,最后杀掉哥哥。藏人真是不一样吧,或许也是乐天知命,本能地喜欢女人,在马上,在夏天的草地上,在开满罂粟花的田里。最后,官寨没了,土司亡了,一切归于尘埃。
 
欲望起尘埃 时间归落定。
你有没有在清晨的薄雾散去,阳光穿过透明的白色窗帘落在床沿时,问过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会不会恍惚,会不会不想开口说话。是的,只有傻子才会问这样的问题。但只有傻子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沉默里洞察人心,只有傻子才会在一次又一次重大抉择时有人给他指出正确的道路,只有傻子才会体会到身边的人的痛苦。
 
如果你问我这本书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我会告诉你,说的是一个傻子的故事,如果再详细一点就是他经历了和哥哥的内斗,种鸦片,土司和土司之间的战争还有解放战争,后来解放军来了,土司制度不存在了,傻子呢,傻子死了。
 
而且男性作家的书真的不一样,里面有大量的性爱的描写,还有野合等等。就像《白鹿原》一样,以白嘉轩娶了七房老婆为开头,除去书中野蛮无比的滥交和女性地位的卑微,我还挺喜欢这本书。
 
 
 
 
 
首先吸引我的是这本书中的异域风情。阿来早在教高中历史课时,就接触到了"藏族土司制度",并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收集了不少客观器物。他所在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意思就是四个藏族土司管辖的地方。土司管理下的藏族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他研究了不是一年两年。作为藏族作家,阿来在对本民族风俗文化研究谙熟的基础上,在作品中对藏民族文化风俗,生活习惯信手拈来,把土司制度及藏族人民权力架构、生活细节描写得这么真实生动,富有吸引力。如书中对藏族文化服饰,土司制度的详细解释,藏族人民的各种庆典以至宗教和巫术的描写都栩栩如生,令人如临其境。
 
其次是情节具有传奇性,而且特别吸引人的是傻子少爷的命运。《尘埃落定》里作者用土司傻子儿子的眼光作为小说叙述的角度,并且拿他来作为观照世界的一个标尺。你们都看过《阿甘正传》吧,《尘埃落定》就是西藏版的阿甘正传。《尘埃落定》独特的以傻子少爷为视角叙述故事,与《阿甘正传》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尘埃落定》的创作在《阿甘正传》之前,所以阿来的匠心独具更令人激赏。大智若愚的傻子少爷不懂得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却常常能穿越贪婪、愚蠢、欲望、诡计和历史,一语道破事物最本质的一面,脱口而出的话常常有了一种神秘的预言般的魔力。就常识而言,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更近似于一种寓言。但阿来运用精心设计的情节,赋予了整个故事传奇般的色彩。综观全书,有一条很清晰的线索贯穿全书,即老土司家族的权力之争,既有傻子少爷的哥哥在感觉到弟弟给自己地位带来的威胁时,对弟弟由爱而恨,与弟弟展开争夺,倾轧,也有老土司不愿意放弃权力之柄,与两个儿子间发生的矛盾。在这场权力之争中,傻子少爷本是被土司家族忽略的人,但在阿来的笔下,正是这个最不可能获取需要复杂的心智、算计、狠毒才能获取的土司宝座的傻子,却一步步地展现了超乎常人的能力,成为土司统辖领域风云一时的人物,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便在整篇文章中造成了一个吸引人的悬念:那就是傻子少爷如何能达到这一步呢?为什么心智正常的人看不到他所看到的一切呢?这个悬念在阿来精巧的设计下,一步步解开悬念,深深地吸引读者看下去。所以说,《尘埃落定》除了很强的艺术性外,还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另外,《尘埃落定》的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人物性格丰满,对话睿智充满哲理,家庭权力斗争中亲情爱情与权力交织,爱与恨交织,让人情不自禁地对傻子少爷的爱、恨、痛苦、欢乐、无助产生代入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我当了一辈子傻子,现在,我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也不是聪明人,不过是在土司制度将要完结的时候到这片奇异的土地上来走了一遭。
  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
最后呢,这本书里面还有爱情。作为一个女性,每次看小说的时候我都会比较注意别的作家是怎么写爱的。所以看的一些女性作家的书比较多,看她们笔下的世界还有爱。但是男性作家真的不一样,我前几天看贾平凹的《秦腔》,看了二十多页实在看不下去,感觉太俗了,而且说话比较不雅,我不是很喜欢。好了,接着说《尘埃落定》中的爱情。
 
小说中描写的爱情,既有傻子少爷对卓玛朦朦胧胧的爱和依恋,也有侍女塔娜与傻子少爷间不平等的畸形的爱,更有引发兵戈与世仇的老土司和央宗的爱,至于全篇重点描写的傻子少爷和茸贡土司之女--美丽的塔娜之间的爱与恨,依恋与背叛更是动人心魄,把爱情的渴望、理想、美好、矛盾、背叛、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点到即止的傻子少爷与被奉献给他的少女们之间微妙的心理也表现得十分恰当。小说充满诗意的性爱描写在揭示人们在爱情面前的反映和心理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可否认,肉体的交融自然而然会使两个人的关系和心理变得微妙而复杂起来。
  
《尘埃落定》中,傻子少爷一生都在怀念桑吉卓玛的奔放与激情,那是傻子少爷朦朦胧胧的初恋。阿来对这段感情的把握描写令人击节赞赏。从傻子少爷这方面而言,初恋源于朦胧的性别意识觉醒,源于最初的生理冲动,"这个早上,我第一次从女人身上感到令人愉快的心旌摇动",但在与卓玛的旦夕相处间,傻子少爷不自觉地对卓玛产生了深深的依恋,这种依恋逐步加深,并在卓玛请求下嫁银匠时达到顶峰,"泪水一下子流出了眼眶,我听见自已用可笑的腔调说'可我舍不得你呀'",作者在描写傻子少爷因卓玛对银匠的爱感到忌妒,在失去了卓玛后感到忧伤的感情时也显得十分细腻感人:"她的泪水一下来,我就觉得心上的痛楚渐渐平复了。” “我的姑娘,她的心已经飞走了,我看见她的心已经飞走了。”到后来,傻子少爷逐渐长大,在遭遇茸贡土司之女塔娜后,对爱情的理解逐渐加深,终于明白自已对卓玛并非是真正的爱情,作者通过描写卓玛成为厨娘后的窘迫以及卓玛失去了奔放和激情来说明傻子少爷明白了这一点,但卓玛的奔放与激情带给少年傻子少爷的感受却令他终生难以忘怀,傻子少爷在温泉边遭遇了与年轻的卓玛极其相似的女人并要了她,便是傻子少爷对自己的初恋难以忘怀的纪念。
 
  对卓玛而言,对傻子少爷的奉献源于对土司权力的敬畏,封闭落后的环境让被土司压迫的藏族人民纯朴温驯,土司及其家族有权在超乎婚姻关系之外得到任何女人已经被纯朴的藏族人民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卓玛与傻子少爷的性爱正说明了这一点,但卓玛对傻子少爷并非没有感情,感情起因于奉献,但卓玛在感受到傻子少爷对自己的日益依恋时,对傻子少爷的感情也逐渐增加,这是一种复杂的感情,或许不是爱情,但却如爱情一样深厚炽热。但卓玛毕竟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女,年幼的傻子少爷无论从心理上不能给予卓玛一份正常的爱情,卓玛也需要正常的感情需求,因此,卓玛义无反顾地爱上了银匠曲扎,甚至不惜放弃地位较高的内侍的身份,而甘愿做一名低贱的厨娘来追求爱情,这里的卓玛是勇敢的,高尚的,勇于为爱所付出,这样的奔放和激情正是令傻子少爷毕生怀念青年时的卓玛的原因。但爱情虽然崇高,却并非生活的全部,怀着爱的激情,卓玛勇敢地与银匠结合,但艰难的生活磨历很快使卓玛疲惫不堪,于是卓玛选择了离开,选择了和跛子管家在一起。对爱情的追求和背叛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爱情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更是人性中的共性,极易引起人共鸣,震撼人心。
 
侍女塔娜则是又一个因制度而被送到傻子少爷身边的女人,塔娜的奉献对傻子少爷来说具有成人礼的意味,"小女人真好,小女人真好",傻子少爷在性爱中爆发出男人独占一切的天性,但这份感情仍然不是爱,只是需要。这并不是傻子少爷和侍女塔娜自主选择的爱,源于制度的爱只能以悲剧收场,侍女塔娜在茸贡土司的女儿到来后甚至连名字都不配再拥有,而侍女塔娜也最终在傻子少爷危难的时候卷了金银珠宝离他而去。
  
老土司与央宗的爱则是疯狂的,央宗虽处于被动,但女人天性中渴望强者的一面让她在爱中付出了同样的疯狂。但这份被阴谋和鲜血浇灌出来的爱,在家族权力的阴影下注定不能长久,土司太太面临失宠,大少爷面临出现新的继承人的威胁,都给央宗的未来蒙上阴影,而背叛丈夫的舆论以及不详的预言更紧紧围绕在央宗身边,这个无法选择的女人却承担了土司杀人与阴谋的一切责任,在作品中,作者描写麦其土司与央宗无法在土司专用的床上做爱,但野地里的性爱却也无法顺利进行,已经暗示了麦其土司最后一次疯狂的爱注定只能以失败告终。
  
全篇重点描写的傻子少爷与茸贡土司之女塔娜的爱是傻子少爷一生经历的最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是傻子少爷主动选择的爱,对塔娜的爱意在见到她的一瞬间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大叫:'就是你!就是你……'前一声高昂,欢快,后一声出口时,我一身发软,就要倒在地上了。"类似的喜悦和形容在傻子少爷初见塔娜时还有很多,傻子少爷对塔娜的爱是无比炽热强烈的!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给予傻子少爷刻骨铭心的伤害。塔娜与傻子少爷的结合并非是两相情愿的爱情,美丽的塔娜对爱情有着青春少女美好的幻想,但身为茸贡土司的女儿,她的爱情只能为了权力和政治牺牲。塔娜不爱傻子少爷,所以她的心是痛苦而矛盾的,但随着傻子少爷在边境的成功,傻子少爷日益成为麦其土司的有力争夺者,女人天生热爱强者的一面又让塔娜逐渐对傻子少爷产生了感情,但傻子毕竟是傻子,傻子少爷终于放弃了最好的得到麦其土司之位的良机,强者变成了弱者,大智若愚的智者再次成为白痴,塔娜失望了,爱的破灭,对傻子少爷毁了自己一生的憎恨等等复杂心情趋使她与大少爷调情,和大少爷上床,背叛了傻子少爷,这伤害无疑是巨大的,即使是一个傻子,也无力承受这对男人最大的伤害。阿来把爱的美好、背叛、彼此的伤害、痛苦描写得入木三分,每个人被爱与恨趋使的行为和心理都十分合理真实,强烈的爱恨交织,动人心魄。塔娜和傻子少爷的结合注定是最大的悲剧,塔娜因不爱而背叛,到希望得到傻子少爷的爱而背叛,最后彻底的心灰意冷,在爱中绝望,读来让人为之唏嘘不已。
 
 
 
除了爱情,小说中关于人性的部分我觉得也特别好,傻子少爷在成长的少年阶段,得到了做为大哥的大少爷无私的爱,傻子少爷也爱着他的哥哥。但傻子少爷无意识中体验到了做一个土司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而最终成为麦其土司的那个人不会是他,而是他的哥哥,傻子少爷本该纯净的心也感到了痛苦和权力的魔力。随着麦其土司在罂粟花战争中的胜利,傻子少爷逐渐成为下任麦其土司的有力争夺者。这令大少爷对他的爱慢慢冷却,代之以忌恨,亲情被权力粉碎,以至大少爷做出了勾引塔娜的举动,深深地伤害了傻子少爷,但大少爷在被仇人刺杀,弥留之际,兄弟俩的感情又再度复苏,亲情在权力无法触及之地--死亡的复苏给复杂的人性镀上了一层美好的光辉。
 
而麦其土司与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既有着深深的爱,却又有着失去权力的恐惧,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麦其土司已经习惯了做一个无所不能的王者,所有的一切都被自己掌控,权力的魔力让麦其土司不能忍受失去土司之位,所以,麦其土司才做出了迥异于寻常人家的举动,体现了复杂的人性。麦其土司在宣布让位给大儿子后突然的衰老,在儿子即将死去时却精神焕发,虽已衰老却仍然将小儿子留在边地,迟迟不肯宣布将土司之位传给儿子,按理说,父亲对子女的爱应该是无私没有保留的,但麦其土司的所作所为却迥异常理,正是权力的驱使方能解释一切。但麦其土司又是深深地爱着儿子,对大儿子不遗余力的培养,对傻子儿子的爱都是十分真实的,身为父亲的麦其土司和渴望永远保持权力的麦其土司拥有不同的人格,人性的复杂之处,在他身上表露无遗。
 
阿来对人物的心态把握,细腻的刻划十分成功,真实而复杂的人性读起来还挺震撼的。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书,寒假记得多充电,多读书。之前写过17年的书单,其中有的书目如果想看相关书评可以给我留言,祝大家好。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