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菩提花开莲花坳 | 戴志民

时间:2020-10-18 17:33:39    来源:
作者/戴志民
 
 
春夏之交,端午之际。
 
怀着一颗无比虔诚之心,我们不远千里,从祖国东南边陲,一路奔波来到青藏高原,开启了甘青环湖朝圣之旅。
 
首站选定塔尔寺,意义非凡。笔者学佛茹素数十载,与文殊师利菩萨缘份深厚。去年暑假专程上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内心无比震撼,法喜充满。塔尔寺乃中国喇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地;而宗喀巴大师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智慧化身。藉此因缘,我千里迢迢踏上塔尔寺朝圣之旅。虽然一路辗转奔波,但始终都能感觉到文殊菩萨满满的加持力,犹如当年五台朝圣。
 
塔尔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里。因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相传宗喀巴大师少年即赴卫藏学法,其母深念,多次致信盼归,大师便画了一幅自画像寄予母亲,带口信说见此如见大师,嘱托建塔存念。1379年,其母与众信徒按其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当地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
 
从西宁出发车程大概半个小时,下车走出巷子就到塔尔寺。一进山门只见鎏金塔顶金光耀眼,彩绘建筑五彩斑斓,震撼之余,自然升起顶礼膜拜之心。进了山门就是寺前广场,抬头远眺,整个寺院建筑依山而筑,蜿蜒逶迤、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层峦叠嶂、气势磅礴之感。首先映入视野的是如意八塔。如意八塔建于清乾隆年间,并非最早建寺时的莲聚塔,但俨然已成为塔尔寺最独特的象征。塔尔寺规模最大的建筑大经堂气势宏伟,建筑面积近2千平方米,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整个经堂五彩缤纷,富丽堂皇。这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坐诵经,据说辉煌时期曾容纳三千喇嘛集体诵经。用脚丈量完大经堂,我盘腿而坐片刻,感受一番当年数千喇嘛集体诵经的殊胜盛况。
 
大经堂正后方,是塔尔寺的主殿和核心建筑——大金瓦寺。整个塔尔寺分布在貌似八瓣莲花的莲花山坳中,大金瓦殿就坐落在这朵莲花的“花蕊”之处。大金瓦寺前,有不少信徒和僧众磕着“五体投地”长头,让人肃然起敬。进入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塔上一个小小的盒龛里,宗喀巴大师微笑的塑像俯瞰着长跪不起的信众。据说,在塔内,由宗喀巴肚脐滴血而生的那棵菩提树,依然还在生长着,殿外的菩提树便是它古老枝桠的衍生。
 
走过大金瓦寺来到九间殿。第一间主供的是“狮子吼佛”,也就是释迦牟尼的第七种化身。第二个开间叫做“文殊菩萨殿”,内有三尊佛像,分别是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不难发现,文殊菩萨塑像居正中,且造型更大更精美。宗喀巴大师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塔尔寺又是宗喀巴的诞生地,所以这里凸显文殊菩萨也是情理之中。文殊菩萨肩膀上的法器和宗喀巴大师像是一样的,一把斩断烦恼的利剑、一本经书,意味着宗喀巴大师乃文殊菩萨的智慧化身。第三个开间叫做“宗喀巴殿”,这座小殿堂只供奉了一尊宗喀巴像,但这尊塑像的造型却独树一帜,是整个塔尔寺所有塑像中的精品,主要体现在宗喀巴大师的面部雕琢,眉宇自由舒展,睿智的眼神无比慈祥,嘴唇微微翘起,嘴角洋溢着超凡脱俗的微笑,彷佛无上智慧与世间奥妙尽在默默无语中。种种微妙之处,更是让我觉得不虚此行。
 
最后登上曲折迂回的台阶,参观了最高处的吉祥行宫。依山就势而建的吉祥行宫,俗称班禅行宫,建于1650年,系达赖、班禅的行宫,又是办事处,也是塔尔寺历任法台的寝宫。面南背北,依照西藏日喀则班禅所居的扎什伦布寺而建。第三、四、五、七、十三、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六、九、十世班禅大师均在这里驻锡过。七世达赖曾在塔尔寺居住5年之久,十世班禅在这里举行的坐床典礼。藏传佛教最主流的格鲁教派(黄教)的创始人就是宗喀巴大师。达赖和班禅两个世系,就是他的两个亲传弟子格敦朱和克珠杰传衍而来的。宗喀巴创立了甘丹寺,其弟子修建了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哲蚌寺、拉卜楞寺。这5座寺庙和塔尔寺一起,并称黄教六大寺庙。可见,塔尔寺在藏传佛教地位不言而喻。
 
任何一种宗教或文化在恪守传统的同时,都需要时时内省并不断改进,宗喀巴大师的精神即在于此。十四世纪后期,西藏佛教各教派处于混乱低落状态,势力强大的噶举、萨迦等教派,在佛教戒律、本质方面均呈颓败之势,政治争斗成了佛教上层势力的主导,佛法衰微。针对西藏佛教界的种种弊端,十五世纪初期宗咯巴发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通过讲经、辩经、著书立说等一系列活动,彻底地洗刷了当时掺杂进佛法的一切垢染和颠倒邪见,重新建立起佛祖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佛法真谛。自从佛教东传,尤其是传到藏地后,唯有宗喀巴大师能够把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法再一次推向高峰。就像曾经的佛祖释迦牟尼三转法轮一样,就像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当年在印度广为传播佛法一样,在雪域大地,宗喀巴大师真正把佛法的闻思修再次推向了高峰,这就是宗喀巴大师的伟大之处。宗喀巴因此被世人冠以“第二佛陀”的尊称,塔尔寺相应被誉为“第二蓝毗尼园”,名不虚传。
 
塔尔寺,是盛开在莲花之上的奇迹。早晨,高原的阳光满满地从湛蓝的天空洒在殿宇的金顶上,又从金顶上反射下来,洒落到寺院各个角落。黄昏,夕阳西下,酥油灯初上,渐渐普照雪域大地。数百年的光阴荏苒,岁月砥砺,塔尔寺还是如此明亮。金光闪闪的阳光、长明不灭的灯光,照耀了数百年,也照亮了我的心。
 
菩提开花,难得一见;明师出世,千载难逢。纪念宗喀巴大师圆寂六百年之际,踏上大师出生地塔尔寺,缅怀大师丰功伟绩。无论是流连塔尔寺的各个院落,还是伫立在莲花山上的班禅行宫,都能感受到大师的加持力,感觉大师离我们很近,彷佛就在身边。
 
不,他就在我心中!
 
 
 
作 者 简 介
戴志民,供职于福建厦门某高校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