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我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凭什么对你百依百顺?

时间:2020-10-18 17:36:03    来源:
昨晚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推送:
 
你们能算出成年之前父母对自己花了多少钱吗?
 
问题描述仅仅是:高二文科还多少很烦
 
看到这个问题,内心五味杂陈,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了。
 
幻想各种情境,为什么一个高二的学生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是偶尔一次跟父母吵架,父母顺口一句:你知道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吗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还是父母长期的不待见张口闭口指着脑门说:你这个赔钱货!
 
然后才衍生出这样一个问题?
 
前段时间网上很火的一个视频:
 
泰国一个父亲掏枪严厉训斥整日沉迷网络游戏的儿子,一转身,儿子拿起桌上的枪“砰”的一下朝自己脑袋开了一枪。父亲回过身以为儿子开玩笑还拍了他脑袋一掌,直到儿子摔倒在地才后悔不及。
 
很多人说父亲太严厉,训斥语言似利剑,亲手要了自己儿子的命。
 
我不完全这么认为。
 
或许之前有过好言相劝,但儿子仍旧执迷不悟。
 
父亲对儿子是有多失望才会说出“你还不如去死”这一类的话?
 
有网友评论说泰国父亲根本不了解儿子,像很多中国父母一样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确实如此!
 
父母秉承旧时观念,认为好好读书将来便能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工作,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都是不务正业!
 
他们心里想的都是:
 
要努力挣钱给孩子,供孩子读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不用像他们一样每天辛辛苦苦,还要被别人呼来喝去甚至戳脊梁骨!
 
心里满满的都是自己儿女的未来,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可是孩子不一样,没有经历吃不饱穿不暖被人像牲口一样使唤的年代,有更好的梦想更好的追求和更远大的志向。
 
毕竟父母都是“先思温饱,后思淫欲。”
 
填饱肚子的粮食还未储存足够,怎会有余力去储存精神的粮食?
 
待到有余力的时候上了年纪,对很多东西一知半解。
 
孩子带一样新奇的玩物回家,父母好奇问一问“这是个什么玩意儿?怎么玩?有什么用?”的时候;
 
抑或是父母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网络词汇不明其意,向孩子请教的时候。
 
有多少孩子能够耐心的解释?
 
大概没有。有的一般是:
 
说了你也不懂!
 
怎么跟你说你都不明白!
 
说多少遍了总是记不住!
 
不要影响我了!
 
然后砰的一声把所有的惴惴不安关在门外。
 
第二天跟同龄的小伙伴说“我爸妈一点都不了解我,还总是侵犯我隐私!”
 
却在有需求的时候:爸妈,我想要XXX能不能给我买?
 
如果父母迟疑:这段时间单位效益不好,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了,等过段日子钱多点了再给你买,行吗?
 
孩子:哼!每次都是这么说!XXX爸妈上个月刚给他买了一个,今天又给他买了一个!每天的零花钱还比我多很多!
 
诉求不满又会砰的一声把门关上,躲在自己房间里闹情绪,以此逼迫父母妥协。
 
所有的孩子都讨厌“别人家的孩子”
 
大概所有的爸妈也讨厌“别人家的爸妈”吧。
 
广西卫视有一个节目叫《第一书记》,播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有的留守,有的父母双亡,有的父亡母改嫁,有的父母双双抛弃,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
 
老人身体非常不好,稚嫩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肩上还要扛起一个家。
 
有一个孩子父母双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已去世,只有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养父的亲戚。那个亲戚家条件一般,有三个上学的孩子,收养不了他,只能过年过节的时候让他去家里吃顿饭。
 
养父去世之后,学校替他申请政府的补贴。因为情况特殊,在读的学校便成了孩子监护单位,校长则是他的监护人。
 
即使是这样艰苦的的条件,他们也都努力乐观的活着,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或者父母的抛弃,只有满腔的思念
 
我爱人曾问我“你小时候是不是条件也是这样过着这样的苦日子?”
 
我说“比他们都好很多,因为我还有父母。”
 
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尚且还不清,我们怎能用金钱还清父母的恩情?
 
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父母也是人,人都会有好情绪有坏心情,天下就没有不拌嘴的父子。
 
趁现在,父母尚还健在,多陪陪他们,多体谅他们的难处。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后悔莫及。
 
 
作者: 文艺女屌丝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