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王集乡位于虞城县西北部,310国道横贯东西,区位优势明显,又是仓颉故里,人杰地灵。北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应天书院范仲淹的学生、今古王集乡的王尧臣、赵概同年同榜中状元、探花,成为中国科举史上一段佳话。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要想富,先修路。以前的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四周一片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伸手不见五指,有手电筒的话还好,要是没有手电筒的话那可就惨了,一个不小心,就有掉到沟里的危险,所以每次走这条路,总是胆颤心惊的!还有下雨天,一到下雨天泥巴路就变成了“泥潭”,每次提心掉胆地走过“泥潭”后,总是一鞋泥!现在的路都是柏油路,不仅有路灯,还更平坦,宽敞了!不用担心会掉到沟里,也不用担心鞋子会变成“泥鞋”,你只管放心大胆地走。随之而来的接水问题,以前接水都是在这样的压水井的地方接的水,我们要一只手拿着盆子,一只手押水,但如果要接很多水的话又拿不动,但如果放在地上的话不仅会喷得自己一身水,还接不了多少,可真太麻烦了后来,好在以前的押水井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水龙头,大大减少了麻烦,比以前更简单,方便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小康生活也开始显现于每个家庭的生活中。也展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的突显。
修过的那几条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起名为状元路,探花路。随着后来条件的日益发展,也有了后来的状元文化公园,状元亭,状元祠以及新建的状元第。同时也正因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深度挖掘王尧臣和赵概两位历史人物高中的事迹,从而提出打造全国“状元小镇”、“教育小镇”的发展思路。也有了“实现中国梦,必须从教育开始”的方针。
把王尧臣和赵概两位历史人物当做教育的榜样,为教育注入新的血液,打造了“状元小镇”,为了响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号召,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有效利用该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契机,通过联结现有教育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集聚和整合,把该乡打造成了富含浓郁人文教育、亲子教育的特色乡镇,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共同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建设目标,为乡村振兴增砖添瓦。
身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够见证中国对教育的重视,以及逐渐完善的教育制度,也欣慰孩子们能够在这么优秀的环境下接受教育知识的熏陶。
在最后,祝国家繁荣昌盛,祝人民生活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