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前苏联作家 绥拉菲摩维支 传记:《铁流》作者

时间:2020-10-18 18:04:19    来源:

您的作品……唤起了我对您的深厚同情我很想告诉您工人和我们大家是多么需要您的作品……

革命导师列宁在一九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曾经这样写信给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就是绥拉菲摩维支亚力山大·绥拉菲摩维支·绥拉菲摩维支AleKcaHIp CepadpHMOBHY CepadHMOBH4,出生在俄国顿河地区的一个哥萨克军人家庭。他十二岁丧父,从小学四年级起就不得不同时兼做家庭教师以帮助母亲解决生活困难。中学毕业后,由于母亲的张罗得到哥萨克部队的助学金,绥拉菲摩维支进彼得堡大学数理系学习;在这里,他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其中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并结识了列宁的哥哥亚力山大·乌里扬诺夫。一八八七年乌里扬诺夫因谋刺沙皇亚力山大三世失败被判处绞刑,绥拉菲摩维支因为写了这次谋刺的宜言书被反动当局逮捕,流放到遥远偏僻的北方。在流放期间,他和著名的职业革命家莫萨因柯结成终身好友,并进一步攻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一八九○年绥拉菲库维支刑满释放,回到故乡熊口镇。不久,就在顿河一罗斯托夫等城市的地方报社工作。一九○二年他迁居莫斯科,很快加入当时俄国著名的文学团体“斯列达”,并认识了高尔基。从一九○三年起,绥拉菲摩维支成了高尔基主持的“知识”丛刊的经常撰稿人。绥拉菲摩维支热情支持一九○五年的俄国革命,愤怒谴责沙皇政府对工人阶级的残酷镇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俄国公使报》记者,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沙文主义狂热及他们对人民的大屠杀进行猛烈抨击。对一九一七年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绥拉菲摩维支从它爆发的第一天起就坚定地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他不顾反动文人的排斥和打击(一九一七年十二月被开除出“斯列达”),一九一八年五月毅然加入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年代,他主持过莫斯科市苏维埃的群众宣传鼓动部及苏联教育部的文学处,领导过《创作》、《十月》等全国性大型文学杂志的编辑工作。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时,缓拉菲摩维支虽已年过古稀,仍多次到前线不断写文章、发表演说,鼓舞苏联红军英勇反击希特勒侵略者

绥拉菲摩维支自幼酷爱文学。从少年时代起,一有空闲,就对普希金、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列·托尔斯泰和谢德林等人的现实主义作品手不释卷,他也很喜欢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小说和文艺论著。绥拉非摩维支在流放北方时开始写作,从此整整五十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他的文学作品共有十大卷,其中主要是小说、特写,偶儿他也写过些剧本和文学评论绥拉菲摩维支的文学创作,就其思想艺术特点,明显可分两个时期:分界线就是一九一七年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时期的代表作中,以短篇小说《炸弹)(196)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城市)(900和中篇小说《耗子王国(193)等尤为著名。《炸弹写一个极度贫穷、闭塞的妇女玛丽雅听了一个革命者的宣传,猛然醒悟,认识到自己及周围人们的悲惨境遇的根源在于有产者的剥削。《草原上的城市》通过偏僻的荒原上一个城市的诞生和发展,揭示革命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耗子王国》以二十世纪初俄国外省城市社会生活为背景,细致地描绘了劳动人民的凄苦生活,鞭答了小市民的落后、闭塞揭露了沙皇警察统治的凶残同时指出了“生活的火光”,表现了革命者的反抗。绥拉菲摩维支和二十世纪初俄国一般的现实主义作家不同。在这些作品中,他不仅揭露了沙皇政府的反动和腐败,鞭答资产阶级的贪婪暴虐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堕落和可耻背叛,对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群众表示同情,而且满腔热忧地歌颂了工人们阶级意识和斗争意志的增长。绥拉非摩维支是十月革命前俄国文学中继高尔基之后第一个把产业工人当作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历史的主人来描写的作家。缓拉非摩维支从步入文坛的那一天起,就立志要同资产阶级文学的形式主义和矫揉造作做斗争,所以情节自然语言简朴就成了他早期创作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十月革命后,革命导师列宁的亲切关怀和热情鼓励亲身参加俄国工人阶级为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火热斗争,使绥拉菲摩维支更上一层楼,他的创作开始了一个有本质意义的新阶段。在这一时期,绥拉菲摩维支几乎每隔几天就有新的作品问世。在剧本《玛丽扬娜)(1918),特写《在取暖货车上》(1919)、《腐烂》(920)0和《又饿又冷的人们(192)及短篇小说(《加尔卡(19241928)和长篇小说《集体农庄的土地》(1933-198)等一系列作品中,他以娴熟、明快的艺术技巧,及时揭露阶级敌人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疯狂反扑和反革命帮的凶恶残暴,热情宣传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思想。作家第二个时期创作的最大成就,是他在一九二三年写成的著名长篇《铁流》

长篇小说《铁流》是十月革命后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展中最早出现的优秀作品之一。故事发生在一九一八年: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在国际帝国主义的公开支持下,他们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疯狂的反扑。流窜在俄国南部库班地区的自卫军勾结当地反动富农,发动武装叛乱,包围了一支拥护苏维埃政权的旧哥萨克部队—达曼军,使这支部队及当地贫苦哥萨克劳动者面临斩尽杀绝的危险。雇农出身的机枪手郭如鹤被群众推举为领袖。郭如鹤凭着自己对布尔什维克党的赤胆忠心和“铁”一般的坚强意志,率领这支衣衫褴楼、弹缺粮少、拖儿带女的似军非军的杂乱队伍,突破敌人的重围,战胜敌人的追击,跋山涉水数千里,终于找到了“唯一的救星主力红军。作者通过这一并不复杂的故事,较好地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用生动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劳动群众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这一光辉思想。简单而步步深入的情节结构,大规模的复杂的群众场面和对主人公简捷的个性刻画,忽儿高山忽儿大海、忽儿沙漠忽儿草原、忽儿是雷电交加的暴风雨忽儿又是炙人的炎阳,这种千变万化的自然描写使读者犹如身历其境,还有雄浑和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都是长篇小说明显的艺术特点。由于作者的精心匠意,一九一八年一支被打散的哥萨克部队突围去寻找红军主力的经历变成了雄伟壮丽的国内战争的不朽史诗。鲁迅先生一九三一年在长篇被译成中文首次出版时曾经称赞它是一朵“鲜艳的铁一般的鲜花”。

鉴于绥拉菲库维支一生的贡献,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党和政府曾先后授予“列宁勋章”、“劳动红旗勋章”、“荣誉奖章”、“卫国战争中英勇劳动奖章”和斯大林文学奖金。绥拉菲摩维支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九日在莫斯科逝世时,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在讣告中对他的评价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忠诚儿子、优秀的苏联作家。”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