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尔·萨特( Jean Paul Ste,1905-1980)是法国现代最著名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他是哲学家、戏剧家、小说家和散文家,也是十分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在今日法国的知识阶层中有一定的影响。
萨特生于巴黎,父亲是海军军官他一岁丧父,随母亲去同外祖父母起生活。很有文化修养的外祖父给他以启蒙教育。萨特聪慧早熟,从小学业优良。他从巴斯德中学毕业后,进著名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一九二九年,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中学会考。此后便在中学教书。一九三三年,他作为官费生去德国进修,得以接触和钻研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学说。这对日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回国后,他继续执教,同时从事写作,在五年左右时间里,先后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哲学著作《想象》(1936)、长篇小说《恶心》(1937)和中篇小说集《墙》等。《恶心》的发表为年轻的萨特博得了声誉主人公罗康坦是个有足够经济收人可以过安逸生活的三十岁的单身汉。为了证实自身存在的价值”,他埋头撰写十八世纪冒险家罗勒崩侯爵的传记;这工作使他筋疲力尽,终于半途搁笔。为排解烦恼,他去郊游。他发现自己是毫无价值地存在于人世,周围人和事的存在也都缺乏逻辑的必然性,不禁痛苦万分。“一切都毫无道理,这花园,这城市,以及我自己。一且你认识到这一点,这会使你反胃,晕头转向,这就是恶心’。”存在主义哲学是从断言人世荒谬和人生虚无开始的。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由此已见端倪。就政治态度而言,正如萨特自己所说他在三十年代是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同情法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阵线但避免和这个运动发生具体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萨特于一九三九年九月应召入伍,一九四○年被俘,一九四一年获释。获释后他仍然一边教书、一边写作。他一九四一年动笔、一九四三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书,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作。这种哲学认定世界是荒谬的,反对以任何方式掩盖这种情况;认为人生是虚无的,“人的出生没有道理,人的死亡没有道理”;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先存在,然后再确定自身的意义;相信人生的课题就是“选择”,而这种选择是“绝对自由”的。以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问世为标志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确立,正当德国法西斯崩溃在即饱受法西斯蹂的欧洲解放在望的时刻大批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传统的知识分子迫切地希望自由,而他们所要求的也只能是抽象的自由。存在主义哲学所提出的被神化了的自由的观念,迎合了他们的渴求,因而在四十年代风廉一时。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所谓个人绝对自由,把个人同社会、阶级截然割裂开来。但它不满于社会现实,这就为萨特在现实生活中向进步方面演化提供了可能性。事实上,从写作《存在与虚无》时起,萨特已经开始靠拢被迫害者的斗争事业。他从俘虏营出来后,立刻建立了一个名叫社会主义与自由”的抗战小组。该组织解散后,他又于一九四三年参加了全国阵线的派生组织全国作家委员会,并为法共领导下的地下刊物《法兰西文学报》撰稿。一九四四年,他辞去教师职务,开始职业作家的生涯。一九四五年法国从法西斯铁蹄下获得解放后,为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社会政治生活,他创办了《现代》杂志。
他在种族主义、殖民主义等一些问题上采取了正确的立场,但也有攻击辩证唯物主义和所谓斯大林主义的言论。一九四八年,他又参与组织了中立主义的民主与革命集团”,这一行动可以说是他四十年代政治演化的一个小结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而以戏剧和小说成就最为突出。他主张文学预生活,认为干预生活的作家“发言就是行动”,“揭露就是变革”。他毫不隐讳地在文学作品中阐示自己的哲学和政治见解。因此,其世界观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内在矛盾和全部复杂性,在文学作品中也都担露出来。
萨特的第一个剧本《苍蝇)(1942)是根据古希腊悲剧《厄勒克特拉》改编而成的,但是他给这个古代传说注入了现代的动机,把主人公俄瑞斯忒斯变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体现者。这出戏写的是王子俄瑞斯忒斯回国为父亲阿加慢侬复仇的故事。俄瑞斯忒斯没有做生活的旁观者,他通过杀死母亲克吕泰涅斯特拉及其情夫埃癸斯托斯(暗害阿加门侬的凶手),承担了自己的义务,干预了生活,从而也就选择和确定了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俄瑞斯忒斯并非生来是英雄,他是选择了成为英雄,并且以行动去实现这
一九四四年上演的哲理剧《禁闭》受到热烈的欢迎,这是萨特剧作中上演次数最多的一出,西方评论界甚至誉为当代戏剧的“经典”著作。主角是一男(加尔森)二女(伊奈、艾丝苔尔)。他们现在是死后下了地狱。先是加尔森和艾丝苔尔解释各自被打下地狱的原因,他们讲的全是谎话。伊奈明白,他们三人在一起,是命中注定要互相探听各自生前的罪过,彼此折磨。加尔森提议和平共处,以挫败等待着他们的这种厄运。可是无济于事,因为当加尔森保持沉默时,伊亲却引诱艾丝苔尔同她搞同性恋爱,而艾丝苔尔追求的是加尔森,偏偏加尔森又不爱艾丝苔尔。加尔森经不住文丝苔尔的苦苦追求,接受了她的爱。伊奈便向他们进攻。无奈何,加尔森率先承认了自己的隐秘:他生前十分卑劣,虐待妻子,并且在敌人面前背叛了自己的事业。伊奈也承认自己是个虐待狂,凶恶成性。他俩一起又迫使艾丝苔尔作了忏悔,原来她不仅自私,而且幼稚得可怕。他们达成了休战。但不久冲突又起:为了博得加尔森的欢心,艾丝苔尔准备确认加尔森并不卑劣;他们刚刚亲热起来伊奈又向他们进攻。艾丝苔尔一怒之下要杀死伊奈,伊奈嗤之以鼻,提醒艾丝苔尔她已经是死人。最后他们才省悟到,他们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来说都是地狱。于是加尔森发出了“别人即地狱”的感叹
当有人根据“别人即地狱”这句话断言《禁闭》的作者对人与人的关系太悲观时,萨特指出这是误解:只有对害怕别人评断的人来说,别人才是地狱,而许多人并不怕别人评断;像加尔森那样死后掩饰自己是徒劳的,关键在于生前选择做怎样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剧本的根本意向还是积极的
一九四六年,萨特上演了两出戏:《死无葬身之地的人》和《可尊敬的妓女》。前者是一出被德寇速捕的游击队员遭受酷刑和杀戮的惨剧,这些被捕者大都表现出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后者描写美国上层白人种族主义者杀害黑人反而倒打一耙,可是一个白人妓女却勇敢地为黑人仗义执言,剧本猛烈抨击了泛滥于美国社会的种族主义。
如果说上述两部剧作反映了萨特社会政治观点的进步的一面,一九四八年上演的《肮脏的手》则相反。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三年,一个在德寇占领下的虚构的东欧国家。主人公雨果是资产阶级出身的无产阶级党党员,他在党报工作,但他渴望做点“更实际的工作”。讲求实际效果的党的领导干部贺德尔,为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主张同其他政党谈判,以便在赶走德寇后分享政权。这种主张违背党的路线,因而党决定干掉贺德尔。雨果是坚决反对机会主义的,他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可是当他被派到贺德尔身边工作以后,他发现贺德尔为人很好,因而一再犹豫,不忍下手。他的妻子捷西卡把他受命暗杀贺德尔的事告诉了贺德尔。贺德尔深信雨果不会干这种事,因为他“怕弄脏自己的手”。可是后来雨果闯见捷西尔和贺德尔接吻,终于开枪打死贺德尔。不料贺德尔刚死,党与莫斯科取得了联系,莫斯科指示的新路线恰好是贺德尔提出的路线。为了灭口,党现在要杀死雨果。不过还有挽回的可能,只要雨果宜称他打死贺德尔是出于嫉妒。雨果痛恨这种政治上的实用主义,他宁愿被党处死,也不愿被党“挽回”。
表面看来,《肮脏的手》是一出探讨动机与效果、暴力与人道问题的哲理剧其实它是一出政治剧。萨特自己说,这出戏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谁都不能清白地执政。”
四十年代发表的三部曲《自由之路》是萨特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第部《成年)(1945)主要写两对恋人:巴斯德专科学校哲学教师马蒂厄及其情妇马赛,马蒂厄的学生鲍利斯及狂恋着他的老歌女洛拉。马赛怀孕,马蒂卮苦于弄不到给她打胎的钱。但更使他苦恼的是,他并不爱马赛而爱鲍利斯的姐姐伊维什。被洛拉苦苦纠缠的鲍利斯也不爱洛拉。被马蒂厄追慕的伊维什则谁也不爱。小说力图通过这些人的私生活表现出人世的荒谬和人生的不幸。马蒂厄是体现存在主义模式的典型人物。他不满现状但无能为力;他总在议论,但下不了决心;他明知参加共产党可以使生活更有意义,但舍不得“个人自由”。第二部是《弥留)(1945)。主人公们不再在私生活的狭小天地里探索抽象的自由,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暴风骤雨中“介人”了生活。不过存在主义思想依然给小说打上了烙印:它只是把战争当作世界荒谬的一个证据,因为人注定要打仗他们对此无能为力。主人公们不满现状,但又不肯投入改造世界的自觉斗争。《心灵之死》(1946)是三部曲的第三部。一九四O年夏天,法国政府宣布投降,就在这时,马蒂厄加入敢死队,他们不顾体战协定,坚持抵抗法国侵略者。在一次伏击战中,其他士兵都躲进地窖马蒂厄勇敢地登上一个钟楼阻击敌人。不过,与其说作者是在表彰马蒂厄的英雄主义,不如说是在发挥存在主义关于“自由选择”的思想:在英雄与懦夫之间,马蒂厄选择了成为英雄。长篇小说三部曲《自由之路》也显示出存在主义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些特点,例如:喜爱自然主义地渲染人的卑下情感和事物的丑恶细节,经常用大段的“意识流打断或代替故事的叙述结构零散。
从五十年代开始,在国际国内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萨特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社会活动。五十年代初,他谴责美帝发动侵朝战争。一九五二年,他与转向反共的另一存在主义代表作家加缪展开论战。一九六○年,他签署宣言反对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肮脏战争。一九六八年,他抗议苏联侵捷的罪行…
在重大事件面前,萨特经常是站在进步人类一边的从五十年代起的近三十年中萨特的文学创作数量减少,值得指出的是几部剧作:《涅克拉索夫1951)对五十年代法国反动势力及其反共宣传给了无情的讽刺;《阿纳托尔的隐士》(1959)是对纳粹余孽的有力揭露;而根据欧里庇得斯的剧本改编的《特洛亚妇女)(1965),借古喻今,是对战争、特别是殖民战争的谴责。
作为文学批评家萨特的主要成就是关于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荒诞派剧作家热奈和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的三部研究著作。此外,萨特还发表了《境况种种》(已出十部),那是他数十年间各色论文的结集。
一九六四年瑞典皇家学会“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决定授予萨特以诺贝尔文学奖金。但萨特随即发表声明拒绝接受,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