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玉佩(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小院门口那株“百日红”已经休息了,她已经在为下一季热情而隆重的开花蓄力,以迎接每一个到小院来做客的朋友。香椿树的叶子黄了一半,金灿灿的,和晒棚上蔓延的葡萄藤一起,渲染着小院深秋的色彩。
木匠的院子,最不缺的就是木头,中国人自古就很喜欢木头,因为木头给人以温暖和质感。特别是在这深秋的午后,阳光洒满整个院子,温暖着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
趁这个周六,我在小院里等我的一个兄长,郭玉川。他是镇上另外一个村的,我们在一个微信群里碰到。因为以前听大大爷(大伯)讲过我们有自己家(本家)现居西张。所以在群里遇见玉川兄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遇到了自己家。
同为郭氏,同为玉字辈。当我翻开族谱,果然我们同宗同源,而且父辈依然在五服之内。按照“五服之内为亲”的传统,我们依然很近。
按照《隆虑西丰郭氏族谱》记载,清道光年间,兴字辈郭兴山、郭兴林兄弟有西丰(村)至西张(村)打短工谋生,而后买田置产,到清光绪年间起字辈郭起明创办票号(钱庄)而受到县长嘉奖,赠号“老亮”。随后郭起明开办医药行,至今已有五世,玉川兄现在依然在卫生系统工作。
玉川兄是一个“家文化”“宗亲文化”意识很强的人,他说虽然家族离开西丰已有百年,但从内心里他依然把西丰当做老家,每年春节都会到祖坟上放鞭炮祭祖。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从来不往来时路,玉川兄是林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此次“回家”,他特意为小院留下了《老家西丰》的墨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因为之前我在群里说了周末回来,所以陆陆续续地,刘家岗的三哥,杨家庄的兴瑞老师、冯家口的常老师都来了。到四五点多的时候,斌子也从县城跑过来了。这样诗意的季节里,和老友们相聚,自然话就很多,而且只谈风月。
阳光穿过窗户洒在老木门板的茶桌上,外边除了不时地麻雀叽喳,再没有任何的喧嚣,小院里的深秋显得特别的静谧。茶桌上,是被不知道多少人稀罕过的白瓷茶壶,那是我去五龙的时候,薛帅老弟送我的。我经常在会老友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用,情真意切地煮一壶老茶,安静地聊这一屋子的故事。
—— The End ——
玉 佩 姚村镇西丰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