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雨雁
保持平衡人生
既I可I朝I九I晚I五又I能I浪I迹I天I涯
01
途牛旅游网预定中心副总经理李波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4岁;36岁的IT男张斌,因劳累过度猝死在酒店马桶上;28岁的网易女编辑过度劳累离世,生前曾劝人别熬夜;
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因工作过于劳累,经常熬夜,致猝死;春雨创始人CEO张锐凌晨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4岁;
新媒体人咪蒙,也因为公众号开通后突如其来的爆红,让她接下来的生活中,每天按照极限活,最后抑郁症、暴食症、癌前病变多种疾病缠身也顾不上……
近些年来许多人对于过劳猝死的新闻,似乎已见怪不怪,除了一声叹息,还是没有做出任何改变。
熬夜成了许多人的习惯,有人说工作加班没办法,有人说夜晚干活,效率更高……
事业心重是好事,体现着上进心与责任感。但事业心过于重,就可能会失去生命中许多更为重要的东西,甚至是最为宝贵的生命。
把一件事抓的太紧,终会酿成灾难。
万事皆有度,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便是失去平衡的终极因果。
02
与遇到机会就不放手,每天按照极限活以抓紧“红利期”不同,拥有大智慧的人,更懂得放手以保持平衡。
因《北京折叠》荣获国际性大奖雨果奖,作者郝景芳爆红。在此之前的郝景芳也经历过漫长的瓶颈期,她一次次被出版社拒绝,不断自我怀疑。质疑到最后,她也不在乎是否能成功了,只是写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
成功也就在这时,悄然来临——2016年8月21日,郝景芳荣获国际性大奖雨果奖。
之后她迎来了蜂拥而至的追捧,有人想给她打造个人品牌,给她搞全国巡回的签售,但是她都拒绝了:“因为我会觉得这些事情,和我真正的对于文学的喜好,这样的欲望不太符合。”
她最终,只是选择回到了安静的空间,能够读书、写作、行走,不断拓展她人生的边界,去描述更遥远的世界。
与许多人牢牢抓紧成功,生怕机会流失不同,她选择了坚守初心,拒绝与文学世界不相符合流量与利益。之后她建立了一个童行学院,和孩子一起去行走,她给孩子们讲文学。
“我能做的就是作为一座桥梁,我希望带孩子,进入到那个壮阔的文学世界。希望文学世界带给我的感动,也能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
她曾说:“我觉得成功,有时比失败更能摧毁一个人。”成功让人盲目欢喜,如果不尽快从中走出来,维持自身心态的平衡,常常会让人迷失自我,因小失大。
最终,失衡的成功也将如同一团紧握的散沙,流失散尽。
03
种种被无数传颂的眷侣佳话,如今却只剩下一句:“贾乃亮给过她什么?”贾乃亮给她的,是自己全身心的爱,与终其一生的追求。
可是习惯了被“追求”,最后就变成了无止境的索取。而索取过度,便会不知满足,逐渐对对方的付出熟视无睹;便会蒙蔽内心,看不见对方的好也终究会失去曾经的美好,作茧自缚。
久而久之,爱的天秤总会失衡,婚姻也就会毁于过度索取。
《岛上书店》中,伊斯梅因为丹尼尔的才华与相貌而与之相爱。婚后的丹尼尔却仍然在外沾花惹草不知悔改,伊斯梅也因为他的种种行径,而流产七次。
每一次流产都令她痛苦至极,可丹尼尔甚至常常以工作缘由都没能在医院陪着她。可她仍然不断在心里原谅这个男人,认为他总会回头。
最终,这段婚姻的结局是——伊斯梅的忍无可忍。她在行车途中失去理智,酿成车祸,丹尼尔死于这场车祸,她小腿也多处骨折。
一味付出换不回不爱你的人的感动,反而只是令对方更加肆无忌惮。
最终,所有的忍让也统统会积累成重负,只是等待着时机,给曾经的圆满以致命一击。
万事皆有度,若不把握其中的平衡,总会有失衡时刻,令所有美好都支离破碎。
04
事业也好,爱情也罢,如果不能做到进退有度,就极容易陷入物极必反的窘境。反之,真正懂得成功之道的人,往往都懂得把握平衡。
李嘉诚的办公室挂着一副书法对联,上面是清代儒将左宗棠的名言: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
享下等福;择高处立,
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所谓“享下等福”,就是甘愿过普通人的生活;而“寻平处住”,就是指“做人应该低调平和”,树大招风,低调做人。
也正是因为把握好了平衡,他才能将事业越做越大,合作伙伴也越来越多。
《论语》里有一句:过犹不及,就是说有时候太用力,反而不如放手,保持其中的平衡。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显则显,该藏则藏。不知进退,终究酿成灾难。
人生中事事皆有一杆秤,如果不把握其中的平衡,终究会使天秤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