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兴 影评练习册
近年来引进大陆的印度影片不少,其中受欢迎的大都是现实题材。为何印度电影能把现实题材做到既真实又好看呢?
印度电影对于现实毫不回避,敢于面对,善于表达,且都很巧妙地升华了现实生活与理想的主题。面对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悬殊的贫富差距时,印度导演跟演员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向社会传达批判意识,反抗精神与正能量的责任。
现实题材影片《厕所英雄》在印度公映后,不但大幅增加了厕所使用率,而且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变化。
导演萨基特·乔杜里非常清楚,在《摔跤吧,爸爸》等一系列热门影片之后,什么样的电影才会引起大家的共鸣。《起跑线》直面了非常狠辣且非常接地气的教育问题。
《起跑线》是部幽默的剧情片,但是展示的题材却是十分严肃的,观影过程中,我甚至忘却了时间,深深沉浸其中,忍不住为导演跟编剧竖起大拇指,在艺术的夸张表达与适度的张力中,许多情节的展现都让我肃然起敬。这些写实的场面,真实的传递,就是这个社会最普遍存在的现实。在这部电影里,反映了几个社会现象,痛击现实且直面现实。
起跑线背后的阶级焦虑
拉吉的妻子米塔的忧虑,是这个时代所有中产阶级家庭的忧虑——“高不成低不就”。通过自己的勤奋他们完成了一切的基础,即原始资本积累,但是在内心上,仍然害怕不入流,是上层精英眼中的“暴发户”。前男友现任妻子有意无意表现的敌意,上流社会明确的交往“圈子”,都是印度社会的歧视现象折射,这些都加重了米塔的焦虑。
她想通过帮助孩子选择,改变自己的阶级。在中产阶级看来,上流阶级除了有钱,还必须接受所谓的精英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从内而外完成阶级的蜕变。所以导演在这里也讽刺了印度的又一个有趣的现象:说英语=上流阶级的象征。这也许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下被干扰的印度。正是因为东印度公司的那段盘剥的历史,印度才会沦为殖民地,以至于整个社会都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其崇洋媚外的心理跟中国也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起跑线”正是很形象地形容了该电影,米塔千方百计地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的私立幼儿园完成自己精英教育流水线上的第一步。这跟大城市的父母其实想法是一样的。在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常青藤,基本上都是私立学校。经济富足的父母都有一种向上的冲动,让自己的孩子更进一步是他们本能的追求。
在妻子的逼迫下,男主角拉吉想到了各种办法,最后为了钻空子,做出了违背良心的选择。这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第一个冲突点产生了:
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是否需要不择手段(甚至抛弃自我、良心、诚信等)?
其实这个话题或者矛盾点的展现不是第一次搬上荧幕了,电影《长江七号》也是这种典型的教育理念——只有到了好学校,人生才会平步青云,一步登天。他们甚至忽略了孩子在上学过程中真正需要的,即知识的获得,以及快乐成长的权利。
所以在这里,孩子没有选择权,一切源头都在于父母的心态。
触不可及的平等
电影很好地讽刺了精英学校那所谓的“公平”。只要有需要,就会有渠道,那些默认的社会潜规则真的是比比皆是。比如刚开始为了走捷径,米塔怂恿拉吉买了学区房,乍一看,这不就是国内的现实写照吗。害怕孩子输给别的孩子,给孩子报早教班,兴趣班,时间排的满满的。原来印度家长也这么干。
肆意地将孩子催熟当作炫耀的展品,为了填补自己的焦虑,带着孩子按照自己构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包装上所谓美其名曰“都是为你好”的外表,然后进行集权式的管理,看来所谓的家长真是中外不分家。而且上至政府,下至学校,只要你想,都是有空可钻,有漏洞可循,没有所谓真正的公平,最后的机会都是留给那些有资本折腾的人,所谓施舍给穷人的“机会”,也只是会催生出女校长那种为了“翻身农奴做主人”而工作的伪君子。
在幽默的表演中,影片尽情展现了社会的虚假与伪善,影片第二个冲突点也随之产生:是做真实的自我,还是为适应社会而不断改变?
在这里真的笑料百出,两次的搬家,名牌满身的装逼,政府官员的胡来,期待已久却最终落空的“床戏”。笑点非常密集却不低俗,真的让人觉得可爱万分,甚至更像讽刺与自黑。所以在这个矛盾中,改变阶级出身变成了中产阶级追求的最终目标,最终靠着非正当手段达成,但是对于米塔而言,她的家庭根本没有真正实现与上流社会所谓真的“平等”。
穷人的善良和富人的悔悟
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存都经常成为问题的贫民区,面对一开始并不友善的拉吉父母,他们突然表现的善意让我误以为拉吉夫妇要被打劫……但是随即我就发现,大家真的是想帮忙。我忘记了拉吉夫妇的打扮,看着就没有抢的价值。接着希亚姆的挺身而出,更是显示了贫苦人民会有大善。
这时候我有点疑惑,甚至怀疑他的动机不纯,因为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穷山恶水出刁民”,莫名其妙地帮助别人一定是有所图,但是电影又用十足的理由打倒了我恶意的猜测,因为在电影中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希亚姆并不知道拉吉的真实身份,甚至中间还闹了很多笑话。看到米塔会英语,立刻展现出了对知识极大的尊重。这正是一个朴实的劳动人民身上最突出的闪光点。
在中国这很难实现,但印度穷人的善良似乎有充分的理由:因为印度人都信教,无论是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每一种在印度发展的教义都是向民众宣扬:你要积德行善,你要爱护友邻,这样你的灵魂才会受到神的庇护。印度人牛肉都不吃,是非常虔诚的。面对跟自己一样苦难的同胞拉吉,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希拉姆的善良是合理的。
这就产生了故事的第三个推动情节的冲突点:得知真相前后,电影的人设是否能保持一致。导演在处理这个情节的时候非常厉害,他没有为大家塑造一个不计较的圣贤,而是真的写了一个人,一个会为了自己权益揭发好友的普通人,但也正是这个普通人在皮娅的拥抱下擦干眼泪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这也是他人格自然的转变,不突兀,也不夸张。因为父母的罪过,不需要孩子去承担,这不仅仅是善良人的认知,普通人也会有的共识。
这如同作家张嘉佳说的“善良,是有能力而选择不伤害”。 希拉姆的离开,最终帮拉吉找回了他沉睡的良知,在得知校长并非真教育家,只是一个利用权利的商人时,拉吉也气愤地做出了自己最后的选择。在此,电影通过温和的方式帮助拉吉找到了作为一个深爱女儿的父亲,一个爱护妻子的丈夫,一个内质本善的人,面对社会强权时,最好的回击方式。
这一类印度电影之所以如此大受欢迎,最根本原因除了在于它能够直击现实,面对现实,以“喜剧”的方式,把有价值的内容呈现给观众以外,还在于在它有着“雅俗共赏”的坦率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