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是若尘
1000个人读书,会有1000种理由,有人为了名利,有人为了炫耀,有人是爱好;我喜欢读书,是为了给自己多一种选择。
上官文露是一个网络音频节目的创办人,她的父亲是一名部队通讯电子技术的科研人员,就在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因为家庭矛盾,她的母亲离开了,之后父亲生了病,不适合再在搞科研的岗位上工作,便提前退休回家。
上官文露本来在北京做节目主持人,但因为心境的变化,就回到了东北老家,在与父亲的朝夕相处中,她发现平时看似苦恼、烦闷的父亲,却在书籍中找到了另一个精神世界,让生活多了一种选择。
我的父亲在一家国营的公司工作,17岁开始上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上班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信仰,从不迟到,也不早退。
邓小平打破了铁饭碗之后,国营单位的效益越来越差,2000年的时候父亲离开工作单位,自己创业做生意,08年之后,因为生意较差,不做了,又找了一个单位上班。
上班的生活方式非常适合他,现在父亲白天去上班,中午和晚上回家吃饭,吃饭时会边喝酒边看电视,电视节目基本上锁定在百姓调解和武林风上。
让子女过得好,家庭和睦,能够受到自己熟人圈子内人的尊敬,有酒有肉,有电视看,这是父亲最大的幸福,也是他用前半生的努力工作得来的。
父亲生活方式单一,从不读书,生活中的选择也少,但他想要的幸福,还是在晚年的时候如期而至。好吧,这让我想起《霍乱时期的爱情》,虽然我不应该这么想。
上官文露的父亲,因为读书而获得了另一种幸福,我父亲因为不读书,也获得了他想要的幸福。到底是应该读书?还是应该不读书?人要怎样活才算是对?这个答案永远无解。
人的一生,就是在一个空间内一段时间的存在,无所谓好坏,是非,对错。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没有具体意义,只能顺应河道的河水。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读武侠,认为人生就除暴安良,杀富济贫,行侠仗义,快意恩仇。
后来又喜欢读名著,推翻了我以前对世界的认知,认为在大时代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责任,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
再后来,一本《苏菲的世界》,把我引入喜欢哲学的道路,认为所谓的人生意义,不过是自己为自己搭建了一个象牙塔,人生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每个人为自己的存在想象出的一出好戏。
《佛陀的启示》又将我引入佛教的无常世界中,认为我们生存在是一个混乱无序世界里,人生永远在熵增的道路上不能停步。
这两年反复的读《金刚经》,学会了一个句式: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努力建造自己的三观,建成之后,要摧毁自己的三观,再重新建立,然后再毁灭,再重建,如此反复,直到有一天我们能够明白,所谓的三观是:非有,非非有的。(好吧,可能还是没有说明白。)
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都是由河流催生的,为什么呢?因为河流有毁灭的能力,每次发大水都会毁掉人类原有的土地、房屋和社会架构,人类就是在一次次毁灭和新生中进步的,这可能就是多难兴邦的道理。
如果一个地方生活状态稳定,就不会进步。像非洲的部落,亚马逊森林里的部落,这种地方生活环境基本不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持平,他们就会永远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没有改变,同时也没有进步。当然这种“进步”,也只是我和我们自以为是的“进步”。
本来是写,读书可以给人多一种选择的,结果又跑题了,结尾往回拉一点。
书籍可以表达每一种生存状态的可能性,我们自己只能有一种生存状态,但我们通过读书可以了解别人的生活,可以在书籍中体验别人的生活状态,从而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一种指导和选择,这可能就是读书的意义:为自己人生的选择,增加另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