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是若尘 若尘说电影
这本书主要是通过四个人物,来写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对抗。
一、艾略特,代表上流社交界。
艾略特是一个聪明,和蔼,学识优长,又虚荣又势利眼的老头儿,他励精图治混进上流社交界,终其一生在饭局和聚会上打拼,开始,他混进上流社交界,是为了贩卖古董。
后来他慢慢的融入了上流社会,成为了上流社会的一部分,他把社交生活当作生命的意义,并用一生来维护社交生活。
书中对上流社会的社交界有这样一段描写:
在所有的大城市里,都存在着一些相互间没有沟通的自给自足的群体,他们各自生活,内部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交往,就像是一座孤岛,之间隔着无法行通的海峡。上层社会很少会允许外部人进入,政客们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一个腐败的圈子里,大大小小的资本家相互来往,作家和作家们聚在一起,画家和画家们交往,音乐家和音乐家交往。
他们侃侃而谈,那么自信,他们所说的话都是值得一说,以至于你几乎以为他们的谈话都真的有意义。
他们谈着绯闻,秘闻,新闻,他们把朋友损的体无完肤,又把一个大人物说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们评论最新的戏剧,哪个服装设计师好,哪个画家新近出名,现任的手相又结交了哪个情人,他们无事不晓,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文明的体现,是真正的生活,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但是,在时代的大车轮下,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上层社会连同社交界慢慢的都退出了历史舞台,艾略特是上流社交界的代表,他同上流社交界一起老去,一同消亡。
二、格雷,美国的代表。
伊莎贝尔的丈夫格雷是典型美国人的代表,包括他的父亲。
在格雷和他父亲的信条里,钱意味着权力地位和社会上的影响,一个人应该去赚钱,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一个人的职责就是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并通过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去挣足够的钱,按照与自己地位相符的标准赡养妻子和家人,是儿子们受到适当的教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在他临死的时候,能给妻子留下足够的生活费用。
这是他们父子的信条,同时也是美国人的信条,再同时也是现在全世界大部分人的信条。
三、伊莎贝尔 物质生活的代表
伊莎贝尔与拉里两人深深的相爱,但两人的价值观又非常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和平的分手了。
分手之后,伊莎贝尔嫁给了大富翁的儿子格雷,开始了她自认为快乐的富翁生活,她也许是幸福的,但这种幸福并不是来自内心,而是来自物质的满足,来自自私的性格。
伊莎贝尔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想要大房子,想要很多很多的钱,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各种金银首饰,漂亮的衣服,豪华奢侈的室内装修,这些都是她认为幸福的表现,
伊莎贝尔的占有欲很强,他需要格雷的爱,但同时还需要挨着拉里,当拉里准备和索菲结婚的时候,她感到自己要是去拉里,便用阴谋诡计陷害了索菲。
毛姆说:你不觉得你是一个占有欲非常强的女人吗?你觉得你把他牢牢的攥在你那长的非常美却纤细的手掌里了,他永远逃不出你的掌握。
伊萨贝尔却回答:一个女人只有一个法子拿住男人,你知道的,让我来告诉你这一点:重要的不是第一次跟他上床,而是第二次,如果你第二次真正搞定了他,那你就永远抓住了他。
毛姆说:没有激情也能有爱的说法,纯属谬论,当人们说激情消失后爱情依然能够持续,他们说的不是爱情,而是一些别的感情,比如亲情,仁爱,共同的情趣,爱好和习惯,尤其是习惯,两个人可以出于习惯,继续进行性交,就像到了饭点,她们的肚子自然会饿一样,当然了,没有爱,也可以有欲望,欲望不是激情,欲望是人的性本能会导致的自然结果,他并不比人类这一高级动物的任何其他功能更为重要。
把一切东西物质化,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然后占有,这就是伊莎贝尔的信念和宗旨。
伊莎贝尔聪明,漂亮,果断,运气好,还有心机,她是作者钟爱的一个人物。作者通过对伊萨贝尔外貌的描写,最直接的把伊萨贝尔物化,变成了物质的象征。
作者这样描写伊莎贝尔年轻的时候:
伊莎贝尔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她红红的脸蛋儿,褐色的富有光泽的头发,深栗色的闪着亮光的眼睛,冰清玉洁的肌肤,还有浑身洋溢着的青春美,让你觉得单单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它仿佛是一个金黄色的可口的梨子,已经熟透了,就等着你去品尝,她身上散发着融融的暖意,让你以为只要伸手出去,便能感受到它的温馨。
等伊莎贝尔成熟之后,作者又用下面的文字描述了她:
她浑身透着优雅,从头到脚一直到涂成玫红色的指甲盖都帅气,她的五官变得更加清秀,她直直地美丽的鼻梁是我在女人脸上所见过最好的,在她的额头和淡褐色的眼睛下面,没有一丝皱纹,她的皮肤虽说失去了年轻时的润泽,可依然冰清玉洁,她的皮肤姣好,显然与洗乳液和相知的使用,以及面部按摩分不开,但这一来却给予她皮肤一种润滑,柔软,细嫩和诱人的感觉,她娇媚的面颊,淡淡的涂了点胭脂,双唇也略微施了一点唇膏,浓栗色的头发,按照当时的样式剪的较短,并且烫过了。
她的手虽说长的不算纤巧,但却很好看,我留意到她那淡黄色的丝袜中的修长的、秀美的腿,年轻时她的腿略微粗胖,可现在却变得异常好看,从健康活泼,面容红润,并以此令人着迷的女孩儿,伊莎贝尔一下子变成一个优雅美丽的女人,她的美多少应归功于对自己的精心修饰,饮食方面的刻意节制。她举止优雅得体,或许是他用了不少心思才获得的,但看上去却非常自然。多年来,她一直有意识的在完善自己,我不得不赞许她,我这个不难被取悦的人,更加的为她倾倒。
伊莎贝尔热爱物质生活,认为精神生活就是虚无缥缈的,活到成熟之后,她把自己也变成了物质,一个漂亮的物质。
四、拉里,精神生活的代表
拉里本来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美国青年,但他去参了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他眼睁睁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死在他的面前。
这对他触动很大,他努力想探寻人生的意义,他问自己:一个人生命最终结束的时候,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印记,就犹如一块石子扔进河里,在水面上浮现的涟漪,很快就会消失。如果人生只是这样,其意义何在?
一个人出生在哪一个地域,是农村或者城市,是儿时玩耍的游戏,他们听来的老奶奶讲的故事,他们所吃的食物,所上的学校,所参加的运动,平日里所读的诗歌,还有他们信仰的上帝。是所有这一切,把他们造就成了他们现在的样子。
拉里在于伊莎贝尔谈恋爱的时候,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伊莎贝尔: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一个人存在的目的。
拉里:碰巧,钱不是我感兴趣的东西,我喜欢到处游荡。
伊莎贝尔:他们会说你疯了!
拉里:那有什么要紧的呢?
伊莎贝尔:走大家都走的路,过大家同样的生活,这不更好么?
拉里:但是我会想到,一个人一个小时前还充满活力,有说有笑,转眼间就躺在那里死了。就是这么残酷,这么毫无意义。你不由得问自己,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或者人生只是盲目莽撞的命运造成的悲剧。
我想知道是否真的有上帝存在,想要发现为什么有邪恶存在?我想知道我的灵魂是不死的,还是我死后,它就泯灭了。
就这样,两人分手了。分手之后,拉里来到巴黎,开始读书,读各种哲学书。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人们已经问了有几千年了,如果有答案应该早就已经找到了。
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既然人们问这些问题已经几千年了,那也就说明他们不得不问这些问题,而且还会一直问下去。
还有,并不是没有答案,答案要比问题还多,许多人会发现令他们自己满意的答案,并且坚信不疑。
精神生活多么令人振奋,它永远不会有止境,这样一种幸福的生活,就像是你单独飞在高高的蓝天上,你周围都是无边无际的天宇,你陶醉于这辽阔无垠的空间,你内心充满无限的喜悦,就是把世界所有的权利和光荣都给你,你也不会用它做交换,当你遇到笛卡尔,那平易,那优美,那晓畅。
人们都喜欢把自己戏剧化,把自己当做一部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人能够解释人性的无限复杂性。世界只是永恒本性的一种显现。
后来,拉里来到印度,跟着一位印度的大师学习,大师告诉他: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看重能力,他们认为能力会妨碍精神的提升和发展。
有一个瑜伽师需要渡河,但是却没有钱,船夫便不载他过后,于是,他从水面上走到对岸,但他的能力并不重要,因为这只能抵得上一次渡河的船钱。
拉里对这位大师的感觉是:当他跟我们在一起时,尽管他人很随和,友好,任意攀谈,可他总给人一种身在事外的印象,好像他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而是在他的灵魂深处保留了一些我不知道该称之为什么的东西——一种张力,一个秘密,一种向往,或者一种知识——使他跟我们貌合神离。
后来,拉里在山中修行,有一天早上,他面对刚刚出来的太阳,突然间开悟了,就像佛陀一样,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存在的意义有三个:自我牺牲,复杂性,统一性。
自我牺牲精神是一种压倒一切的强烈情感,与之相比,甚至色欲和饥饿都算不上什么,在他自我牺牲的时候,他比上帝还要伟大,因为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上帝怎么能牺牲的了自己?他最多也只能牺牲掉自己唯一的儿子。
一个人一生所追求的,不只是一种欲望,而是一种急切的不顾一切的渴盼,一种自我牺牲的渴盼。
印度教的观念,宇宙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是永恒不断地从成长到平衡,从平衡到衰落,从衰落到消亡,从消亡到成长,这样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永无止境的周而复始,其目的是什么呢?
印度教说是绝对的本性,佛教说是智慧,基督教说是爱,道教说是自然,儒教说是规矩和延续。
世界上有很多人相信一个宗教,但很多人相信,并不能保证这就是真理。
真理有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复杂性,当一个宗教把真理的复杂性简化成一个词,或者一个道理,一种信仰,那只是为了传播方便而已。
在灵魂没有脱尽他的自我主义之前,他是不可能与绝对和为一体的。
和为一体之后,印度人称他为大梵天,他哪儿也不在?又无处不在,万物都蕴含他,仰仗他,他不是人,不是物,不是因,也没有任何品性,它凌驾于常驻与变化之上,凌驾于全体和部分,有限和无限之上,它是永恒的,因为它的完整性和完美无缺,与时间无关,他是真理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