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有好几家商店。我们常去的几家是在一起的,就在小区南门的外面。一家专门卖水果蔬菜,另外两家既卖水果蔬菜还卖其他商品。
刚搬来这里时,还不了解情况,就每家店都问问。问问这家店的青椒什么价,再去另一家店问问,一比较就能知道大概情况了。
左边这家店主要卖水果,水果的品质要相对好些。所以我们在这家店买水果。最常买的水果是苹果,偶尔也会买几个香蕉,一串葡萄,一个柚子啥的,现在桔子上市了,开始买那种个头小小的蜜柚。
去中间那家店买蔬菜居多。常吃的蔬菜无外乎,青椒,茄子,豆角,菜花,蒜薹,蘑菇,蒜黄,基本这些菜轮流吃。每周只有周末做饭,一顿饭炒上两个菜。特殊的菜这店里没有。曾经心血来潮,想做个油焖笋,一问店里收银的姑娘,就说没有那东西。
如果要拌菜的话,会买生菜和苦菊。最开始学拌青菜,什么都往里放,洋葱、花生、黄瓜、香菜、油麦菜、番茄,吃过几次后,感觉只爱生菜和苦苣,也就只放生菜和苦苣了。
且做拌菜,最开始放各种调料,生抽、味精、香油这些都放,但到后来,只放花椒油,白糖和食醋了。开始懂得,并不是调料放得越多好吃,口味越好。各种调料的味道彼此冲突,可能会出来四不像的味道,可能到最后每种味道都变得冲淡了。
这店里收银的姑娘,看起来二十岁出头,脸蛋圆圆的,有点泛红,留一截大辫子,耷拉在后背上,或落在自己肩上。朴素得很。她常常是在看手机里的节目,等你过去付钱,她才把蔬菜放在秤上,给你称量结算。
她能如此随意,可能和这是自家的生意有关。是一家人在经营一家店。母亲在里间卖调料,父亲在卖生肉,而女儿在卖蔬菜。有一次,我恰好听到姑娘喊了那女人一声妈,才知道了她们的关系。
右边那家店虽然和旁边那家所卖的商品很像,但我们觉得这家店里只有鸡蛋是便宜的,鸡翅和排骨是好的。鸡蛋有散卖的,白皮和红皮的都有,有些蛋上还粘着鸡屎,好像在声明果真是从鸡屁股里下出来的。
学做鸡翅,我们开始做可乐鸡翅,因为这个流行有名。可到后来,有时忘记买可乐了,或者想省下可乐钱,就不放可乐了,放了更多的冰糖和酱油代替,结果证明味道也一样不错。可见可乐对于鸡翅来说,也并不是必须的。
如果吃排骨,就要放几种蔬菜。放豆角、土豆、南瓜,也放过胡萝卜,玉米。不喜欢南瓜的味道,后来也就不再放了。因为是初学做饭,常带有试验性质。反正最后整出满满一锅。一顿吃不完,就吃两顿三顿。
小时候就是吃大锅饭。饭都是用大铁锅做出来的。做饭烧的是玉米杆这样的柴禾,冒出来的是很大的烟,不仅房顶烟囱里冒出烟柱,就连灶膛里也直接往外冒烟,屋子里院子里都有烟。所以,谁家要是做饭,你在远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如果你是那家的孩子,看到自家房子冒出的烟柱,就知道该回去吃饭了。
我妈做饭也简单,放的调料只有酱油和醋。从小到大,我吃过的所有菜,都是放酱油和醋。导致我以为,天下的菜都是酱油和醋做出来的。天下的菜都是我妈做出来的那个味道。也导致我炒菜也习惯放酱油和醋。
离开家乡这些年,自己生活,自己做饭,自己吃饭,才慢慢改变了这样的习惯。开始懂得不放那么多的酱油,很少或者不放醋。清淡一点可能味道更好。然而与此同时,我妈在乡下还按照她的习惯那样炒着菜。我还可以改变,但是她已经无法改变。她已经这样做菜做了几十年。
原创: 无非 一个人一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