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维塔耶娃诗歌的基调从总体上来看,是比较偏于灰色的,注重内心体验与感受,主要写爱情、死亡、艺术之类主题,尤其是生与死这个永恒主题。过去有人称她为“颓废派”诗人,也与她常写“死”有关。
有意思的是,这个最终以“自杀”方式走完自己人生之路的著名女诗人,生前曾专门写有一首以“自杀”为题材的诗作,诗名就叫《自杀》。这首诗因之也很有名。原诗如下
自杀
是一个弥漫乐音和柔情的夜晚
别墅的园中花儿正在怒放
妈妈望一下他那思虑的双眼
那一刻是如此清亮,这般明朗
当池塘中消逝了她的身影
水面上平息了波动的漪澜
他明白了一巫师扬起魔杖
已把她引到世界的另一方去
遥远的别墅传出长笛的鸣咽
玫瑰色的月光一片凄迷
他明白了一从前他是谁的孩子,
现在他成了乞讨儿……他谁的也不是
他喊着:“妈妈!”一遍又一遍,梦游般来到小床边
句也不曾提起
妈妈已在池塘里
哪怕在床头挂一尊圣像,
那太可怕!—“哎呀,你回家来吧!
……他无声地哭泣。忽然听到阳台上
传来的声音:“我的孩子!”
在狭长精美的信封里,
人们找到了他的“请原谅”
“爱情和忧伤永远胜过死亡,
胜过死亡……是啊,是这样!…
这首以“自杀”为诗名和题材的诗,实际表达的,是茨维塔耶
娃关于生与死这个永恒主题的见解
爱情和忧伤永远胜过死亡”。不管是自杀,还是其他原因的死亡,实际上都是如此。这也是女诗人的“生死观
比起在首都莫斯科来,疏散到小镇叶拉布加镇的日子更加艰辛。首先是生存问题。茨维塔耶娃到这个边远小镇后,完全没有了经济来源,以致生活无着。加之,环境的恶劣、生存的艰难,让已年满16岁的小儿子穆尔心理失衡,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造成的,埋怨当初根本不该归国
由于这些原因,儿子穆尔与她一直不和,甚至恶语相向。儿子是她最后的寄托,如今似乎根本不需要她了,茨维塔耶娃伤心之至对诗人的打击接踵而至。穆尔不愿在家里再待下去,便报名参加志愿军上了前线。在苏德战争当年的酷烈状况下,普通士兵(尤大多数意味着死亡。儿子的离去,实际上走向死亡之途,这对身边已经没有亲人的茨维塔耶娃,可算得上是致命一击
这时,又发生了对诗人的自尊心伤害打击甚深的一件事。因在叶拉布加镇失去了收入,生活无着,这时,茨维塔耶娃打听到也迁到此镇的作协即将开设一家食堂。茨维塔耶娃为生存计,已顾不得诗人作家的尊严和脸面,找到有关人员,提出申请,想在食堂里做一个洗碗的杂工,借以维持生计。没料这个小小的要求也被无情地拒绝了。当天(1941年8月31日)绝望的茨维塔耶娃归家之后,一连写了3封“诀别信”,即于深夜时分在寓所自缢身亡。
她在留给儿子的那封信中写道(诗人自杀时,尚未得到儿子已阵亡前线的消息):
原谅我,我疯狂地爱着你,可是往后会更糟要是你什么时候见到他们(指丈夫和女儿),告诉他们,说我爱他们直到最后一分钟。请向他们解释,我已陷入了绝境。令人可叹的是,直到茨维塔耶娃自杀之前,她竟一直不知道丈夫埃夫伦已于两年前被当局处决的真相。所以她在给儿子的信中还在嘱咐,“要是你什么时候见到他们”“请向他们解释”。她一直以为丈夫被捕后,不过是在“劳改营”改造而已,其实丈夫早已不在人世
尤其具有悲剧意味的是,这位被布罗茨基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唯一能同俄国诗坛巨星阿赫玛托娃媲美的俄国天才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当时战争以及不正常的政治环境下,她的死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有房东大婶看着她留下的那份微薄的口粮叹道:“她的口粮还没有吃完呢,吃完再上吊也来得及啊!